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课程变革的后现代主义审视

主题:变革管理课程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8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课程变革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课程变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课程变革论文范文

变革管理课程论文

目录

  1.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
  2. (一)基本特征
  3. (二)基本价值取向
  4. 二、课程的后现代主义审视
  5. (一)课程开发主体单一、课程权力高度集中
  6. 变革管理课程:伍新春:《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讲》(一)
  7. (二)课程实施的控制和静态性
  8. (三)课程评价的单一性
  9. 三、课程变革的后现代主义期待
  10. (一)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的基础与前提
  11. (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期待

周 波

(四川文理学院教务处,四川 达州 635000)

摘 要:后现代主义具有反本质主义、内在构成性、反权威主义的基本特征,其价值取向表现为:推崇多元、动态生成性、生态性、人文关怀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课程变革的基础是多元文化的生态整合和复杂性思维方式;要求课程变革由课程开发单一主体和权力集中转向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和分享权力、共担责任,课程实施由控制与静态性转向对话与生成,课程评价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变革;审视;期许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7228( 2011) 03 - 0023 - 0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社会尤其是课程变革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课程变革总是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与文化息息相关.处在冲突、开放、对话、交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变革如何有效应对?我们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审视课程变革,希望对其有所裨益,对当下的课程改革提供一种价值思路.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

(一)基本特征

反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要求在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排除永恒的本质,注重人文情怀的关照.更加关注、理解、把握具体历史环境与情境下的现象与人的存在价值.

内在构成性.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物、人与人是一种内在构成性的存在.表明后现代主义不再对真理、精神等超价值迷信,而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创生的、发展的、多样化的内在适应.人类完全是内在构成性的社会存在.

反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继承了“主体间性”的思想,倡导对话基础上的平等交往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再是相互对立的占有性关系,而是一种平等论文范文的、相互成全的、互利互助和谐共存的关系,预示着人与万物的平等共存和由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由“占有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二)基本价值取向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文化精神与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二元论和科学理性的批判,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体中心主义的消解,其基本价值取向为:

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推崇多元.现代文化强调同一性和一元性,而后现代主义恰恰相反,主张差异性与多样性,倡导不同主体,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消灭歧视与等级,主张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主张对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解释的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等.

尊崇不确定性与动态生成性.后现代主义观点认为不存在先验的、先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都是未知的、模糊地、不确定的存在.主张在过程中把握事物.事物是在动态的生成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动态生成是事物存在的根本.

注重整体性和生态性.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与个体中心主义,主张用整体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后现代主义生态观认为人自身是一个生态域、人与自然是一个生态域、人与社会是一个生态域,主张各个生态域以及生态域之间应在满足利益基础上保持生态平衡.

强调和谐性与人文关怀.后现代主义观点认为事物的持续健康发展来于事物自身的和谐性以及事物与外界关系的和谐性,尤其强调人内在和谐、人类与自然和谐、人与论文范文谐的重要性.后现代主义观点在批判与消解科学理性与“中心主义”的努力中,注重人的参与与体验,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分享,注重情感与意志的培养、注重生命价值的提升.后现代文化思潮使人文价值在现代文化的失落与遗弃中重新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关怀.

二、课程的后现代主义审视

(一)课程开发主体单一、课程权力高度集中

课程开发体现着课程开发主体的价值、需求、文化等,因为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价值介入的过程,课程开发主体有意或无意地以自己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价值思维来赋予课程某种文化价值,一定程度上首先体现了课程开发主体的利益.同时又由于单一课程开发主体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局限,在课程开发中就缺少多元异质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少多元文化的交融.课程开发主体的单一不可避免地造成课程的片面性和课程文化世界与学生文化世界的隔离.现代文化的“中心主义”与权威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中表现为权力的高度集中,国家掌握着绝对的课程权力,国家设计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等,虽然地方和学校也有一定的课程权力,但是权力极小.然而不同的地区在经济上、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东西差异、城乡差异,就是同在东部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课程权力的高度集中必将和多元的文化差异发生矛盾与冲突.

变革管理课程:伍新春:《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讲》(一)

(二)课程实施的控制和静态性

现代文化具有确定性的价值取向,把事物发展看作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演绎的过程,只要控制好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与程序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课程实施也具有确定性,只要教师控制好课程实施的因素与程序就能实现课程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一个控制与支配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往过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那么课程实施就是预演课程目标而已,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在教师的控制下消失了,更谈不上师生互动创生新的课程资源、表现性目标和学生的生命体验与价值.后现代主义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师生全方位的平等交往过程,教师不再是课程实施的权威,学生是一个独立独特的文化体,课程实施就是师生共同探究、体验、对话和创生生命价值的活动,是“相互联系、一体化的活动,而不是单向的、序列化的、步骤化的活动”.

(三)课程评价的单一性

课程评价对课程变革具有激励、导向和调节等功能.现代主义追寻理性、实证、中心和权威等,在课程评价中表现为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主体单一.课程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等,而学生和家长则被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二是评价内容单一.主要以知识与技能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评价方式单一.受科学理性的影响,评价方式往往采用量的评价,而质性评价则运用得较少;在运用量的评价时又往往采用考试的方式来量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四是评价范围单一.课程评价应是全过程的评价,应包括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实施的评价和课程结果的评价等,而现实中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结果的评价,对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评价则关注不够.五是评价标准单一.学生应是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因而评价标准应是多样的.然而现实的评价标准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就不能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发展实况.

三、课程变革的后现代主义期待

(一)后现代主义视角下课程变革的基础与前提

1.课程立场的变革:多元文化的生态整合

课程变革总是处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文化是课程变革的基础,课程变革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是一种文化创造.我国历史上的课程改革,在文化层面上往往只是杂凑、替代或因袭,鲜有创造,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处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背景下的课程变革如何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交流、对话、融合中明确与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这是课程变革必须给予回答的问题.

课程变革的立场应坚持:首先,民族文化之“根”与西方文化之“眼”的生态整合.课程变革根植于本民族文化之中,本民族文化对课程变革具有根本影响,简单的移植外来文化基础上的课程往往难以适应民族文化的“本土情结”,往往产生“文化排异”现象,课程变革往往难以取得成功.然而,在后现代文化思潮背景下,文化不再是封闭的、孤立的生长,而是不断地同外来的异质文化交往、冲突、融合,异质型文化之间在交往与对话中不断相互鉴别、相互吸收、相互促进,不断创生新质的文化特性.处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课程变革,我们既不能对本民族文化夜郎自大与固步自封,对西方文化熟视无睹,又不能对本民族文化自卑自弃,对西方文化推崇至极.课程变革应在坚持本民族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借鉴、吸收、消化西方先进的、前沿的文化,力求做到民族文化之“根”与西方文化之“眼”的生态整合.其次,传统文化之“史”与现当代文化之“时”的生态整合.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是一个时间与内涵上的文化连续体,二者不能截然的割裂与对立.课程变革既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要充分考虑现当代文化的时代呼唤,做到既充分有效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全面科学地关照现当代文化的现实需求.具体表现为,课程变革应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我所用的原则,对传统文化加以批判、继承与吸收,而不能采取历史的虚无主义和顽固的传统主义态度对待课程变革;同时,不断挖掘现当代文化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认清其发展规律与趋势,用现当代文化来指引课程变革.这样的课程变革是具有传统文化之“史”的根基与现当代文化之“时”的精神的生态统一.第三,社会文化之“基”与课程文化之“魂”的生态整合.社会文化与课程文化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社会文化为课程文化提供了基础与原料,课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因而,课程变革要充分吸收社会文化提供的养料,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文化、科技文化、习俗文化等.课程变革就是在吸收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起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同时遵循课程文化自身的特性,发挥课程文化之“魂”的核心引领作用,课程变革要做到社会文化之“基”与课程文化之“魂”的生态统一.第四,课程子系统文化之间的生态整合.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包括许多的子系统,如课程理念系统、课程评价系统等,而这些子系统又包含着下一级的子系统,如课程评价系统包含着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系统.各个子系统都具有各自的文化特性,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构成了课程文化的特性,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了课程文化的性质、功能与走向等.也决定了课程变革实效的大小.因而,课程变革不能忽视课程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应使各子系统文化之间处于恒常的良好的互动的关系中,达到课程子系统文化之间的生态整合.

2.课程思维方式的变革:简单性思维方式向复杂性思维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受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总是试图从一个确定性的基点出发,择其一元作为世界或事物的根本,摈弃事物的其它方面,最终造成非此即彼的简单化认识.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对教学变革的认识也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如认为课程变革只是改变课程的某一方面、课程变革只是把西方的课程移植到我国的课程体系中、认为课程变革短期内就能取得成功的等不一而足.后现代主义批判与解构二元论思维方式,认为世界或事物是复杂的、同其它事物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的动态性存在,而不是孤立的静态性存在,主张在认识事物时应采取复杂性思维方式,从整体的、开放的、关联的、过程的角度认识世界或事物.课程变革作为一个复杂的事物,是整体性的、开放性的、关系性的、过程性的存在,后现代文化思潮呼唤应用复杂性思维方式认识课程变革.

首先,坚持课程变革的整体性.课程变革是一次从课程价值理念到课程评价、从国家课程到校本课程、从国家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从课程专家到教师等的全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创造实践活动.

其次,坚持课程变革的开放性.“任何与外界绝少交换关系的封闭系统,都是最终会自发地趋于无序和混乱,或迟或早地走向‘死亡’,只有通过系统的开放,系统才可能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更有序的状态”.因而,课程变革不是一场孤立的、封闭的文化实践活动,而是以宽容的文化心态保持开放性.为了消解冲突,促进课程变革的发展,就需要不同的课程主体保持开放性,需要课程主体秉承着课程变革的信念、从社会发展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平等论文范文地协商解决课程变革中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分享课程变革的经验、理论、快乐、情感、价值观等.

第三,坚持课程变革的关系性.这里的关系性主要指的是课程变革与社会其它子系统的一种相互关系.课程变革是社会变革的一个部分,并与其它的社会因素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这就需要认识到课程变革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论文范文程度、科技发达程度、民族文化传统、世界课程发展水平与变革的情况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把课程变革放在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环境中考量,分析其它因素对课程变革提供的可能与现实的条件.

第四,坚持课程变革的过程性.课程变革的过程性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时间上看,它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课程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之间就取得成功,而是需要不同课程主体的长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意味着对待课程变革不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而是需要从长远来期待课程变革的成果.从力量较量上看,课程变革是一个充满着冲突、对话、协调的过程.课程变革的过程就是新旧利益体、新旧课程文化的较量过程.在这种较量中,它们相互冲突、对抗、融合,并且通过对话、协商走向协调与统一.从进程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创生与超越的过程.课程变革就是对原有的课程的改造、创新、超越,不断创生新的课程价值与意义、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因而,我们理应树立课程变革必胜的信心与信念,课程变革虽然充满着障碍、阻力、挫折,但它是对原有课程的创生、超越,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并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取得课程变革的成功.

(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期待

1.课程开发主体的变革:课程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共同参与与合作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张课程开发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与合作,多元主体应包括课程专家、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课程专家具有扎实的课程开发知识、课程开发素养、能力、品质,在课程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政人员包括国家和地方的,他们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充分考虑课程在不同地方的适应性问题等,因而在课程开发中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教师理应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体验、对学生有着全面的了解、对教学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等,他们参与课程开发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等,因而,他们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课程开发主体之间应是开放性的对话与合作,共同探讨课程价值理念、分享对学生的认识与理解、协商解决课程逻辑顺序、学生发展规律与文化世界、地方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平等交往、多元对话、论文范文参与、宽容差异、优势互补、科学选择,共同促进课程发展.

2.课程权力与责任的变革:国家、地方与学校分享权力与明确责任

在我国,国家掌握着课程的绝对权力,主要表现为国家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后现代文化课程观反对课程权力的一元中心主义,主张不同的课程主体根据课程发展需求共同分享课程权力,在促进课程变革方面共同承担责任.随着课程变革的不断推进,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才以一种正式的课程形态与国家课程并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出现并非是一种形式,它反映了对教育本质更深层次的认识.体现课程地位进一步的实质性上升,它反映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以及空前活跃的社会生活.‘’’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出现与地位的上升并不是排挤、打压国家课程,而是要求国家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课程变革要求课程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与共担责任,要求国家需要把相应的课程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使地方和学校享有他们职责范围内的课程权力.享有权利的同时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课程变革中权力的分享和责任的明确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具体地表现出来,避免重合化、随意化、模糊化等.

3.课程实施的变革:对话与生成

后现代主义在对二元论与权威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与消解,主张在人与人的活动中,人与人是一种平等、论文范文、交往、对话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主体之间通过平等的交往分享知识、经验、情感、方法、价值观等,在这种交往活动中不存在着所谓的“权威中心”,主体之间通过交往与对话,不断生成着新的文化世界.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不再是教师控制学生、教师控制教学过程、教师控制教学内容,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论文范文交往基础上的对话与创生的过程.“世界不是即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课程实施不是简单地实现一种外在的、先在的课程目标与课程预定,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交往中实现生命对话与创生生命,师生生命在课程实施中被赋予价值与意义.学生从传统的教师权威中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再是教师认识与改造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文化经历、需求、情感、个性的鲜活主体.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师生之间的文化世界不断对话、交流、碰撞、融合,不断生成新的文化世界与生命价值.师生交往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并更加关照学生的情感、需要、差异、态度、个性、价值观等,课程实施应追寻一种主体的表达、一种意义的阐释、一种价值的创生、一种生命的升华.

4.课程评价的变革:单一性走向多元性

推崇多元、多样性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反映在课程评价上表现为课程评价的多元性,包括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方法多元、评价范围全面、评价标准多元等.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后现代课程观消解了一元的权威评价主体即教师,后现代课程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课程专家、学校领导、家长、学生,不同的评价主体在课程评价中基于自己的立场、视野、利益等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地参与课程评价,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后现代文化思潮批判了“科学理性”与“功利主义”支配下的课程评价观,主张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性格、兴趣、动机、方法、气质、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三是评价方式方法多元.评价内容多元包括以下方式与方法的运用: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运用,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运用,单一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的运用,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与学生互动的评价的运用,考试、观察、访谈、问卷调查、考勤、成长记录袋等的运用.四是评价范围全面.从宏观的过程角度上看,可分为课程开发的评价、课程实施的评价、课程结果的评价;从微观的过程角度上看,可分为教学前的评价、教学中的评价、教学后的评价;从学生的发展内容的角度上看,可分为认知方面的评价与非认知方面的评价.五是评价标准多元.传统的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异化了评价的内涵与价值,后现代主义要求课程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课程变革应积极探索与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著,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论文范文编译出版社,1998.

[2]乔·霍里德著.后现代精神与社会观[M].北京:论文范文编译出版社,1998.

[3]许晓平,后现代视角中的人的主体性的消解与重建[J].北方论丛,2005(3).

[4]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张华.道德的课程改革与论文范文的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6(4).

[6]张军,价值与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张楚廷,课程与课程论研究的十大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8]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陈 浮]

总结:本文是一篇课程变革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变革管理课程引用文献:

[1]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大全 财务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如何取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相关论文选题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3] 经典工商管理课程论文题目 工商管理课程论文题目如何定
《课程变革的后现代主义审视》word下载【免费】
变革管理课程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