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小学语文教师职称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09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论文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
  2. 第二篇摘要范文:教师职业紧张与其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关系研究
  3.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小学语文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研究
  4.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模板: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5.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从认知到方法—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研究
  6. 第六篇摘要范文: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7. 第七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8.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格式: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9.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南昌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现状研究
  10. 第十篇摘要范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广州从化市为例

【100篇】免费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摘要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

在传统学生观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对学生夹杂着许多错误认识,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小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有着比学校教育的其他阶段都重要的影响,在这其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传递知识、启迪思想以及学生的发展中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观的认识是否正确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曰后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教师的学生观研究和论述,大多是从宏观导向和理论建构方面进行,思想辩证的研究居多,实证研究较少,虽然对一定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有所建构,但与学科教师相结合的教师学生观这类实际的问题几乎没有涉及.所以本文将在过去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展开分析.

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研究主要从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教师访谈这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教师的学生观已有文献进行分类与整理;接着把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此后深入到学校进行非参与式课堂观察并随机对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目的是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及影响学生观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前文的调查分析,探索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转变策略.

在本研究围绕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展开,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进行分析,全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首先,通过研究缘起来说明研究本课题的原因,然后定义核心概念,明确研究意义,其次是对现有的研究通过整理、述评以及分析形成文献综述,最后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表述,使本研究在一个清晰的思路中展开.

第二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意义.主要从新学生观的产生是时代与教育本身规律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关键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1)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分析.对200名小学语文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同时参与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得到总体情况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观的总体认识较好,个体差异不明显.与相关变量的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在不同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学校类型、职后培训次数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不同任教年级的教师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2)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第一,内在因素:包括小学语文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第二,外在因素:主要从职称、学校类型及职后培训角度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转变策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者提出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转变策略:

(一)根据教师的性别特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结合教师的年龄特征,引导教师客观认识学生,

(三)增加不同教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转变,

(四)改善教师职称的评价方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手段,

(五)针对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不同学历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培训,

(六)增加教师培训次数,开展针对性培训内容,

(七)督促学校配合,转变办学理念,

第五部分:结束语.通过对研究的结果总结,提出研究的结论,找出研究不足,以期为学生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第二篇摘要范文:教师职业紧张与其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关系研究

目的:通过对教师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工作能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身心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及其对教师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为新疆地区教师职业紧张研究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完善我国教师职业心理研究方面资料,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两市、三地州等地大学、中学、小学教师6,600人,进行职业紧张因素、工作能力、身心健康等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层次教师的职业紧张因素各不相同:在环境紧张、任务危险性维度、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和个体应对资源维度,小学教师得分最高(P<,0.05,P<,0.01);在交流的可能性维度,初中教师得分最高(P<,0.01);高中教师在合作的需求程度、任务不确定性、工作组织问题、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工作环境、个体紧张总体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维度得分最高(P<,0.01),在个体应对资源维度得分最低(P<,0.01);大学教师在复杂性、任务控制、参与、时间控制、合作的可能性、工作干扰、合作的紧密性、任务界限、责任和业务紧张反应维度得分最高(P<,0.01);各层次教师在不合理体位要求维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层次不同任教科目教师的职业紧张因素各不相同:小学教师中,在复杂性、合作的需求程度、任务控制、参与、交流的可能性、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任务危险性、合作的紧密性、职业任务总分、任务过重和任务模糊维度,小学主科教师得分高于副科教师((P<,0.05,P<,0.01).中学教师中,语文教师在复杂性、工作干扰、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职业任务总分、任务过重、心理紧张反应维度得分最高(P<,0.05,P<,0.01);数学教师在任务控制与不合理体位要求得分最高(P<,0.01);英语教师在合作的可能性、任务不确定性、任务模糊、个体紧张反应总分、人际关系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维度得分最高(P<,0.05,P<,0.01).大学教师中,人文专业教师在任务模糊、复杂性、个体紧张反应总体、心理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维度得分最高(P<,0.05,P<,0.01);工学专业教师在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和工作组织问题维度得分最高(P<,0.05);农学专业教师在任务不适、任务控制、参与、时间控制和合作的可能性及个体应对资源维度得分最高(P<,0.05,P<,0.01);医学专业教师在任务不确定性、不合理体位要求、工作干扰以及合作的紧密性维度得分最高(P<,0.05,P<,0.01);3)不同层次教师职业紧张程度各不相同:处于中度以上职业紧张教师比例为32.6%,不同层次教师中度以上职业紧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34.4%)、小学(33.7%)、大学(33.4%)和初中(30%).处于中度个体紧张反应的教师比例为37.6%,不同层次教师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51.8%)、大学(49.4%)、初中(48.4%)和小学(42.9%).处于中度以上缺乏个体应对资源的教师比例为27.3%,不同层次教师中度以上缺乏个体应对资源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29.9%)、大学(28.9%)、小学(26.3%)和初中(25.6%);4)不同层次不同任教科目教师紧张程度各不相同:职业任务维度,小学中度以上职业紧张主科教师检出率36.5%,副科教师检出率27.6%;中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职业紧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语文(检出率35.9%)、外语(检出率32.8%)、数学(检出率32.4%)和其它科目(检出率27.4%);大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职业紧张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其它专业(检出率37.5%)、人文(检出率36.7%)、医学(检出率31.2%)、理学(检出率29.3%)、工学(检出率28.1%)、农学(检出率25.1%);个体紧张反应维度,小学处于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的主科教师检出率44.2%,副科教师检出率39.9%;中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语文(检出率53.7%)、外语(检出率52.9%)、数学(检出率48.9%)和其它科目(检出率47.3%);大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文(检出率53.4%)、工学(检出率52.8%)、其它专业(检出率50.2%)、医学(检出率47.3%)、理学(检出率43.3%)、农学(检出率40.7%);个体应对资源维度,小学处于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的主科教师检出率44.2%,副科教师检出率39.9%;中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语文(检出率53.7%)、外语(检出率52.9%)、数学(检出率48.9%)和其它科目(检出率47.3%);大学不同任教科目教师中度以上个体紧张反应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文(检出率53.4%)、工学(检出率52.8%)、其它专业(检出率50.2%)、医学(检出率47.3%)、理学(检出率43.3%)、农学(检出率40.7%);5)教师个体特征与职业紧张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教师职业紧张的个体特征相关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龄、学历、性别、民族、婚姻和月收入;6)在职业人群尤其是脑力劳动者中,教师承受着较高的职业紧张,并在个体应对资源方面相对匮乏:在复杂性、变化性、合作的需求程度、任务控制、时间控制、交流的可能性、合作的可能性、任务的不确定性、工作组织问题、不合理体位要求、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任务危险性、合作的紧密性等14个维度,教师得分都高于乌市脑力常模(P<,0.01);在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任务界限、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以及躯体紧张反应8个维度及职业任务和工作紧张反应总分方面,教师得分均高于西南地区职业人群常模(P<,0.01).在个体应对资源项目的总分及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各维度,教师得分均低于于西南地区职业人群常模(P<,0.05,P<,0.01);7)不同个体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男性、少数民族、高学历和高收入教师在工作倦怠和心理疲劳的得分均分别高于女性、汉族、低学历和低收入教师(P<,0.05,P<,0.01);女性、低学历、高教龄、已婚和低收入教师在情感资源维度得分较高(P<,0.05,P<,0.01);女性、10~20年教师在体力疲劳维度得分较高(P<,0.01);女性、少数民族、低学历、高教龄教师在社会支持维度得分较高(P<,0.05,P<,0.01);女性、汉族、低学历、高教龄教师在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得分较高(P<,0.05,P<,0.01)男性、高学历、高收入教师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维度得分较高(P<,0.01);8)不同层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小学教师在情感耗竭、体力疲劳、社会支持、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得分较高(P<,0.05,P<,0.01);高中教师在工作倦怠总分、心理疲劳总分、自责、幻想维度得分较高(P<,0.01),在社会支持维度得分较低(P<,0.01);大学教师在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较低(P<,0.01).不同层次学校教师累计中度及以上倦怠水平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中(检出率56%)、初中(检出率51.5%)、大学(检出率51.4%)和小学(检出率45%);9)不同任教科目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小学主科教师在成就感降低、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得分高于副科教师(P<,0.01),副科教师在情感耗竭、活动减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高于主科教师(P<,0.01),主科和副科教师在应对方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学语文教师在情感耗竭、体力疲劳维度得分较高(P<,0.01);数学教师在人格解体维度得分较高(P<,0.01).大学人文专业教师在情感耗竭、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幻想维度得分较高(P<,0.05,P<,0.01);工学专业教师在成就感降低、疲劳总分和体力疲劳维度得分较高(p<,0.01);农学专业教师在社会支持、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得分较高(P<,0.01);10)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同:高度紧张教师的中高度倦怠程度比例较高,达到了55.01%,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心理疲劳得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度紧张水平教师心理疲劳得分较高;不同紧张水平教师社会支持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紧张程度的加深,社会支持逐渐降低.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应对方式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教师紧张程度越高,成熟应对方式得分越低,不成熟应对方式得分越高;11)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特征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各不相同: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得分在性别、民族、学历、职称、教龄及月收入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女性、高职称、高教龄、高收入教师职业紧张较高,汉族、本科及以下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初中教师职业紧张得分在性别、民族、职称、教龄、婚姻状况及月收入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男性、汉族、10~20年教龄和已婚教师职业紧张较高,高职称、高教龄和高收入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高中教师职业紧张得分在性别、民族、学历、职称、教龄、婚姻状况及月收入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男性、汉族、高学历、10~20年教龄和已婚教师职业紧张较高,汉族、高职称、高教龄和高收入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大学教师职业紧张得分在性别、民族、教龄、婚姻状况及月收入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12)不同层次教师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各不相同: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与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脑力疲劳均具有相关性(P<,0.05,P<,0.01),初中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疲劳总体、求助均具有相关性(P<,0.05,P<,0.01);高中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工作倦怠、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疲劳总体、客观支持、自责、求助、、合理化具有相关性(P<,0.05,P<,0.01);大学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均与成就感降低、解决问题具有相关性(P<,0.05,P<,0.01);13)不同层次教师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小学教师患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疾病、心理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的疾病率较高;初中教师患血液、生殖泌尿系统、神经和感觉器官、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疾病率较高;高中教师患消化系统疾病比例较高.小学教师患高血压和冠心病比例较高;初中教师患糖尿病和脑卒中比例较高.不同层次教师患慢性病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初中(33.5%)、小学(32.9%)、高中(19.7%)、大学(14%).不同层次教师因病缺勤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学(35.5%)、小学(33.4%)、初中(33.2%)、高中(26.1%),教师因病缺勤率达到32%.提示教师因病缺勤率较高,应对教师健康予以关注.教师患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器官疾病,这两种疾病占到教师总人数的67.53%,占教师所患疾病的28.77%;教师患慢性病主要是高血压与冠心病,这两种疾病占到教师总人数的7.63%,占教师所患慢性病的83.35%;14)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健康状况不同:不同职业紧张水平对引起各类急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影响,随着紧张程度的增高患病比例也在增高;15)不同个体特征教师工作能力各不相同:男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高于女教师(P<,0.01).汉族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高于少数民族教师本科及以下学历组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低于研究生学历组教师(P<,0.01).不同职称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中级、初级和高级(P<,0.05).不同教龄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10年、10~20年、≥20年(P<,0.01).未婚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高于已婚教师(P<,0.01).不同月收入教师工作能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5000元、3000~5000元和<,3000元;16)不同层次教师工作能力得分存在差异(p<,0.01),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提示大学教师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强;17)不同任教科目(专业)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小学副科教师工作能力指数较高(P<,0.01);中学语文科目教师工作能力指数较低,其他科目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较高(P<,0.01);大学人文专业教师工作能力指数得分较低,农学专业工作能力指数较高(P<,0.01);18)不同层次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工作能力各不相同:各层次教师不同紧张水平工作能力为良和优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均为中度紧张、高度紧张和低度紧张;19)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教师职业紧张与健康呈相关关系(P<,0.01),对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学校层次、教龄、工作倦怠、心理疲劳、各类疾病、因病缺勤、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对工作能力的影响比较大.结论:1)不同层次教师的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紧张水平各不相同:环境紧张、任务危险性、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是小学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交流的可能性是初中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合作的需求程度、任务不确定性、工作组织问题、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工作环境等是高中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个体紧张总体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和躯体紧张方面反应比较强烈;复杂性、任务控制、参与、时间控制、合作的可能性、工作干扰、合作的紧密性、任务界限和责任是大学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业务紧张反应方面比较强烈;高中教师职业紧张尤其比较严重,个体应对资源也比较匮乏;小学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2)不同任教科目教师的职业紧张因素及职业紧张水平各不相同:复杂性、合作的需求程度、任务控制、参与、交流的可能性、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任务危险性、合作的紧密性、职业任务总分、任务过重和任务模糊是小学主科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复杂性、工作干扰、注意力需求、时间压力、职业任务总分、任务过重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心理紧张方面反应较强;任务控制与不合理体位要求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合作的可能性、任务不确定性、任务模糊是中学英语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个体紧张尤其是任教关系及躯体紧张反面反应较强;任务模糊、复杂性是大学人文专业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个体紧张总反应、心理紧张和躯体紧张等方面反应强烈;工作环境是大学理学专业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工作组织问题是大学工学专业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并在人际关系紧张方面反应强烈;任务不适、任务控制、参与、时间控制和合作的可能性是大学农学专业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农学专业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任务不确定性、不合理体位要求、工作干扰和合作的紧密性是大学医学专业教师的主要紧张因素;小学主科、中学语文、大学人文及医学任教科目教师职业紧张比较严重;小学主科、中学语文、大学人文及工学任教科目教师个体紧张反应比较强烈;小学主科、初中语文、大学人文及工学任教科目教师比较缺乏个体应对资源;3)在职业人群尤其是脑力劳动者中,教师承受着较高的职业紧张,并在个体应对资源方面比较缺乏;影响教师职业紧张的个体特征相关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教龄、学历、性别、民族、婚姻和月收入;4)不同个体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男性、少数民族、高学历和高收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女性、少数民族、低学历、高教龄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多;男性、少数民族、高学历和高收入教师倾向于采用不成熟或混合的应对方式,女性、汉族、低学历、高教龄教师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方式;5)不同层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小学教师更容易体验到情感资源过度消耗和体力疲劳,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倾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成熟应对方式;高中教师工作倦怠和心理疲劳程度相对高,待人方面常采用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少,倾向采用自责、幻想的不成熟应对方式,或者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大学教师更多地体验到成就感降低;6)不同任教科目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小学主科教师心理疲劳程度较高,缺乏成就感;副科教师情感资源过度消耗,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比较高.中学语文教师情感耗竭过度消耗,感到体力比较疲劳;数学教师对人常采用一种负性的、冷淡和过度疏远的态度.大学人文专业教师情感资源过度消耗,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高,比较倾向于使用幻想的应对方式;工学专业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成就感降低和疲劳(尤其是体力疲劳);农学专业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多,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7)不同紧张水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同:高度紧张教师更容易感到较重的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采取不成熟应对方式越强,教师工作紧张越严重;8)不同层次不同个体特征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各不相同:小学女性、高职称、高教龄、高收入教师职业紧张较高,汉族、本科及以下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初中男性、汉族、10~20年教龄和已婚教师职业紧张较高,高职称、高教龄和高收入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高中男性、汉族、高学历、10~20年教龄和已婚教师职业紧张较高,汉族、高职称、高教龄和高收入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大学汉族、高学历、20年以下教龄、未婚和高收入教师职业紧张较高,男性、汉族、≤10年教龄教师个体应对资源比较丰富;9)不同层次教师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各不相同: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与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脑力疲劳均具有相关性;初中教师职业紧张各维度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体力疲劳、脑力疲劳、疲劳总体、求助均具有相关性;高中教师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小学语文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研究

近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专业知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教师的成功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小学语文女教师专业知识的构成现状以及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能够丰富已有的教师研究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供依据.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问卷对218名小学语文女教师进行调查,以了解小学语文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现状构成及其特点.结论如下:

1.从当前小学语文女教师的知识掌握状况来看,学科知识的通过率不到80%.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太令人满意,教师条件性知识除了教学方法与策略知识的通过率达到80%之外,其它各个维度及总分的通过率都低于80%,其中儿童发展知识的通过率为59%,实践性知识的通过率在60%—70%之间.

2.小学语文女教师的条件性知识随着职称的提高而出现上升趋势.职称为小中高级的教师和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的教师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

3.小学语文女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随着职称的提高而出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小学中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

4.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专家教师明显好于新手教师.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模板: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在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被重新定义.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是变革时代社会的必然诉求.为适应社会变革、提高民族素质而大规模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需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实然现状迫切需求教师具有课程领导力.教育部近年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显示,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教师课程领导力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需求.基于如上社会变革宏观背景、课改深化中观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微观背景,本研究将对发端于欧美,近年引进到我国的教师课程领导力进行探讨.主要聚焦如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的前提性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二是“是什么”的本体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是什么,构成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三是“怎么样”的机理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是怎么样的.四是“如何办”的策略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提升.围绕研究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自传叙事法展开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运用文献法,对领导力、教师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和教师专业化等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关于领导力本质的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传统观点将领导力看做只是处于领导职位的人才拥有的一种权力.这种看法窄化了领导力的对象.新兴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这种能力人人都具有,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提高.领导力的新内涵是后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性发展需求.关于课程的定义也是纷繁多样,没有定论.普遍的看法是课程即教学科目.随着教育变革,课程被理解为学生经验、学校教学计划,文化再生产等.后现代课程学者甚至将课程视为一种转变性过程,意为在跑道上跑的过程.有关课程事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等.目前,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学者不多,已有研究基本上将教师课程领导力视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这种看法强调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课程范畴,却忽略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领导力属性.根据文献启示,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出发,触及领导学和课程论范畴,建立在后现代课程观、分布式领导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基础上,取向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现实背景,去探究教师课程力的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具体研究视角表现为:从研究者作为家庭成员,在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和为人之兄的角色扮演中,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庭因素;从研究者作为学习者,一路经历懵懂启蒙的乡村小学、人生转折的县城中学、井底之蛙的师专日子、自考本科的学位憾事、教育硕士速成的跛脚研究生、“攻”读博士永久性脑损伤中,寻觅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从研究者作为教育工作者,辗转于公办普通初中成都市温江寿安中学两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成都市树人学校七年和民办体制名牌私立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翻检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土壤;从研究者作为追梦者,无论是专家学者梦还是办学梦想中,探寻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教师经历怎样的课程将深深地影响教师引领学生怎样经历课程.教师的出身、相貌、家庭背景、婚姻状况、成长历史、求学经历、工作变迁等生命历程中的一些事件都会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的“总开关”,又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课程领导力.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为:在运用文献法获得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自传叙事法,全面、深入地回顾和省思研究者42年来的生命历程.从研究者作为家庭中成员、学习者、教育工作者、追梦者等角色展开回顾,展现了研宄者从9岁才入学的山村小学生到39岁成为211大学博士生的学习经历;从偏远、落后、贫穷、闭塞的农村放牛娃到繁华、发达、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名牌中学教师的身份转换;从在西部内陆工作到足迹踏至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东部沿海省市考察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访学学习的成长轨迹:从两年普通公办学校到七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再到八年一流私立学校的单位变迁;从17年语文教师、12年班主任、8年年级组长、6年德育主任及教导主任到成都市温江区教坛新秀、青年优秀教师、成都市武侯区优秀班主任、成都市武侯区初中期末语文阅卷负责人、成都市武侯区青年教师语文技能大赛评委、成都市武侯区教师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人的角色扮演;从中学语文*教师到中学语文二级教师再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最后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职称升级,意在从全方位、多角度探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庭因素、知识基础、实践土壤和动力源泉.研究者也希望从“我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历程回顾中,能够更进一步认识“我是谁”,更清晰明了“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更清醒思考“我何以能够做”“我将怎么做”,以此来达到重构自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重点回溯了从教17年来,在中学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丰富经历,着眼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生成影响因素和提升实践路径,着手于构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五个要素——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翻阅研究者所记的16本日记本(2010年后改为电子文档记录)、38本工作笔记本(2010年后主要用电脑和手机电子文档记录,很少使用纸质笔记本)、21本听课本、20备课本、22本学习笔记本、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57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数英等教材、30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师专本科硕士学习期间的教材、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文教材、81本教辅用书以及其他大量的语文教学相配套的辅助光碟音像、报刊杂志和研究者保留的许多学生的代表性作业等等,也重读了电子文档记录的上百万字的教育教学随笔.希望以这些真实、丰富的原生态素材和可贵资源,来详实、具体、生动地再现研究者在中学语文课程事务中的实践经历,力图以一个不一定典型,但也许会有某种启发,真实而鲜活的个案,在叙事风格的可读性、易读性基础上来论证和阐释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前提假设,最后挖掘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对生成路径进行提炼和总结.通过探寻,研究者认为领导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人的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价值洞察力、愿景预见力、科学决策力、实施指导力和评价激励力等.教师领导力作为教师专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是教师具具有的一种引领和指导能力,包括教师自我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班级领导力等.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其构成要素主要是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等.通过研究,发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生成主要受到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等三类因素影响.思想意识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理念,具体表现为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前苏联的大教学理论和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等.制度缺陷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具体表现为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市区教师指导制度的创新性不足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等.主体素质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具体表现为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和教师主体素质的多面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教师工作场学习是为了工作、基于工作、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理论、领导力理论和教师专业知识,可以为教师课程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自我学习、顾问指导和借调学习等工作场学习的主要策略.反思性实践指教师在实践后进行反思,通过运用经验中培育的默会知识,展开问题的反复建构和思考,以求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有效策略是与自身对话和与同伴交流等.师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师的观念,通过学生给教师提建议和意见,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锻炼等策略来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研修共同体互动是指学校以不同形式组成指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如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结对、班科教师会、自愿组织等,通过交流、沟通等互动活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跨际域交流倡导教师通过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跨地域(区、县、市、省、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打破固有的边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相互启发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2500字高校毕业论文、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从认知到方法—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研究

随着教学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已逐渐成为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而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也成为当今时*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教师的教学研究中,教师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教师对研究的认知则直接影响了具体研究行为的实施.所以,研究以小学教师研究的认知与方法为切入点对小学教师所做的研究展开探讨和调查,试图探清小学教师内隐研究观念的差别与不足,让尽可能多的普通教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做自己的研究,以反思、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

研究的调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编制小学教师研究情况的调查问卷,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小学教师研究的认知差异及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展现小学教师问题及方法应用的现状,考察教师的研究素养.二是对小学教师在期刊杂志中发表的文章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描述目前我国小学教师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呈现各种方法的应用概况.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研究编制的教师研究现状的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教师研究的认知维度包括研究价值认识、研究动机、研究知识及方法、研究观念判断、研究评价认识.在影响小学教师研究的个人背景上,分别从性别、年龄、学历、是否师范院校毕业、职称和任教学科来进行差异分析.在问题与方法意识方面:多数小学教师对于关联性问题更为感兴趣;在识别可研究问题,对研究课题关键词的划分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小学教师的表现较差,这也体现出小学教师对这类知识的缺乏.

在对小学教师在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小学教师的研究主题多与教学相关,在各科教学的研究中,以语文和数学科目的研究最多;文章以定性研究为主,教学经验的总结是小学教师研究的一大特点;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分别是小学教师最常使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结合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小学教师研究现状的对策与建议:认知为基础,提高研究认可度;方法为手段,挖掘研究深度;通力合作,保证研究持久性.

第六篇摘要范文: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

在西藏,加强汉语教学不仅是藏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西藏自治区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团结的需要.在对西藏中小学汉语教师进行的新课程培训中发现,当前小学汉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西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藏农牧区汉语教学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西藏汉语教学的发展.本研究将西藏农牧区小学阶段藏族小学生汉语教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历史、审视现实,揭示汉语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查找缘由并寻找解决的途径.

总结历史部分(第二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根据出现的时间和呈现的特点,将西藏小学汉语教学的历史划分为萌芽时期、初建时期、*时期和规范时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历史进行梳理,揭示出各阶段汉语教学发展的特点.

审视现实部分(第三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观察法,对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具体包括对汉语学习环境、学生、教师、教材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调查发现:

汉语学习环境情况,家庭环境方面:父母学历水平、汉语水平较低,不能有效辅导和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对待汉语和孩子在家讲汉语的态度不积极,家庭用语主要为藏语;在家里主要通过电视学习汉语,较少能够通过广播、网络与书籍学习汉语.学校环境方面:学生和教师绝大部分为藏族.县镇小学课堂使用汉语的频率高于乡村小学,县镇小学课外有部分师生使用汉语,乡村小学则基本完全使用藏语.县镇和乡村小学利用电视、广播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均不理想.校园及教室布置、学校活动方面,县镇小学情况好于乡村小学.社会环境方面,西藏农牧区人口分布上绝大部分为藏族人口,语言使用上基本上为藏语.媒体方面,电视、广播的种类、制作与播出时间、儿童读物与课本的种类、印数和印张数等均大大低于同为民族地区的新疆、云南等地.

学生情况,学习动机方面:当前农牧区小学生汉语学习主导性动机是积极性动机中的理想动机、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父母、教师、教材、自我效能感、归因均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对不同类型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目标与困难方面:由于存在畏难情绪,乡村学生汉语学习目标制定普遍低于县镇学生;县镇和乡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活动方面主要存在类型单一、环境单一、缺乏能力关照等问题.当前毕业生汉语水平方面,县镇有一半的学生汉语考试成绩达到及格水平,乡村只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达到;县镇小学毕业生在听说方面基本可以达到要求,阅读方面有一半学生可以达到要求,写作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乡村离县城或公路比较近的小学毕业生汉语水平略低于县镇小学,但是离县镇或公路较远的小学毕业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均达不到要求.

教师情况,各小学之间,汉语师生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小学师生比太高.县镇和乡村小学汉语教师在年龄、教龄和职称结构方面存在断层现象,表现为年纪轻、教龄短、职称低.内地院校毕业的教师较少,工作压力比较大.部分教师在理论素养与教学素养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缺少教学反思、写文章与课题研究,学校提供的专业发展方式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

教材方面,《汉语》较好地体现了第二语言教材的性质,难度较低,容易掌握汉语知识并形成汉语能力,比较适合西藏农牧区学生使用.《语文》不符合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对西藏农牧区藏族学生来讲难度较大,不容易掌握汉语知识并形成汉语能力,不适合使用.同时,《汉语》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语文》教材存在一些可供吸收的长处.

解决途径部分(第四章),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足,从学习环境、学生、教师、教材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汉语学习环境方面,主要从经济、宣传、媒体、学校等方面提出对策;学生方面主要从学习动机、学习难点、学习活动等方面提出对策;教师方面主要从提高教师基本素养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教材方面,主要从选文、词语、练习、助读系统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七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本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个案,在反映农村教师素质现状的同时,通过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教师的比较,揭示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这些地区教师素质的差距,进而分析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较差的原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农村教师素质相对较低,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不达标.教学点、村小与中心小学之间的教师的素质存在显著差异.整体上,从中心小学-村小-教学点,教师素质逐步下降.

2.城乡教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

(1)部分农村教师,尤其是代课教师,职业理想不高,缺乏职业信念与职业情感.

(2)农村语文教师学科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教学点的教师,在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方面,均与城市教师有较大差距,知识储备与课改的要求仍有相当的距离.

(3)农村教师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而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也低于城市教师.

(4)农村教师职业技能欠缺,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管理班级的能力以及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均比较差,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

3.造成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原因

(1)农村教师在提高学历的同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限.

(2)农村教师学科专业性不强,“所学非所用”、“所教非所学”现象突出.

(3)大量代课教师的存在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还容易造成教师管理上的松散.

(4)农村教师参与培训和教研活动不足.

(5)农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论文还就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出了具体对策,主要包括: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鼓励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建立和完善教师进修学习制度.

第八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格式: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

本研究采用客观的方法,旨在了解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现状,在反映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的同时,通过与县城、地市、省会城市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比较,揭示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进而分析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较差的原因.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农村小学二年级的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点、村小与中心小学之间的教学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三类学校学生的成绩分化严重.

2农村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的教学质量基本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村小与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存在差异.

3.农村学校与城市和县镇学校在五年级的教学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农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差,主要表现在字的读音、偏旁部首、词的记忆、理解、应用方面,没有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农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准确,不能运用数学知识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城乡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十分严重.农村初中学生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合格率等方面都明显地低于城市和县镇学校,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5.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率高,保留率低,毕业率低.

6.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缺乏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职称较低,骨干教师少,这是导致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最后,研究还就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九篇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南昌市小学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现状研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无数关于阅读的箴言与故事,“耕读传家”、“学富五车”“凿壁偷光”等等,千年的历史传统告诉我们,阅读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且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对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人群而言,教师的阅读更应当受到重视,因为其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的教学与发展,也关系到所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更是一种软实力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随着如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接触知识的途径增多与知识面的拓展,教师们也认识到自己阅读的重要性.教师理应进行条件性阅读以习得作为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应进行拓展阅读以丰富自己的人文科学知识.条件性阅读与拓展性阅读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必须进行的阅读.而近年来对教师阅读的重视与研究一直未曾断过,且多强调教师的条件性阅读与拓展性阅读,然而作为最基本最基础的专业阅读不应当被忽视,教师专业阅读的现状也同样值得深究.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及搜集纸质与网络阅读成果的形式对南昌市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1)缺乏专业阅读的内在动机,(2)专业阅读时间与阅读量偏少,(3)专业阅读内容偏集中,不够全面,(4)专业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未形成,(5)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结合度不够,(6)专业阅读的网络媒介利用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从内到外进行了归因,且为改善南昌市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现状,本研究从教师、学校两方面进行了相应思考.教师方面:(1)加强对教师职业的执着热爱,(2)克服惰性心理,保证阅读时间,(3)培养阅读兴趣以丰富专业阅读内容,(4)制定计划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5)加强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结合,(6)适当使用网络促进教师专业阅读.学校方面:(1)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2)建设教师阅览室,优化教师办公场所,(3)创造师生互动的阅读氛围,(4)制定教师阅读奖励措施,(5)设立教师阅读专项基金,(6)呼吁建设公共阅读设施.


https://www.mbalunwen.net/biyelunwen/72276.html

第十篇摘要范文: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养现状调查研究——以广州从化市为例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从化市42所小学全部小学语文教师约560人为调查对象,用问卷形式调查他们的科研素养现状,结果表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养参差不齐,受学历和职称的影响,进一步调查显示,教师们提高科研素养最迫切需要来自于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切实指导和培训,需要科研骨干和专家的引领,在学科教研组活动和校本培训中渗透科研知识可行且必要.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引用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选题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标题怎样定
[2]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提纲格式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大纲怎么写
[3]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怎么写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论文摘要范文参考》word下载【免费】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