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企业稳性知识显性知识理之二

主题:隐性知识显性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知识隐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知识隐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知识隐性论文范文

隐性知识显性化论文

目录

  1. 二、国内外学者对SECI模型的不同观点
  2. 三、对SECI模型的评价
  3. 隐性知识显性化:AMT咨询:隐性知识如何进行管理?(上)

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研究,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1995)提出独到的观点.他认为企业的员工头脑中拥有大量的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隐性知识,而能够用言语表达的显性知识相对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小部分,犹如“冰山一角”.由于隐性知识是不容易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创造企业的目的就是要将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而SECI模型就是实现该目标而创造的方法.野中郁次郎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包含知识创造和转化过程的四种模式,企业中的知识创新,经由群化、外化、综合、内化这四种基本模式,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知识螺旋”进化过程.SECI模型的理论基础就是建立在一个假设: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在《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野中运用三个详细的技术发明案例以论证SECI模型在知识创造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在SECI模型的操作层次,野中指出:“表出化(external

ization)是将暗默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暗默知识明示化,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在知识转换的四个模式中,一般认为表出化是创造概念的过程,而该过程的灵感源自对话或集体反思.”

二、国内外学者对SECI模型的不同观点

Norman Mooradian(2005)认为显性知识是可以说出来的知识(specifiable knowledge).但是,他认为特定的隐性知识和特定的显性知识两者存在对应的结构关系.在转移显性知识的时候,必须首先识别特定显性知识相对应的隐性知识,然后在转移显性知识的同时转移相关的隐性知识,正如下图中的某一特定显性知识Ke3与特定的隐性知识Ki5,Ki6相对应一样.要成功转移显性知识Ke3,必须同时转移隐性知识Ki5和Ki6.

图1 Norman Mooradian知识结构模型

来源: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5(9):104

在我国,对知识管理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受到了SECI模型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SECI模型激发了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关注,这种关注是从SECI模型的评价性考虑开始的.试简述如下:芮明杰、陈晓静(2004)认为野中郁次郎的模型只考虑了隐性知识创造,整个循环的起点是个人的隐性知识,终点仍然是个人的隐性知识,就是说,野中模型的侧重点主要放在组织内部知识的流动,强调组织自身的知识创新,而对与组织有密切关系的供货商、销售商和顾客的知识重视不够.耿新(2004)等指出SECI模型存在两个缺陷:一是SECI模型将企业视为一个自动生成的认知系统.在其中,新知识仅仅能够通过现有的知识产生出来.而现实中,企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生物有机体,外部知识的输入是不容忽视的;二是SE

CI模型暗含了一个假设,即企业内部知识的动态转化初始于“默会-默会”阶段,终止于“明淅-默会”阶段,并且是单向进行的.在考虑到企业外部知识输入后,这一过程与实施并不相符.耿新等认为外部知识可以从三个方面输入企业:第一,企业成员向外部学习,外部个人或组织的默会知识(隐性知识)成为企业成员的个人隐性知识.第二,外部个人的明淅知识(显性知识)的直接引入企业,成为企业成员的个人显性知识.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其转移的过程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都可以通过培训与在线学习的方式进行.第三,外部组织明淅知识的直接引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显性知识.组织的明淅知识是组织拥有的、易于文本化的、可传输和转移的相关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操作流程.外部组织明淅知识的输入与转化表现在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传播等过程中.在引入外部知识输入因素之后,企业知识转化与创新链条被延长了,其完整的过程包含了外部引入(Introduction),传播共享(Dissemination)、解释内化(Explanation)、潜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

tion)、汇总组合(Combination)和内部升华(Internalization)七个阶段.称为IDE-SECI模型,见下图.

图2 IDE-SECI模型

高章存、汤书昆(2008)认为,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隐含两个主要缺陷:第一,仅仅从知识的二分法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活动与转化过程来开展企业知识创造机理的研究,忽视了灰性知识的客观存在.第二,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知识学习、创造和应用的一门科学,企业知识创造实质上是一个组织认知过程,野中的SCEI模型没有考虑认知心理学的这一重要研究视角和分析要素.针对SECI模型的曲线,他们基于心理学将企业知识创造的一般转化与作用过程划分为直觉(Intu

ition)、隐喻(Metaphor)、编码(Coding)和记忆(Memory)四个环节,可称为之企业知识创造IMCM模型.

学者邵昶及丁栋虹(2009)认为,野中的SECI模型理论有关隐性知识的分析是一个静态维度分析的理论工具,而不是一个用动态维度分析的理论工具.他们认为,隐性知识既有静态的特征,也有动态的特征,隐性知识的动态性首先体现为隐性知识的形成、维持、展示和转化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都不能脱离一个过程而单独存在.对知识的理解才是隐性知识,而对知识的理解就是一个过程.相对而言,显性知识只有静态的特点而没有动态的特点.另一方面,隐性知识具有测不准性质而显性知识没有这个性质.由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差异,所以在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就出现了不能对接的情况,这也是野中的理论缺陷.

三、对SECI模型的评价

本文认为,对一个模型的评价必须从它的基本假设及其存在的哲学层次探讨.野中运用物理学功与能的转换概念来解释精神范畴的东西,其方法是不恰当的.(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发生在人与环境接触包括人际相互交流的实践情境中(Nonaka

et al,2008:7;Maria Jakubik,2011).本文发现,野中郁次郎在2008年提出的知识创造观点与他在1995年的著作《创造知识的企业》一书中的知识创造观点是不一致的.大部分国内学者只采用野中在1995年后观点.)我们比照野中与波兰尼有关隐性知识的观点,可以看到两者是形同冰炭.在下表中,野中对隐性知识的论述是一个属性命题,而波兰尼则认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两者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逻辑结构关系,波兰尼的论述是一个关系命题.属性命题与关系命题两者性质不同且泾渭分明.

表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关系

本文认为,除了SECI模型的假设存在缺陷以外,该模型在操作层次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野中郁次郎认为:“表出化(externalization)是将暗默知识表述为形式概念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等.等形式将暗默知识明示化,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我们的观点如下:思维过程与思维形式的变换存在区别,思维过程的结果形成思想,而我们可以运用隐喻、类比或概念把我们的思想告诉别人.类比与类比推理区别在于:类比推理是一个思维过程也是创新的工具,而类比是思想的表征;类比涉及是否正确地表达一个思想的思维活动,类比推理则涉及如何发现一个正确思想的思维活动.同理,概念也不是创新的操作性工具.只有经过概念合成或整合过程之后,其所形成的复合词语,以概念为单元的综合命题,或者以命题为单元的概念网络框架,才是创新的操作性工具.试举例如下:

隐性知识显性化:AMT咨询:隐性知识如何进行管理?(上)

表2 概念作为知识创造基本单元

野中又说:“比喻是一种创造新概念网络的重要工具.由于比喻是“一个字或词组支持不同事物的两种看法,等而这个字或词汇的含意是它们彼此相互作用的结果”.“类比是通过突出两种不同事物“共同点”的形式来降低未知数的等另一方面,使用类比的方式所建立的联想则是由理性思考所完成的,而且聚集于发现两者之间在结构或功能上的相似点.因此也找到了不同点.所以类比有助于我们通过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并且弥补意象与逻辑模型之间的差距.”

本文认为,从方法论来说,比喻、类比、概念等方法,不属于创新意念的操作性指标.同时,我们的日常工作、意义的传达也离不开逻辑与隐喻.比喻、类比、概念等都可以出现在创新思维与常规重复思维过程中.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的解题功能.相对来说,类比推理、综合命题、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都是由已知到未知的转换.因此,它们才是知识创新的操作性工具.类比推理不具有“一独”和“二独”的性质,其结论需要实证支持.然而,通过类比推理,我们可以由物理域进入心理域,由实在到虚拟,由程序性知识进入陈述性知识,由前提进入结论,由已知进入新知.

参 考 文 献

[1][日]野中郁次郎.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耿新,彭留英.企业知识的分类、分布与转化机制研究——系统化视角下对SECI模型的一个扩展[J].管理科学.2004,8(4):47

总结:此文是一篇知识隐性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隐性知识显性化引用文献:

[1] 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开题报告范文 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学士学位论文范文8000字
[2] 隐性知识论文范本 隐性知识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2万字
[3] 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论文题目 保护知识产权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定
《企业稳性知识显性知识理之二》word下载【免费】
隐性知识显性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