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开题报告 > 文章内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参考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5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参考: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
  2.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样文:穴盘苗自动移栽关键技术的研究
  3.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模板:江苏省稻麦两熟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及其效率研究
  4.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
  5.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格式:玉米秸秆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数字化仿真分析

★这是100篇免费优秀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相关的资料,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的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本格式模板参考.

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参考: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反映在从2004年至2010年*七个一号文件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内容不断增多,内涵更加丰富,农业机械化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被强化.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农业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处于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水平仍处于农业机械化中级阶段.因此,积极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加速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进程,运用科学的农业机械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成为影响农业机械化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运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新形势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等现代数据处理方法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领域中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科学、合理地解决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决策现代化、科学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科学、准确的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态势、目标,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为了能深入系统的研究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数据资料,结合农机管理局实地调查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分析.

(2)为科学的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比较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针对种植业对灌溉和植保要求较高,及原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只能体现农机总量的变化,没有考虑农机的配套情况,农机人员的评价只能体现人员素质不能体现人员数量变化的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

(3)应用专家调查法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值和权重.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利用测算结果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发展变化及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利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地区比较,为分地区指导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行辨识和展望.第一,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因素进行辨识,第二,选择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社会与经济环境因素、农业生产资源因素、农机装备及技术因素共3类22个因素,依据黑龙江省2001~2008年的有关数据,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模型,确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环境因素进行预测和展望,第四,对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5)鉴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态势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其发展变化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对于拟合方法要求较高.通过对灰色预测法、回归预测法、BP神经网络预测法及遗传算法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预测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GM(1,1)模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修正模型等新方法,并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

(6)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环境支撑,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环境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探求农业机械化和发展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确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最直接、最强烈的地区经济、农业经济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黑龙江省地区经济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未来发展情况,通过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经济增长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7)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预测结果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预测,并与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先进水平相比较,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具体发展目标值,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黑龙江省经济实力增长,机械化发展对每年对财政投入需要量,政府每年可以对农机发展投入的资金量,国家补贴政策,农机服务组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机工业发展等方面对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可行性分析.

(8)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对策措施.考虑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有较高的投资效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相对薄弱环节及保护环境等,同时结合黑龙江省大农业发展战略,提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根据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及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科学决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样文:穴盘苗自动移栽关键技术的研究

育苗移栽技术在旱地作物种植中具有稳产高产、提高土地利用率等诸多优越性.但是,目前育苗移栽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如果能把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机械化装置应用于该技术,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研制有能完成栽植幼苗的半自动移栽机械,但受人工喂苗作业速度和强度的限制,效率一直无法提高.若能基于半自动移栽机械,研发一机构来实现自动取苗,替代单调而繁重的人工取苗,将更好地实现移栽机械自动化.这不仅能推动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而且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按照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原则,以穴盘苗自动移栽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发全自动取苗系统来取代人工为目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运用穴盘育苗技术按常规进行露天育苗,并通过对穴盘苗苗期形态特征测量与统计分析,得出在对应作物适宜移栽的苗龄范围内的穴盘苗苗叶高度、宽度、叶数、茎粗及穴盘苗重量等的形态特征均满足时间尺度效应的结果,即各测量参数均随着穴盘苗苗龄的增长而增长,但若苗龄不断增大,会使苗株间因无法舒展生长而导致植株向高度发展,再加上光线不足等原因造成种苗徒长为高脚苗,在移栽过程中容易发生伤根,造成植株早衰的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穴盘苗移栽应当选择30天左右的苗龄较佳.

2.为研究穴盘苗的自动取出过程,构建了一套穴盘苗自动取苗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穴盘苗苗龄、苗钵含水量、取苗夹持角、取苗速度和取苗滑针数等5个取苗试验因素对取苗质量和取苗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穴盘苗自动取苗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方便地实时记录试验过程并显示结果数据,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取苗力的试验结果显示,取苗滑针数对插入穴格夹持穴盘苗的力影响最大,其次为穴盘苗苗龄、取苗速度、取苗夹持角、苗钵含水量;将穴盘苗从穴格中拔出的力受各取苗试验因素的影响较小,基本在2-3N范围内变化;较优取苗作业条件为:选取西红柿育苗苗龄为30天,20%的苗钵钵体湿度,取苗夹持角为36°,,25mm/s的取苗速度和用4根取苗滑针完成取苗作业.

3.为了配合实现自动取苗,构建了穴盘苗自动供给系统.根据穴盘苗水平和垂直间歇供给的要求,设计了一纵横方向能交替移动的供苗机构.纵向供苗采用链轮链条方式,由步进电机驱动链轮转动,链条带动苗盘移动一个穴格的距离;横向供苗采用丝杠螺母传动,由电机控制丝杠的正反转带动苗盘的往复间歇移动,每次只移动一个穴格的距离.

4.针对穴盘苗取苗器作业方式,规划了合适的取苗与放苗运动路径,根据运动规划设计出了取苗驱动机构.取苗驱动机构包括有取苗器及其驱动机构等.取苗器为取苗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变形滑针式取苗方式,四根取苗滑针同时伸出针管倾斜插入穴盘苗钵体形成一收拢状将苗钵夹持住,取苗滑针缩回针管时针管推苗使穴盘苗有效释放,同时将粘连在滑针上的育苗基质清理干净.驱动机构主要由两对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组成,驱使取苗器完成穴盘苗的抓取、夹持、释放作业,同时还实现穴盘苗的直线移送和转向移送.在对该取苗器及穴盘苗钵体进行的理论运动分析基础上,运用三维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中的运动学分析模块Mechanism进行了驱动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各测量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受力及力矩、最佳落苗点位置等的测量曲线,为机构的改进、优化及驱动设备的选择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5.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采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研制了自动取苗控制系统.控制流程在系统启动后,供苗系统首先对待取苗位置进行供苗,然后取苗器开始取苗流程,在检测到一次取苗完成后,控制系统再通过数据采集卡向纵向或横向供苗驱动电机发出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机的转角和转向,达到供苗机构及取苗器联合作业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函授论文、5000字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题目

6.进行了取苗驱动机构性能试验、供苗机构性能试验和联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控制系统满足对自动取苗的控制要求,实现了自动化取苗.取苗驱动机构满足设计要求,各组成部件仅用一个动力驱动,便能完成移送、转向、取苗、放苗等设计任务,且整体机构运作到位、流程顺畅,未出现任何停机或损坏机构的现象;供苗机构设计及其驱动均能满足自动取苗要求,试验结果显示纵横向供苗执行机构在待取苗位置处逐格位移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且苗盘的给入与空苗盘的退出都无需停机,且不影响供苗作业现状;联动试验结果显示供苗和取苗器作业间相互配合良好.测试结果显示,取苗器的取苗成功率随着取苗器数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第三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模板:江苏省稻麦两熟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及其效率研究

江苏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为一年两熟制.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选择以及其生产效率问题是不明确的.已有研究鲜有从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角度研究效率问题,以致缺乏有效指导依据.

论文基于2011-2013年间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区收回的475份有效问卷和田间生产数据采集,运用DEA-Tobit两步法,探究了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在不同产出目标下的技术效率变化规律,以及其配置效率随经营规模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探讨了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

(1)以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的耦合,构建了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概念模型,归纳得出江苏省当前有24种典型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并分析了该省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形成机制与发展历程,并与日韩发达国家相关机械化生产模式相比,得出其还有进一步发展优化空间.

(2)基于不同产出目标探究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技术效率变化规律,研究得出:以货币收益为目标,在同一技术模式下,有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模式,技术效率值较高;在同一组织模式下,机械化生产程度越高的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值越高.以粮食产量为目标,在同一技术模式下,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自有基地的组织模式,技术效率值较高;在同一组织模式下,机械化生产程度越高的技术模式,技术效率值越高.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技术效率的6个因素结果为:财政补贴占总投入的比例、农田连片率、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技术效率产生积极影响,劳均农机动力、台均农机原值、劳均种植面积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技术效率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


https://www.mbalunwen.net/chaonengli/86639.html

(3)探究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配置效率随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化规律,得出:个体农机户田间个别环节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配置效率随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模式,其配置效率与经营规模主要呈现“M型”变化趋势;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自有基地的组织模式,其配置效率与经营规模呈现“倒U型”变化关系.机械化程度低的技术模式,在规模较小时就出现配置效率值较高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模式,在较大规模时才出现配置效率值较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配置效率的4个因素的结果为:农田连片率、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商品率对各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的配置效率都有显著积极影响,财政补贴占总投入的比例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

(4)提升生产效率的优选方案:从宏观角度以粮食产量为目标,可选择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自有基地的组织模式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模式;从微观生产者角度以货币收益为目标,可选择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技术模式;从中观发展角度,应兼顾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引导在适度规模下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方案:对稻麦机械化生产的组织模式和技术模式进行优化,并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建立自然灾害防范机制等措施提升生产效率.

为提升稻麦机械化生产效率,全文力求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对稻麦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优选和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提出调整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四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研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有限,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是提高农业生产量的有效手段,更是提高生产技术手段最简捷的途径.对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是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政策之一,然后,原有的补贴措施和政策实施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形势下,研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及运行机制,对于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判断,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农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等基本理论为指导,阐述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全面归纳和梳理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利用陕西省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实际运行状况,实证分析补贴政策运行的经验,论文最后着力就补贴政策的运行创新机制和路径选择进行论证和阐述.

按照逻辑关系与结构,将论文规划为三部分,共七章: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研究方案设计及理论推理和现状分析部分.本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较为系统客观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研究方法、设计出本文的创新点.同时,系统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的内在需求发展因素,为论文后述章节分析提供基础.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第六章)为基础分析和系统分析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部分.本部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效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机制创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路径创新等四个部分进行系统研究.

第三部分(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部分.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总结前六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补贴政策组织实施的发展现状及有效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一是总结了以往农业机械化推广问题中过分强调宏观层面的倾向,将问题的研究引向农户购置农业机械运行环节的微观层面,使得有关农机购置和使用中的现实问题能够在理论创新中得以有效的解释和解决;二是从世界农业产业发展的全局视角,讨论农业生产组织进步中现代农业机具使用对农户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户收入,从而形成对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具的客观需求,突破了以往分析中仅限于从国内农业产业发展变化的分析视角;三是在微观层面研究中,通过总结中西部地区使用和推广先进农业机具的现实数据、经验,构建了补贴政策在实施中对农业产业贡献的评价体系.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格式:玉米秸秆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数字化仿真分析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能资源,与矿物燃料相比,生物质能具有可再生、低污染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等特点;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具有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和用途广泛等特点.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技术,世界粮农组织(FAO)预测,到2050年,以生物质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世界60%的电力和40%的燃料.

目前我国玉米秸秆的资源化收集利用尚未形成规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玉米摘穗收获期的秸秆含水率高达70%-80%,采用自然状态下晾晒,失水速度慢、干燥时间长,影响即时收获和打捆;二是玉米秸秆坚硬挺实,难于打捆,且打捆后因弹性变形应力作用易产生涨捆现象.本文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下,以实现秸秆规模化收集利用的技术突破为研究目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研究内容分为玉米秸秆收获关键技术研究和秸秆调质玉米收获机整机研制两个方面.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如下:

玉米秸秆收获关键技术主要研究秸秆切割技术和秸秆调质(指对玉米秸秆进行挤压、揉搓使其破节、裂皮的处理过程)技术,具体研究了秸秆切割和调质的技术原理和典型机构,开展了秸秆特性、秸秆切割部件以及秸秆调质部件等相关试验研究.首次开发出了玉米秸秆切割调质技术和部件,实现了玉米秸秆破节、裂皮的调质目标.

玉米秸秆切割调质部件研究采用了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多体动力学计算机仿真技术和柔性体建模技术.首次建立了玉米秸秆柔性体仿真模型,开展了秸秆弯曲和调质的仿真台架试验,建立了切割调质台数字样机的秸秆柔性体模型仿真研究平台,对秸秆和样机模型进行了刚柔耦合仿真分析,实现了切割、输送、调质工作过程的虚拟再现,得出了秸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验证了仿真研究平台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秸秆调质玉米收获机整机研制过程集成了不分行摘穗台、秸秆切割调质台、高效清杂装置、果穗输送和收集装置、自走式全液压动力底盘等多项技术.样机通过田间性能试验测试,在收获果穗的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切割调质处理,使其破节、裂皮,加速秸秆的水分蒸发和减小变形应力,改变了其力学及物理状态,满足了玉米秸秆高密度成捆作业要求,促进了玉米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首次实现了玉米摘穗收获技术与秸秆调质铺条技术的联合匹配应用,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玉米收获技术体系.

论文采用数字化设计新技术,探索了农机产品研发的新模式,为缩短农业装备开发周期和降低研制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自主创新开发,获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情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为构建玉米秸秆收集固化成型装备技术体系做出了贡献.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资料.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引用文献: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选题推荐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题目如何定
[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外文外文 哪里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参考文献
[3]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提纲怎样写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论文范文参考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