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内容生产

主题:小说改编的电影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3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电影改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电影改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电影改编论文范文

小说改编的电影论文

目录

  1. 一、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内容生产中的地位
  2. 二、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现状
  3. 三、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
  4. 1.从忠实于原著的“改”到借原著之名的“编”
  5. 2.从取材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6. 3.从简单的媒介转换到多媒介之间的整合营销
  7. 四、文学作品改编在
  8. 1.合理利用资源,提升改编技巧
  9. 2.以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赢为目标
  10. 3.以全球化的视野做出合理的规划
  11. 4.实现多种媒介的整合营销
  12. 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创电影改编搞笑作品《春晚尽待霍元甲》

提要:本文从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内容生产中的地位、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现状、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内容生产中的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入手,阐述文学作品改编与电影内容生产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文学作品 电影 内容生产 改编

文学作品与电影虽隶属两种艺术范畴,但联系紧密,文学作品改编一直以来就是电影内容生产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电影技术的更新及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中国当下繁荣的电影市场中,观众对电影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转换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媒介转换,而是逐步走向媒介融合.改编不仅要在技巧上有所改进,更要有立足全球的视野和整合营销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需求,获得观众的认可.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人手来阐述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内容生产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内容生产中的地位

电影作为工业技术发展催生出的新型媒介手段,其诞生之初,以记录简单的生活片段为主,内容多是对生活场景线性的再现.之后,随着人们的实践及电影理论的建立,电影所承载的话语功能强大起来——叙述故事、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等等,在这一切功能的背后需要的是对电影内容的海量输入,而文学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了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电影内容创作的重要源泉.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西格尔曾经说:“改编是影视业的命根子.”这句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文学改编之于电影内容生产的意义所在.据统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有85%是改编于文学作品,而最佳改编剧本奖也是奥斯卡从举办之初便设立的一个重要奖项.

在我国,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历史由来已久.且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原因之一,电影最初传入我国时,采用的是像当年文明戏一样的幕表制的方式,这种制作方式事先没有写好的剧本或故事脚本,全靠演员自己发挥,电影的质量可见一斑.在这种电影内容匮乏的时期,文学作品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得到了电影创作者的青睐,为电影注入了丰富的养分.原因之二,电影引入我国之初,专门从事电影的人才十分稀缺,此时文学队伍中走在时代前沿的作家们纷纷参与到了这一新兴的传播艺术形式中来,如张恨水、欧阳予倩、洪深、田汉、鲁迅、郭沫若、夏衍、翟秋白、曹禺、张爱玲、端木蕻良等等,他们一方面为电影创作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电影和文学的联姻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到了今天,电影生产进入产业化时代,在市场竞争中,电影的商品属性逐渐凸显,表现之一就是要“批量化”的生产;其次,作为一类文化产品,电影营销的重要手段在于口碑的传播,因此作为提供故事的一剧之本,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它要尽可能是高产的,另一方面它所讲述的故事必须是可以吸引人的.纵观这几年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它们或取材千古典、经典名著,或取材于反映现代生活的畅销小说,这些文学作品或是有着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或是与我们的生活现状息息相关,其中一些经典之作甚至被多次改编和翻拍.可以说,以文学作品为蓝本的电影剧本,某种意义上能够缩短创作的周期,规避电影在创作和宣传中的部分风险,也有助于吸引投资;与此同时,对于文学作品而言,电影的宣传会勾起人们对原著作品的关注,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讲,可以带动图书市场的发展,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说,可以让更多的人们关注这些经典名著或是现当代小说,对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因此,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互生作用有了新的意义,两者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相互影响和作用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与文学已互为“服务”对象,其服务的终极目标是分享其各自的受众,即观众和读者.在文学创作和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让读者迁移为观众,同时让观众亦迁移为读者.在这种整合营销中,使各自的消费群得以范围扩大,从而使利益最大化.

二、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现状

由于中国特殊的电影体制,建国很多年来电影都主要是由政府出资扶持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民营资本为主投拍的影片才崭露头角,但这时中国的商业电影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直到冯小刚导演的一系列贺岁片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商业电影的真正诞生.在这股商业风带动下,加之政府对电影市场化的推动,2000年以来,中国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商业电影也形成了一股热潮.像徐克的《七剑》,冯小刚的《手机》、《天下无贼》,中国版《哈姆雷特》的《夜宴》,张艺谋执导的根据《雷雨》改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李安执导的改编自张爱玲同名小说的《色·戒》,源自蒲松龄《画皮》故事的同名电影,以及陈凯歌的《梅兰芳》、吴宇森的《赤壁》,李安在2000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卧虎藏龙》,也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

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创电影改编搞笑作品《春晚尽待霍元甲》

通过该表可以看出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内容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当下电影产业化的大背景下,电影内容的海量需求,以及电影与其他媒介的合作都预示着文学改编将在电影内容创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文学作品改编在电影

内容生产中的变化趋势

1.从忠实于原著的“改”到借原著之名的“编”

电影作为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大众消费品,其发展除了自身技术带来的变革外,很大程度上还受政治文化环境和大众需求的影响,文学改编作为电影内容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发展历程同样伴随着这样的步调.

“十七年”电影时代,中国电影在战火后迎来了发展的新纪元,但我国电影的现实环境是技术水平有限,创作人员短缺,且专业知识不全面,电影创作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而此时政治宣传的诉求又要求能有大量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电影只得全力借助文学作品的力量,一批描写革命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的文学作品纷纷被改编为电影.这时的改编基本忠实于原著,可以说是对原著的影像化,如《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祝福》等.造成这种改编风格的原因一是在于当时中国电影创作水平有限,二是在于当时的电影编剧很多就来自于文学队伍.在经历了“十七年”的创作高峰后,十年“论文范文”再次重创了中国电影,不仅使创作方面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更造成了一代电影人的断层.“论文范文”后文学改编的电影依旧保持着忠于原著的风格,只是在主题上由革命题材转向了伤痕文学,如谢晋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等.在这股回归本我的反思热潮下,加之政治、文化环境的一步步解放,第五代导演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进行了正规的电影学习后,努力探索电影语言自身的魅力,但由于电影尚未强大到可以独立前行的地步,此时许多优秀的影片依旧是取材于小说.如张艺谋的《红高梁》、《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就分别改编于莫言的同名小说、刘恒的《伏羲伏羲》、苏童的《妻妾成群》和陈源斌的《万家诉讼》;让陈凯歌捧回“戛纳”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也是改编于港台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与之前文学改编不同的是,第五代导演对于小说的诠释不再停留在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增添了很多自身的文化思考和艺术追求,改编演变为“改且编”着.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在好莱坞电影及香港电影的影响下,商业电影逐渐在中国兴起,电影不再仅仅是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武器,也不再只是张扬导演个性的工具,它开始面向大众,开始关注大众的喜好.在这种背景和潮流下,改编也不再只是单纯地勾连干原著而已,从《满城尽带黄金甲》(改编自《雷雨》)、《夜宴》(改编自《哈姆雷特》)、《赤壁》(改编自《三国演义》)这些影片中我们看到,文学改编已经“进化”成为以“编”为主,原著在电影内容创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仅仅起到提供故事框架、人物或历史背景等的作用,其与电影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一批经典名著被重新解构,成为戏说的素材,如《大话西游》、《情癫大圣》这样的影片完全颠覆了原著,其故事情节完全是重新编造.如果说这样的影片中还保留有原著的基因的话,那么它们则是杂交后的产物,甚至已经不能定位为“改编”了.

2.从取材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随着媒介种类的增多,内容成了众多媒体争相抢夺的资源,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局面,同时为了达到媒介共赢的目的,媒介间内容相互借鉴变得越来越频繁.这里说文学改编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是指文学本身存在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原来,古典名著、畅销小说、漫画等这些内容只是存在于纸质媒介上,通过书籍的发行,读者才能够获取信息;如今,在网络、移动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下,博客、论坛、网络小说、电子书等文字信息存在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一部小说、一部漫画不再需要繁琐的程序才能够面市,读者们只需轻点几下鼠标或按钮,便可获得这些信息.基于此,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也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网络小说等一些新兴的文学存在形式也成为改编的素材之源.第二方面,多元还体现在被改编的题材越来越丰富,原来被改编的文学作品多集中在经典名著、畅销小说、书刊杂志上的文章或报告文学等文字作品方面,如今除了这些外,漫画也成为改编的重要来源,如《墨攻》、《龙虎门》、《向左走·向右走》、《头文字D》等.第三方面,改编后的影片种类逐渐多样,原来文学作品被改编后多是由真人扮演来再现故事,但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尤其动画、特效技术的进步使导演创作的空间变得无限广阔,如改编自《聊斋》的《倩女幽魂》除了有三部真人版的外,还有一部动画片版;取材于我国古乐府诗歌《木兰诗》的电影《花木兰》,被迪斯尼改编成了动画片,这种改编思路提供了一种另辟蹊径的创作手法.第四方面,改编手法上多元化,文学作品在原来的改编中多是一维的转换,即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增删,因此电影基本保持了文学作品的原貌;而如今的改编则是先将原著进行解构,然后选取为我所用的因素进行重组和再创作,例如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是选取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然后将故事背景移植到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夜宴》也属于这种情况;再如,同样是取材于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但《见龙卸甲》的重点在讲人物,而《赤壁》则在讲事件.

3.从简单的媒介转换到多媒介之间的整合营销

由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电影创作在一段时间内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商品属性并不明显.相对于改编来说,文学作品和电影两者之间是较为独立的,它们的关系是较为单纯的媒介转换.直到2000年以来,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电影逐渐走向了市场化和产业化,这一方面为电影生产带来了无限机遇,另一方面,自负盈亏的生产模式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挑战.总而言之,随着电影“商品”或“产品”属性的逐渐凸显,扩大经济效益,提升产品影响力,降低投资风险,使利益最大化,成为了电影的生存之道.在这种形势下,改编也变得不再单纯,文学作品和电影间不只是转换的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即利用各自的媒介优势,创建品牌形象,进行多产业链的整合营销,使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杜拉拉升职记》是很好的整合营销的范例,2008年《杜拉拉升职记》创下了在当当网、论文范文网连续七十几周位列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的纪录.同年12月,其电影版权被成功卖掉,在此之前它的电视剧版权和话剧改编权,分别被“上海文广”和上海话剧中心购买.接下来的2009年和2010年文化市场上便刮起了一阵“杜拉拉”风.2009年1月,《杜拉拉2:华年似水》出版;2009年4月,话剧《杜拉拉升职记》上海首演,随后在全国巡演几十场;2009年5月,《杜拉拉升职记》销量突破100万册;2010年4月,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上映,两周票房突破亿元大关,同时《杜拉拉3:我在战斗的这一年》50万册上市,紧接2010年5月,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推出等用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监制张一白的话讲:“杜拉拉在图书市场是一个品牌了,而徐静蕾是明星、女导演,也是品牌,两个品牌高度契合.融资的时候,我们没有剧本,只有杜拉拉和徐静蕾两个名字,但是几乎这些大机构、大品牌都认这两个品牌.”从张一白的话中可看出图书的影响力给电影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媒介的反作用力也十分明显,在电影和电视剧市场的持续增长下,《杜拉拉升职记》第二三部的图书销量形势大好,它们的影视改编权交易与第一部相比也发生很大变化,《杜拉拉3:我在战斗的这一年》仅电影版权就卖了七位数,而且从《杜拉拉2:华年似水》开始,出版商要求在影视剧的盈利中分红.正是由于有图书、话剧、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化产品的合力出击,“杜拉拉”才成为一个品牌,才使各方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在改编中发挥整合营销的思想已成为趋势.

四、文学作品改编在

电影内容生产中的发展前景

1.合理利用资源,提升改编技巧

如今,电影内容生产相对于在市场化推动下快递发展的电影硬件设施而言,其发展是有所滞后的,正如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所言,“故事资源缺乏”几乎是全球电影工业的软肋.美国作为电影生产大国,其建国历史两百多年,电影史就占据了一大半,面对内容资源短缺,美国大片开始向过去借故事(如《侏罗纪公园》),向未来借故事(如《2012》),向外星球借故事(如《阿凡达》),还有就是向外国文化借故事,如《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来源中国文化.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这历史长河中积淀下了众多优秀的古典、经典文学作品,而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也造就了许多优秀的现当代小说,这些作品中的故事都是电影内容生产的重要来源,从这点来说中国不缺乏好故事资源,因此如何讲好故事成为重中之重.当代著名编剧苏小卫曾指出“小说是电影的起点,却不一定是电影的终点,编剧在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同样是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迪斯尼将其改编为《狮子王》,影响力曾风靡全球,然而《夜宴》却在本土市场上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京放映”这类影片展销会上,很多海外片商更愿意去购买中国电影的翻拍版权而非电影本身.他们眼中的中国故事题材是非常好的原始文本,但对于讲故事,却无法达到国外市场的需求,所以更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来结构和演绎故事.因此,笔者认为像《夜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样将异质文化进行本土化创作的思路是可取的,因为经典的故事是不分国界的,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本土的文学作品外,还要放开视野,学会“拿来”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创作,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拓展我们的改编思路和提升我们的改编技巧.

2.以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赢为目标

电影市场化后,资本对于电影的影响力量变得越来越大,它既是电影最好的朋友,同时也是电影最大的敌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大量的热钱涌入,面对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票房成了许多人心中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然而,在我国电影生产中素有“艺术片”与“商业片”二元对立的概念,一部电影好像非此即彼.在人们的印象中,“艺术片”从其创作初始就抱着漠视市场的态度,完全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商业片”则是充斥着各种商业元素的大杂烩,目标就是挣钱.然而如果真是如此极端的话,电影的生存是值得深思的.因为一方面,如果电影完全不重视市场,过分依赖无偿的资源资助是不现实的,而且必然会限制电影的发展空间,减缓电影的发展速度.而另一个极端,如果电影全是由特效、广告等元素嵌套于一个粗制滥造的剧情之上而成,那么总有一天观众会审美疲劳,这对于电影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尺度,使文化因素与市场因素融合起来,达到双赢才是有利于电影长远、健康发展的选择.改编自杨金远小说《官司》的《集结号》和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唐山大地震》就是兼得口碑和票房的最好例证.

3.以全球化的视野做出合理的规划

在金融危机的情势下,中国的电影产业却逆势而上,这不仅触动了国内的投资商,也吸引了很多海外投资商的眼球.对于中国电影来讲,与国外合作拍片无疑是打开海外市场、将电影推向全球市场的大好机会,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虽然资金是无国界的,但文化却是有国界的.

以电影《赤壁》为例,它改编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耗资超过了六亿元人民币,投资是由成都传媒集团主动出击挥出大手笔,对内联手中影集团,上影集团等文化产业实力兵团,对外携手日本、美国著名公司.从这样的投资组合可看出制作方的期待值一定是除了能在中国国内占有市场,还能够打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但结果是《赤壁》(上)的总票房为131,893,577美元(其中含《赤壁》(国际版)票房10,339,928美元),《赤壁》(下)总票房为122,632,178美元,而这些票房成绩却主要来自本土及亚洲市场,在美国,其总票房却仅为区区627,047美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文化的差异导致的“文化折扣”,对于美国这样异域文化的国家而言,“三国”的故事背景是模糊不清的,观众并不知晓战争的前因后果,加上片中人物众多,人物关系复杂,他们更是无法理解影片所要反映的故事内容.相反,在他们看来,一群人不明原因的混杀,是在宣扬一种好战的价值取向,这与美国一直以来在战争题材中所宣扬的反战理念大相径庭,简直就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赤壁》在欧美市场上不仅是败在了票房上,更是输在了价值取向上.因此,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时,尤其是当前这种要面对异质文化国家发行的影片,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话语方式,因为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继续沟通的可能.

4.实现多种媒介的整合营销

电影在市场化后,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注入,但投资方的投资意愿往往是建立在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要接近这两点要求,在媒介资源运作中进行整合营销是重要的手段之一.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从客观上来讲已经实现了资源整合,但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境况下,资源间不能仅仅止步于整合,更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整合营销.

在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并带动起一条产业链的实践中,《杜拉拉升职记》可谓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之一.在这场营销战役中,首先是图书通过网络销售打开了市场,紧接着话剧巡演为电影上映创建了群众基础,同时书籍的第二部弥补了电影进入后期制作的空档期,使市场继续保持关注度,继而电影在先前的造势下闪亮登场,票房大好,这时书籍第三部趁势出版,电视剧版随之播映.在这一连串“杜拉拉”的“狂轰乱炸”中,图书、话剧、电影、电视互相宣传,共同造势,建立起了品牌效应,不但降低了各自的风险,还使得彼此的影响力扩大,正如其图书出版公司的常务副总论文范文说,“杜拉拉”宣告了“就书论书”模式的终结,通过了延展文化产业链条,“一本书带动一个产业,不再是痴人说梦”.

在电影市场到了一个不愿承担风险的时代,除了图书改编外,漫画改编成电影的做法也已经蔚然成风了.漫画小说改编电影具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提前看到电影是什么样子,而且漫画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已得到很多读者的顶礼膜拜.大批忠实的漫画小说粉丝会心甘情愿自掏腰包,看看自己心目中的漫画英雄变成真人是什么样子.从制片方的角度看,选择漫画小说改编电影投资会比较轻松,票房压力会减少很多.这种投资并非是因为电影创作素材匮乏,而是因为他们越来越害怕承担风险,不愿去发掘更具人文价值的电影题材.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漫画小说改编电影将更多的责任推向了漫画作者,使得导演的职能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弱化,他们开始依赖漫画作者.在这些因素之外,漫画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改编为动画片或游戏的可操作性强,如漫画《风云》已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近期由其改编的网游也即将推出,相信在漫画、电影、电视熏染下的“风云迷”定会成为将来的游戏玩家.

总而言之,如苏小卫所说“小说、剧本、电影,或者是原著、编剧、导演,其实做的不是一件事情,就像摄制组,美工、摄影、导演都在为一部电影服务,但是完全是不同的行当.”在市场的风云变幻中,电影摄影、美工、导演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调整步伐,紧跟潮流,文学作品的改编也一样,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地更替自己的规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生产.

(吕媛,2009级硕士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100024)

总结:该文是关于电影改编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小说改编的电影引用文献:

[1] 张爱玲:从小说到电影 论文提纲
[2] 比较好写的电影学术论文题目 电影学术论文标题如何定
[3] 优秀电影论文题目 电影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内容生产》word下载【免费】
小说改编的电影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