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基于县域尺度的地理环境贫困的相关性——四川省36个贫困县为例

主题:高海拔地区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31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地区海拔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地区海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地区海拔论文范文

高海拔地区论文

目录

  1. 一、研究区域选取
  2. 二、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3. (一)研究方法
  4. (二)实证分析
  5. 三、结论
  6. 高海拔地区:石柱:持续降雪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饮水困难

本文基于四川省36个贫困县2013年的各地理环境因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运用相关性分析法,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引起四川省县域贫困的地理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地区海拔越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海拔到达一定高度后,收入不再减少.公路里程、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呈高度正相关;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中度正相关;年日照时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中度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低度正相关.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根本难题,由于绝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且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经济发展、导致贫困,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县域经济是省市区域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纽带,与高速发展的城市相比,还存在不少贫困问题亟待解决.四川乃至中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水平落后,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原因很复杂,但生态基础脆弱、地理环境恶劣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原因.本论文将从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视角,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地理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贫困县的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选取

四川省不仅是我国西部的一个人口大省,还是西部内陆农业大省,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诸多原因,农村贫困问题历来突出.四川省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四川省边缘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由于地理环境恶劣、资源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远离发达中心城市等原因,导致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尤为严重.本文选择以四川省为典型研究区域进行地理环境与贫困的相关性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第一,四川省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四川有36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占全国国家级贫困县的6.08%,占全省181个县(市、区)的19.89%.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贫困人口约500万人,占全省年末总人口8 140.2万人的6.14%.

第二,四川省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类型,导致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再加上人为因素,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且受到严重破坏的地区.

第三,以省为研究区域、县为研究单元,可以忽略扶贫政策的不同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明显差异对地理环境影响贫困所带来的干扰.见图1.

二、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根据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选取8个地理环境因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相关分析,用SPSS相关系数表示相关性强弱,当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8时,为极其高度相关;绝对值介于0.5~0.8时,为高度相关;介于0.3~0.5时为中度相关;若低于0.3时,为低度相关.当相关系数是正值时,为正相关;负数时,为负相关.

由表1可知,公路里程、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623、0.567、0.507,均为高度正相关;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319,呈中度正相关;年日照时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72,呈中度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为0.210,呈低度正相关.

(二)实证分析

由于四川36个贫困县除了与四川省平均水平、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之外,不同类型贫困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地理环境因子对不同类型的贫困县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空间差异,分组研究有利于更准确地分析空间差异下相关地理环境因子对贫困地区的影响程度问题,对制定贫困县扶贫思路、对策和实施精准扶贫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将贫困县按海拔梯度分为四个地区:川西高原区(高海拔区)、川西南山地区(较高海拔区)、盆周山地区(较低海拔区)及丘陵地区(低海拔区).

川西高原区海拔3 500~4 500米,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小金县、壤塘县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甘孜县和德格县,共9个少数民族贫困县都位于该地区,占贫困县总数的25%.本区高山与峡谷毗连,落差大,季节和昼夜温差大,地质环境典型,地表生态脆弱,致使道路受泥石流冲击路段较多;由于冰雪雨水侵蚀,路面损伤、塌方等时常都有,因此造成交通不便,长期受外界的影响小.

川西南山地区海拔多在2 500~3 500米,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盐源县、雷波县、甘洛县、越西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普格县和美姑县,共10个少数民族贫困县都聚居于该地区,占27.8%.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海拔高,高差大,坡度陡,水蚀力强,为典型的峡谷地貌.本区干湿季节分明,长而干燥的旱季使碎屑风化物多而疏松,植被稀疏,雨季中多暴雨,且降水量集中,一旦暴雨来临极易产生侵蚀,并且该区处于新构造强烈抬升挤压带、岩层破碎易于崩塌,为泥石流多发区.

高海拔地区:石柱:持续降雪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饮水困难

盆周山地区,指围绕在四川盆地周围边缘、海拔多在1 000~2 500米的山地区域,它呈菱形分布于四川盆地四周,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占四川全省总面积的23%左右.地势以中低山为主,东缘有巫山、七曜山(现属重庆),东南和南缘为大娄山,西缘有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北缘有米仓山和大巴山.泸州市的叙永县、古蔺县;广元市的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乐山市的马边县;南充市的阆中市;达州市的宣汉县、万源市及巴中市的通江县、平昌县,共11个贫困县位于该地区,占30.6%.盆周山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每逢雨季,多暴雨,泥石流和滑坡等主要山地灾害地貌活动甚为频繁,危害十分严重,使盆周山地成为中国山地灾害地貌集中分布、危害严重的区域之一.

丘陵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丘陵是山地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丘陵地区是森林覆被率最低地区,同时丘坡较陡,每当夏半年雨水集中时,常造成水土流失,是四川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该地区冬暖春早,热量有余而降水不足,故热量较高;冬干春旱明显,其中,春旱频率高达60%,是四川著名旱区.南充市的嘉陵区、南部县、仪陇县;宜宾市的屏山县;广安市的广安区及巴中市的南江县,共6个贫困县位于该地区,占16.6%.

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位于丘陵地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高原区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分别为7 059.2元、6 107.6元、5 123.2元、5 307.9元.从收入均值来看,随着贫困县所处区域海拔的上升,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渐减少,到达海拔4 000米以上的地区,不再随海拔上升而减少,反而略有增加.据表2显示,在收入排名前10位中,处于海拔最低的丘陵地区的贫困县占50%,处于海拔较低的盆周山地区的贫困县占40%;在收入排名最后10位中,处于海拔较高的川西南山地区的贫困县占50%,处于海拔最高的川西高原区的贫困县占40%.位于海拔较低丘陵地区及盆周山地区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都比较靠前,除马边彝族自治县.而位于海拔较高的川西南山地区及川西高原区的贫困县都为少数名族聚居的贫困县,排名靠后,因此海拔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产生较大影响,海拔较低地区相对收入较高,而海拔较高地区收入相对较低.高海拔地区都为少数民族贫困县,由于人口素质的差异也对该地区农民收入产生影响,当然,造成不同海拔地区的贫困差异状况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本文将从各个地理环境因子对地区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地区的贫困造成的原因.见表3.

根据本文数据显示,丘陵地区与盆周山地区贫困县公路里程数较高,而川西南山地与川西高原区公路里程数较低.在低海拔地区贫困县,尤其是盆周山地区贫困县,公路系统较好,交通通达度远远高于高海拔地区贫困县.例如盆周山地区的宣汉县有210国道、省道梁双公路及达陕高速公路,与周边中心城市、邻省间都有快速通道及高速公路,有效加强了该地区产品输出、贸易往来,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高海拔地区,基本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多为高山峡谷,又远离中心城市,灾害易发,所以公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易受损,致使公路里程数低,区内经济闭塞,与外界少有往来,长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因此,公路里程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高度相关的,直接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低海拔地区尤其是盆周山地区,公路里程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较大.由于公路通达度低,高海拔少数民族区少有人踏足,所以当地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当今,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将成为该地区的一大宝贵财富资源.

有效灌溉面积与实有耕地面积是一组关系密切的影响因子,都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高度正相关.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实有耕地面积差异十分明显,到高海拔的川西高原区,耕地面积仅为丘陵地区的17.6%,差异极其显著.有效灌溉面积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灌溉工程或设备已配套的耕地面积,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优良的灌溉技术能够提高农田的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与实有耕地面积比),增加农业生产产量,直接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丘陵地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川西高原区的贫困县有效灌溉率均值分别为60.9%、53.8%、25.2%、11.9%,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效灌溉率下降十分明显,川西高原区的有效灌溉率仅为丘陵地区的19.5%.实有耕地面积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四川省贫困地区来说是最基础的生产条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收益.低海拔地区尤其是丘陵地区,由于地势、土壤及气候的差异,较之高海拔地区有巨大的耕地面积优势,对收入差距造成了直接影响.再之,由于低海拔地区基础设施、灌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农田有效灌溉率又远远高于高海拔地区,农业生产产量造成悬殊的差距,加上低海拔地区间经济往来频繁,商品流通快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年日照时数四个指标,是反应农业生产水热条件的基础指标.年平均降水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度相关,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年日照时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中度相关.平均降水量与平均相对湿度是一组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影响因子.平均降水量随着区域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降水量较充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与降水量、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四个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丘陵地区、盆周山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较高且相近,高海拔地区较低,以川西南山地区最低.低海拔地区,尤其是丘陵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劳动力条件的优势,种养技术基础比较发达,加之较充沛的降水量及较大的湿度,成为种养业的气候保障条件,使得种养业具有显著优势,经济动植物品种繁多,经济发展较好,促进农民增收.四个地区无霜期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变长,川西高原区的无霜期天数下降明显.无霜期的长短影响贫困县农业生产,限制作物品种的选择、影响作物的布局,初、终霜日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病害等.低海拔地区较好的气候资源,较长的无霜期,对农作物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产量十分有利,促进农业生产有序进行.高海拔地区无霜期较短,气候多变,初、终霜日波动较大,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据本文数据显示,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远远大于低海拔地区,以川西南山地区为最高,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中度负相关,日照时数越长,人民人均纯收入越低.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某些地区的农业作物的特殊性,较长的日照时数提高了某些农业作物的质量,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高海拔地区如川西南山地区的凉山州一些县,较长的日照时数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始终为正、对高质量烟叶的形成成分也至关重要,虽然降水量等条件也有影响,但由于月际和年际间的波动较大,影响系数始终为负,所以日照时数对高海拔地区,尤其是川西南山地区有较深远的影响.

年平均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川西高原区平均温度最低.虽然年平均气温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低度相关,但也会对农作物的品种选取与生长等农民生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在高海拔地区,选取特定作物进行种植,限制了作物的种植范围;在盆地、丘陵等低海拔地区所种植的早熟或中熟水稻产品,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由于温度下降幅度较大,对早熟、中熟品种水稻播种-齐穗天数、出苗时间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三、结论

四川省贫困县贫困的发生存在着地区空间差异.贫困县所处四个不同区域随着海拔的上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下降趋势.当平均海拔到达3 500米的川西高原区,农民收入较平均海拔2 500米的川西南山地区不再下降,反而略微升高.

地理环境影响贫困的发生,地理环境影响因子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相关关系:公路里程、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623、0.567、0.507,均为高度正相关;年平均相对湿度、无霜期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319,呈中度正相关;年日照时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472,呈中度负相关;年平均气温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为0.210,呈低度正相关.

位于海拔3 0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及盆周山地区的贫困县地理环境条件相对较好,3 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地理环境条件较差.海拔最低的丘陵地区贫困县地理环境条件最好: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较各地区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大、无霜期最长、年平均气温最高,地理环境的优势对丘陵地区的贫困县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拔较低的盆周山地区公路里程最长,拥有较好的交通条件,是影响该地区贫困县农民收入的重要地理环境因子.海拔较高的川西南山地区贫困县年日照时数最长,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但公路里程最短,年平均相对湿度最小,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海拔最高的川西高原区地理环境条件最差,资源匮乏,气候恶劣:有效灌溉面积、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年平均降水量最小,无霜期最短,年平均气温最低,导致农民生活、生产不能有序进行,导致贫困的发生.但由于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成为该地区农民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地区海拔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高海拔地区引用文献:

[1] 地区行政管理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2] 地区发展论文范文 关于地区发展方面大学毕业论文范文3000字
[3] 地区发展论文范文 关于地区发展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3000字
《基于县域尺度的地理环境贫困的相关性——四川省36个贫困县为例》word下载【免费】
高海拔地区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