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2021年*创作忧思录

主题:追风筝的人 电影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03

简介:关于电影文艺片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电影文艺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电影文艺片论文范文

追风筝的人 电影论文

目录

  1. 一、商业类型电影不应独揽天下,
  2. 追风筝的人 电影:香港电影文艺片概述
  3. 二、快乐至上和科技主义不应该
  4. 三、80后.90后不应成为唯一的观影

20 1 5年*创作忧思录

王素芳

提要:2015年电影票房的井喷到达历史最新高度.但是另一面,“叫好”又“叫座”的*又寥寥无几.在电影创作内部,文艺片遇冷,整个电影圈几乎沦为商业类型电影的天下;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审美趣味主导着电影创作的方向,快乐至上和科技主义成为最受推崇的价值取向.平衡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矛盾,提高电影产业总值富含的文化品格,丰富电影受众和价值的多元化取向,成为当下电影圈最为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多元化价值取向文化品格

2015年,电影票房的井喷到达历史最新高度.在全年度共计686部电影大盘中,票房过亿元的电影作品就有81部之多.如今,火爆的电影市场和火热的观影热情让电影消费几乎成为都市日常消费当中的核心方式.但是另一面,“叫好”又“叫座”的*又寥寥无几.电影是技术和艺术的合体.在电影票房总值形势一片大好的产业氛围中,平衡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矛盾,提高电影产业总值富含的文化品格,成为当下电影圈最为棘手的问题.

一、商业类型电影不应独揽天下,

文艺片应该有更多的表现空间

商业化和产业化是新世纪以来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商业电影的发展在近十来年的摸索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不仅凭借《捉妖记》(24.38亿元)第一次打败了历史进口片之最《速度与论文范文7》,而且还诞生了叫好又叫座的奇幻惊悚片《寻龙诀》(16.63亿元),该片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叙事水准都堪比进口大片.积弱已久的国产动画界也凭借《西游记之大圣归来》(9.56亿元)的良好口碑和中国元素的运用,带来一股“合家欢”动画电影的新潮流.但是综观本年度票房前二十名的电影作品,除了《老炮儿》《狼图腾》之外,其他毫无例外都是纯粹的商业类型电影,清一色的好莱坞叙事模式和风格类型.相较而言,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市场更让人触目惊心.2015年度文艺片的单片票房总额大都只有一千万元左右,许多良心之作连《恶棍天使》(6.48亿元)这样的恶搞商业片的单日票房都赶不上.我们的电影文化目前只听到一种声音,看到一个模式的电影——好莱坞的类型商业片.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堪忧.

虽然市场凭借供求关系能够对创作进行自我调节和资源的合理调配,但是电影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庞杂繁复的关系网络,它受到市场内外多种元素的牵绊,尤其是人为性和情感元素加入以后,让电影本身的品质很难与其票房价值形成相应的对称关系.近年来,比如以作家郭敬明、演员邓超为代表拍摄的一系列粉丝电影、延续综艺节目剩余价值的综艺电影等,虽然票房都很不错,但是大都有许多弊端.此时的高票房跟电影作品本身没有任何关系,而成为明星崇拜的变相反应.但是唯票房至上的投资者们却趋之若鹜,这种急功近利的形势大都打一论文范文换一炮,在短暂的票房繁荣背后,其实对于电影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可能形成致命性的打击.因此,票房并不能成为衡量电影价值的唯一标准.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缺少的不是高票房的商业电影,而是票房和口碑双赢的文艺片和商业片,尤其是备受冷遇的文艺片.

2015年度的文艺片创作根据市场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以《少女哪吒》《念念》《狼图腾》为代表,语言含蓄节制,重在抒情写意,但格局和情怀铺得太大,本身的影像表达和节奏控制存在漏洞和硬伤,属于无病论文范文、矫情造作,需要自我提高的那一类;一类以《刺客聂隐娘》《山河故人》《一个勺子》为代表,标准而成熟的传统文艺风格:长镜头、注重个人表达和个人影像风格、忽视叙事要求,对历史和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反思色彩.它们延续了法国文艺片的基本范式,也是最受欧洲电影节青睐的中国电影;一类以《十二公民》《心迷宫》《闯入者》《烈日灼心》《老炮儿》为代表,严格说来,按照时光网和豆瓣评分的民意推断,2015年度被票房“冤枉”的文艺佳片大都属于这一类作品.这些作品与法式文艺片的形式包装有着天壤之别.它们本着文艺的初衷,自动吸收了类型电影的叙事风格:注重讲故事的方式,重构时空剪辑,快节奏,但同时又保留了文艺片的核心:反思和批判的色彩.这一类文艺片不仅会讲故事,而且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是今后文艺片市场应该主导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这类文艺片因为排片率不足,或因为营销成本太低,缺乏关注度等客观原因,影响了最终的票房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会讲故事的文艺片终将会在电影市场上大有作为.《烈日灼心》(3.04亿元)的成功是文艺健康走向的典型案例.它说明了文艺论文范文不仅可以在电影节上大放光彩,而且在票房上也可以收获成功.它的出现,打破了艺术电影节和商业票房之间不可逾越的神话,甚至也模糊了艺术片和商业片不可逾越的界限.《烈日灼心》以悬疑惊悚的故事外壳,讲述了一个疑云重重的救赎故事,这种悬疑+推理+侦破的叙述方式,外加邓超、段奕宏、王珞丹等偶像演员的包装,是典型的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和营销模式,但是影片阴雨绵绵的时空设计和大量的罪与罚之间的心理冲突,又极具文艺范儿的气息;《老炮儿》的文艺范儿更加浓烈.它实际是一部人物大于故事的影片,按惯例非常不讨巧.但是导演管虎起用“小鲜肉”李易峰、吴亦凡,将现实关怀和文化反思的宏大命题包装成一场老少对决的代际冲突,这是对商业风的妥协,也是文艺片改装的明智之举.该片成为文艺片史上又一部高票房的成功个案.

追风筝的人 电影:香港电影文艺片概述

可见,文艺片不仅可以讲好故事也可以有高票房,和电影市场并不是水火不相容,和商业类型电影之间也可以互补长短.利用商业片的外壳来包装文艺反思的内核,将成为文艺片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而固守长镜头、忽视叙事的法式文艺片为满足小众化的精英知识分子需求,在未来也应该有自身的一席之地,如此,我们的电影市场才会具有良好的多元化趋向.在今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商业电影独霸天下的局面需要文艺片的人文内核来促使其更新换代.

二、快乐至上和科技主义不应该

成为电影作品唯一的价值取向

当下电影界几乎完全是类型片的市场.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大致由进口科幻和国产喜剧二分天下.相比近三年前十名的票房排行榜,*不仅在票房总额和量上大大超过了进口片,而且在类型制作和叙事掌控上都有了大的进步.以《捉妖记》为代表的喜剧片一举征服了2013年兴起的青春怀旧风潮,成为最受观众青睐的电影类型.但是从影片本身蕴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而言,2015年的喜剧风潮和2014年的青春片风潮并无质的区别.二者都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制作生产线和类型叙事的成功见证者和模仿者.更准确地说,今天中国电影票房的高增长只是见证了一个“华莱坞”电影工业的胜利,这与民族品质和电影艺术并没有必然性的联系.自从2001年张艺谋率先挺进市场,高举商业大片的旗帜开始,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好莱坞脱胎换骨的洗礼,现在几乎成为“好莱坞”梦工厂的完美翻版.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几乎都与“好莱坞”息息相关.在经历了漫长的“洋为中用”的借鉴期之后,我们必须深思一系列的电影创作背后所蕴含的集体潜意识和民族心理问题.

2015年度盛行的喜剧《港囧》《夏洛特烦恼》《煎饼侠》《滚蛋吧!肿瘤君》等作品带有典型的后现代性风格:拒绝意义深度,排斥历史的纵深感,当下意味和平面感强;叙事断裂、表演夸张、结构碎片化都无关紧要,只要轻松、诙谐、逗你一笑即可;当然节奏要快,颜值要高,时空变化要有高大上的即视感和奇观效果.因此,2015年度的*在观赏性上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无论是刚出道的跨界之作《夏洛特烦恼》,还是陈思诚再创票房新高的《唐人街·探案》,都带有轻喜剧的狂欢性质.但是历史感和时代感正在逐渐悄然退场.当代剧目成为主流,即使是时代剧,也因为过于强烈的当代意识而丧失了自己的特性.对于当代年轻观众而言,90年代以前的历史和民族记忆因为无法想象和体验而成为一片空白.这种空白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的电影创作中,曾经成为第五代最热衷的创作区域和表现潮流,但时过境迁,今天的观众已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一个民族也是如此.缺乏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历史身份的反思又何以在当下中自处?集体和个体是一样的道理.这种满足于感官刺激和表层愉悦的审美心理一旦蔓延和稳定下来成为主流的审美趋向,我们的新生代将会继续成为“无根”的一代,我们的民族将继续在荒芜的精神荒原里漂泊.因此,当年电影院门可罗雀和今天电影院熙熙攘攘的场面本质却是一样地让人担忧:我们的电影工业如果仅仅只被这种轻型的快乐主义而主导,满足于浅层次的感官愉悦,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的中国特色将被美式思想和价值观所取代.

另一方面,这种快乐至上的欣赏趣味在喜剧潮流中直接呈现为拒绝思考的观影心理.在今天的电影创作中流失的不仅是历史感,还有悲剧感.适应和顺从成为主流的声音.在各种矛盾冲突面前,电影不再呼唤独立之思想和自由之灵魂,而更多地提供给观者享受当下、适应当下的妥协观.虽然2015年的喜剧创作主流仍然极力在关注论文范文、底层和普通小市民的生活际遇,但是无论其间多少困难和失意,创作者都通过夸张的追逐打闹,诙谐灵动的流行语,或者南柯一梦的奇幻经历,最终瓦解了小人物的苦难和辛酸.因此,大量出现的喜剧不仅在类型创作中让观众成为忽视情节逻辑的“傻瓜”型享受者,而且也让观众在频率奇高的笑料中平复了内心在现实中的创伤,完成一次治愈和造梦的效应.《港囵》中的徐来,对初恋一往情深,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得以所愿,却发现结发之妻早已融入自身的血液里无法忘怀,《(夏洛特烦恼》中的屌丝夏洛,以一次醉酒中的奇幻旅行,穿越回到青涩的校园时代,才发现妻子夏冬梅才是这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中年情感危机是一代人的社会问题,在喜剧电影的结局都发出同一种声音:珍惜当下,享受拥有.当擅长黑色喜剧的宁浩在2015年转变风格,拍出了他的导演史上最高的票房之作《心花路放》时,喜剧的灵魂——反思和批判锋芒在票房面前被阉割殆尽.2015年度的国产喜剧已经完全摒弃了黑色喜剧的反思色彩,成为缓解阶级矛盾和平复社会伤口的转换器.但是这种无法引起观众深度思考的喜剧潮流,最终无法逃脱昙花一现的结局.轻喜剧与插科打诨的闹剧只有一步之遥,在狂欢之外,我们欢迎更多的黑色喜剧,来充实喜剧的灵魂.

同时,自从1860年英国爆发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这种经济思维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文化建设.科技至上的观念不仅从创作内容而且从制作模式上都全面渗透到电影工业.商业大片从国外的引进到今天本土性的大肆模仿就是这种观念主导下的产物.引进大片的数额今天已经到达每年近40部,今后这一数字会继续扩大.但是其中80%以上的影片都是动作科幻电影.《哈利·波特》《星球大战》《速度与论文范文》《变形金刚》等系列科幻电影正培育并改变着一代青少年的审美趣味.实际上在美国的电影市场,每年生产的影片多达500部,大片在其中的份额也就十分之一左右,而且主要是针对出口而言.由于中国市场的良好反应,好莱坞还专门制作了针对中国版本的商业大片系列.国内市场对此趋之若鹜,表现出对科技主义顶礼膜拜的趋向.与好莱坞大片塑造中的科技强国—一美国形象相矛盾的是,这十多年来美国的好莱坞在故事讲述中并没有贡献出新的内容,无非以不同的形式不断重复讲述着美国人拯救全人类的童话和想象.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中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电影工业最核心的推动力来自于科技力量,来自于电影制作工艺的创新和发展.2009年,《阿凡达》的火爆登场更将3D制作推向最高峰.但是卡梅隆改变的只是讲故事的方式,而不是故事的内容.他的独特性在于用一种更为逼真的制作工艺包装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如果一定要论起电影创作本身的革命,笔者更愿意相信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成就.《盗梦空间》第一次将故事空间的多维重构和后期剪辑推向了电影创作最核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诺兰将观众从类型电影造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创造者.观影不仅仅是光影奇观的享受,而且是时空重构的智力创造过程.观众不再是“傻瓜”,而是智能组合的重要参与者.《星际穿越》开拓了外太空的探险领域,将三维空间上升到五维的概念.这种革命对于故事本身的讲述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准确地说,诺兰创造了一种引发人思考的类型电影模式,他讲电影的视觉表现同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联合起来,并推动其向物理学、天文学的领域不断拓展.但是卡梅隆也好、诺兰也罢,最终都不过将电影工业向科技主义的核心更推进了一步,情感、信仰和意义的维度不断在被削弱.综观2015年度的引进大片,故事的创意和讲述并无什么新意.英雄拯救世界危机的模式化情节,不断变化升级的游戏环节,满世界奔跑的高大上场景设计,海陆空多样化的打斗方式,让观众“至今已觉不新鲜”.类型化的背后也意味着模式化和公式化,如果仅仅关注视听盛宴,缺乏内容上的感动和共鸣,观众的审美疲劳是迟早的事情.2015年度《捉妖记》能够战胜《速度与论文范文7》已经体现出这一点.

科幻作为想象力的消费,对于刺激民族想象力和集体创新功不可没.但是,我们更多地要将科幻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一味跟风,设计一些3D场面,而全无民族文化和科幻风格的结合,国产科幻电影将仍然举步维艰.

三、80后.90后不应成为唯一的观影

群体,老中青各阶层都应该得到关注

电影受众愈来愈倾向于年轻化是未来影响电影创作的一个趋势.2013年以来兴起的青春怀旧片、青年喜剧片潮流无疑都将80后、90后的创作者和接受者推上了电影制作的核心地位.早在2013年的电影观众调查中显示,17岁以下的观众占了5.6%,18-24岁的观众占了33.1%,25-39岁的观众占了53.6%,40-59岁的观众占了‘7.0%,60岁以上的观众占0.6%.可见,18-39岁之间的观众,尤其是都市白领阶层成为核心受众群.伴随着白百何、李易峰、吴亦凡、陈柏霖等一批新生代演员的蹿红,电影界一度传出“得年轻者得天下”的呼声.毫无疑问,年轻人群体是电影消费的主力军,但是如果仅仅关注年轻人的趣味,而忽视整个民族电影工业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电影产业的格局和境界势必变得更加狭隘和短视.电影不该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它应该是整个民族文化和社会各阶层的代言人.

2015年上映的高票房电影中有许多电影并不仅仅针对年轻群体,涵盖了多个受众阶层,同时也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成功.《重返20岁》《老炮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都是如此,这些电影大都内含了一个新生代的在场身份.《重返20岁》中玩乐队的鹿晗、《老炮儿》中非法飙车的吴亦凡、《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萌哒哒的小和尚都是90后、00后的代言人.但另一方面,影片中会涉及另一核心群体.《重返20岁》《老炮儿》指向了老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则指向中年人.这些电影一方面照顾到新生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表达他们的青春活力和追逐梦想的各种碰撞,但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当代都市社会中其他各个阶层的精神需求和社会问题.《重返20岁》本质上是部文艺片,它通过六旬老人的一场奇幻之旅倒退回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利用换颜术和身心错位在当下都市中历经一次次误会和碰撞,最终回归了生活的正常秩序.该片深层次地探讨了老年人在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中无法寄存的存在感和失落感.它本质是家庭*剧的一种变形,但是因为巧妙地利用了代际冲突,而让影片散发出喜剧的色彩;《老炮儿》则直接展示了50后老炮儿与90后小炮儿之间、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它以一场悲剧的形式展现了当代社会*的沦丧,揭示了当代社会无法弥合的代际冲突和情感创伤.该片以含蓄生动的镜头语言塑造了一个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言人——老炮儿,结局处野湖上那一段论文范文,堪称经典.更有意思的是,《老炮儿》是中国第六代、第五代导演的核心战将向新生代的90后发出的一次挑战和诘问:血性和情义正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身上逐渐地消失.老炮儿的悲剧是一代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人物与时代冲突的典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却对新生代充满了乐观和希望,更像是与年轻人的一次和解.归来后的大圣中年失意,却在小和尚充满童心的期待中逐渐找回了曾经那个叱咤风云、桀骜不驯的自己.该片的出色在于借用好莱坞的英雄叙事和一系列中国元素来包装中国心,成功完成了一次中国故事与商业大片的对接.

综观以上影片,我们的电影创作不仅仅需要年轻人的声音,更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声音.唯有这种开放和宽容的姿态,才有来自历史和时代的大情怀.否则仅限于青春怀旧、屌丝思维,我们的电影主流永远局限于小我的小格子里,无法迎接市场中更为严峻的挑战,更无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5年的电影高票房让人欢喜让人忧.在电影创作内部,文艺片遇冷,整个电影圈几乎沦为商业类型电影的天下;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审美趣味主导着电影创作的方向,快乐至上和科技主义成为最受推崇的价值取向,而电影愈来愈年轻化,其他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精神需求颇受冷遇.提升电影产业的文化品格,改变电影产业急功近利、唯票房和科技为王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创作者和每一个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王素芳,海南师范大学讲师,571158)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电影文艺片论文范文写作参考研究。

追风筝的人 电影引用文献:

[1] 追风筝的人论文范文集 关于追风筝的人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2万字
[2] 追风筝的人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追风筝的人方面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3] 比较好写的电影学术论文题目 电影学术论文标题如何定
《2021年*创作忧思录》word下载【免费】
追风筝的人 电影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