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电气信息类本科电子系列课程优化设置的实践

主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6

简介:关于对写作课程电子技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课程电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课程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目录

  1. 1.课程设置的原则
  2. 2.已经进行的主要工作
  3. 2.1本科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4. 2.2课程内容与衔接的调整
  5. 2.3实践环节的改革
  6. 2.003级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在2006年9月进行.
  7. 2.004级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巩固与深化,2007年9月进行.
  8. 2.4与创新教育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9. 2.5 2006级与2009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10. 3.课程设置的进一步思考
  11. 4.综合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2. 5.结束语
  13.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10

张捍东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2)

摘 要:讨论一般工科院校的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电子系列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与衔接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思考与建议,并且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尝试.特别是结合2008年奥运会等新的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探讨了如何进行大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问题.可以作为同类高等学校相关系列课程设置的参考.

关键词:电气信息类;电子;系列课程

引言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一般本科高等学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DSP原理与应用、FPGA设计、嵌入式系统、单片机、PLC、电力电子技术、电子课程设计、电工电子实验、电工电子实习、电子技术综合训练、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名称尽管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开设的内容大致相似.

如何合理地安排这些课程,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具体包括课程设置的’目的、选择、门数、内容、学时、体系、前后衔接关系、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进行初步讨论,希望能够对于同类型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而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电子信息类的综合训练,更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1-3].

1.课程设置的原则

这些电子技术相关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突出重点,各司其职.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这些课程简单地分解为三大部分.为了方便起见,以安徽工业大学的课程开设的学时为例,仅供参考.各个学校对于这些课程的安排与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并不影响对于一般情况的分析与讨论.

①基本理论:电路理论(72学时)、模拟电子技术(5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6学时).属于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学习.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训练打下良好基础.将以理论学习为主.

②实用技术:DSP原理与应用、FPGA设计、嵌入式系统、单片机、PLC等.为选择修课程,每门课程基本上安排32学时,选择性地学习2-3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应用能力.理论学习为辅,实践锻炼为主.

③实践性环节:电工电子实验(48学时)、电子课程设计(1周)、电子实习(1周)、毕业设计(18周).,必修课程,学生全部参加学习.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主要是综合应用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

可以总结为:理论先行,着重实际,理论与实际相互交融.

2.已经进行的主要工作

2.1本科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

与其它普通高等学校,与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相比较,能够知己知彼.有助于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我们非常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提升.

与重点大学的相关专业比较,有方向,有目标,有奔头.这样既立足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要.他们在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方面的优势明显,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而与国外的名牌大学比较,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利用在国外大学学习的有利机会,以及获得的资料,认真研究和比较,可以找出我们自己的差距.笔者曾经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和学习半年,学习了日本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同时接触了其他国外学者,讨论了教学有关的问题.这些对于我们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帮助的.国外同类型专业更加注意实践和优秀学生的特别培养,实验条件也比我们强,值得我们学习.

2.2课程内容与衔接的调整

主要表现在学校电气信息学院的公共技术基础课程即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时间与内容的调整.同时调整了与其相关的数学等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课程的计划时间整体前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第7学期的时间会更加充裕些,对于毕业学生的就业与考研的准备,将更加有效的.

具体的时间调整见表1.

2.3实践环节的改革

生产实习的改革——

2.003级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在2006年9月进行.

2.004级电子信息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巩固与深化,2007年9月进行.

本专业以后的各年级的生产实习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深化.

在学校的电工电子实习基地,采用凌阳单片机设计和实现实用的具体电路与系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生产实习中学生人数多,在工厂下不去,走马观花的局面.

课程设计的增加与改革——

例如通信专业《基于DSP开发移动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数据采集与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开发》等.

2.4与创新教育与实践课程的结合

上下结合,形成互动.学校有激励政策,学院有配套措施,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有主动性.希望扎扎实卖地开展创新教育与实践活动.

学院每个专业基本上都有与创新教育与实践有关的教学改革项目,并且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和落实.例如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自动化专业加强系统综合和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等.

特别是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是我们电气信息学院的强项,一直有比较好的传统,现在也在进一步发扬和光大.在2006年安徽省首届电子设计大赛中,我们取得了好成绩,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成功参赛奖2项.2006年同时开展了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并且取得了三等奖1项.2007年第八届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取得安徽省赛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成功参赛奖2项.2009年更是获得了智能车模大赛全国二等奖、安徽省赛区一等奖,2009年也获得安徽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

2.5 2006级与2009级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本科2006级培养方案已经实施和完成,学生在今年毕业走向工作岗位.

本科2009级的培养方案也已经正式确定,在实施和推广中,进一步强调实践和创新.配合学校实现的学分制和选课制,我们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分类和统一了学科基础课程,例加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强调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一体化设计与实现,在教学条件改善的前提下,部分电子类的课程改在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自己动手实践:

课程的循环和滚动开设:

加强选修课程的力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实践环节突出设计、综合和开放.

3.课程设置的进一步思考

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

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密切配合的,它们相互支持.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可以说与电子技术在同步发展.所以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学习.计算机需要硬件与软件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特定的功能,而电子技术是计算机硬件组成的有力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靠保证.特别是需要编程和具体实现.

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

不可否认,在电子与信息技术方面,国外在很多领域比我们先进得多,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而英语是了解科技发展的基础与必要的工具.所以我们需要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注意努力学习英语知识,特别是需要以实用为目的,要能够具体应用.这样才能直接而有效地消化和吸收各种电子与信息方面的先进技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才能真正地深入学习电子类技术.学习目的明确了,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为.自己动手进行电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工作.为将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它不断地进行调整.例如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模拟电路的内容需要大幅度地减少,分立器件的内容在课程中的比例应该少之又少,而宏观的电路与系统的内容需要增加,即学生可以将重点集中在应用上.为了跟随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把握新器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10

与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种比赛等结合起来

电子技术的学习可以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比赛结合起来,特别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应该结合比赛与竞赛,从而展示学生的能力和风采.例如可以与电子知识竞赛、全国电子大赛、机器人比赛、智能汽车比赛等结合起来.注意点与面的结合,在面上开花,在点上结果.在面上使大多数同学得到锻炼,受益面更宽广,而在点上取得突出的成绩,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衔接

从长远来看,我们要成为教学研究型的大学,必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如何与本科的教育衔接好,特别是有关课程的设置,是值得进一步认真探讨的.在课程的安排与学习上既不能重复,又不能脱节.还需要注意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复合.

4.综合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最终走向社会,服务国家和人民.即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知识和能力,但是更重要的应用.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转化基本知识成为学生实践应用的综合素质,所以综合训练显得特别重要.

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行,我们的三大主题之一就是高科技奥运会,并且确实这样执行了,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4.5].我们能够从中得到许多启发,如何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动手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开幕式上以及运动会期间,应用了许多与电子信息有关的技术.例如电子倒计时、升起的五环、巨球的升空等,所以这些都是综合应用光、机、电、算这些先进的科技知识的结果.评论员信息系统(CIS),也体现了高科技,Remote CIS,可以为全世界的电视台和新闻媒体提供异地场馆可以获得的同样信息.有一项技术会在奥运会期间亮相,那就是IPv6.它比前一个版本IPv4更能支持视频会议和高清电视之类的应用,为使用较低成本构建安全网络和监控设备提供了机会.而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和最后比赛,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例如数字跑鞋可以记录自己的训练情况,给运动员以提示等.我们需要结合这些实际应用事例,启发学生学习电子信息的积极性.

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国民经济新兴产业的开拓和发展,都与电子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举例如下:

汽车电子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之一,代表了科技的发展和未来.可以通过汽车电子的设计与分析,来锻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RFID与物联网中也应用了许多电子信息技术,传感器与网络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

新能源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的配合与支持,电力电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关键是我们教师自己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关注最新科技的发展,需要首先学习和体会这些知识,这样才有可能与学生探讨和研究这样先进的科技成果,才谈得上去实际应用.

5.结束语

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出发,讨论了与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问题.为一般工科高等学校的同类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是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依据.

突出优化设置的思想,要着重强调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明确具体的系列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突出基础与专业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张肃文.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类课程的发展历史盯]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1): 6-9.

[2]徐向民,韦岗,李正,殷瑞祥.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的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59-65

[3]王宏志,陈戈珩,吕洪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结构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9(4):44-45.

[4]开幕式特效揭秘:巨型画卷如何转动[EB/OL].中国新闻网,2008-08-09.http://china.huanqiu.com/roll/2008-08/187054.html.

[5]北京高科技奥运会“科技”含量有多高?[EB/OL].http://www.infowo rld.com/archives/t.j spN等于s&,V等于10826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2007jyxm266)、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2009-ZX-036).安徽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2008jg06,2005jg01))

总结: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课程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引用文献:

[1] 电子技术和课程改革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电子技术和课程改革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万字
[2] 电子技术和课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电子技术和课程类论文范本8000字
[3] 电子技术和课程改革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关于电子技术和课程改革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3000字
《电气信息类本科电子系列课程优化设置的实践》word下载【免费】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