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

主题: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09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农民工意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农民工意愿方面论文范文。

农民工意愿论文范文

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论文

目录

  1.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测算
  2. 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为鸟巢点灯的农民工B 090823
  3. (三)研究假设及变量分布
  4. 三、社会保险制度参与意愿
  5. 四、结论与讨论

顾永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 要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制度有意愿差别,对供给的社会保险项目存在偏好位序.经测算,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最为强烈,其次是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这样的参保意愿偏好中,农民工个体层面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条件中就业保障形式、工作时间、月收入,以及保障能力层面和了解社会保险政策的程度等9个因素,对农民工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重点、有先后地逐步完善.

关键词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制度需求

基于当前政府供给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需求亟待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农民工是否有真实意愿参加政府供给的社会保险制度;他们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是否存在偏好位序;农民工能够选择什么样的参保水平(保费支付能力);影响农民工参保意愿的因素有哪些.政府供给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制度目标可及性与可得性的偏差,这将改变农民工参保意愿的需求组合,导致超越其收入水平的社会保险制度产品供给,不能真正反映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偏好.本文设定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为研究目标,以基线调研数据为研究基础,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测算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项目的先后顺序;其二,回答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参与意愿影响因素.以制度需求为主线,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以第一个问题的分析为基础,两者前后相承.

本文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全国九省、市范围的抽样调查.引用、分析的数据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取:现场实地访谈;二手信息资料、数据的收集;问卷调查.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测算

农民工的参保意愿存在差别,农民工对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需求位序有重要程度的判断,这是本文研究前提.农民工缴费参保社会保险项目,成为购买社会保险制度这种特殊商品的需求方.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购买的期望效用,很难用具体的数量关系来测量,因此,用序数效用函数方法评估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期望价值更便于操作.

在调查问卷中,设问:“B4.按照您的个人需求,您认为以下社会保障项目中哪三项是您最迫切需要的?”问题有如下7个备选项:“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③工伤保险;④失业保险;⑤生育保险;⑥最低生活保障;⑦社会福利”.受调查的农民工对该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本文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险项目优先位序的数据,由此计算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得分.

表1为调查问卷形成的B4问题的统计结果,反映的是农民工选择最迫切需求的三项社会保障项目.“位序一”表示农民工最为迫切需求的社会保障项目,“位序二”、“位序三”则顺延之.

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为鸟巢点灯的农民工B 090823

(三)研究假设及变量分布

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程度,可以界定为社会保险制度能够给予农民工(及其家庭)支援的一种主观上的合理估计与效用评价.在调查问卷中:“您是否参加了社会保险?”回答选项为“1”表示“参加了”,“O”表示“没有参加”.“参加了”社会保险制度,说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效用达到或超过了农民工参与该制度的决策临界点,该制度对农民工有主观上的预期效用;“没有参加”,则反之.农民工对于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的回答情况是:45.0%的受调查对象“参加了”,55.0%的受调查对象“没有参加”.

根据前文思路,本文给出模型检验的假设条件.

假设1:农民工自身条件越差(女性、年老、文化程度低),其面临社会风险越大,则越需要社会保险项目;

假设2:农民工就业保障形式越少、工作条件越差、个人工资收入越少,其越倾向于参加社会保险;

假设3:家庭耕地面积越少、经济收入越低,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风险就越大,其参加社会保险项目的意识越强烈.

假设4:农民工了解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并且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及其相关行政部门的宣传(政府部门的信息是可信赖的),则有较高的参保意愿.

现场访谈资料显示,农民工在风险冲击下,选择社会保险应对风险,前提是要能清楚判断这些社会风险的来源、机率和损失程度.这个过程直接考验了受访农民工的风险识别能力.文化程度是衡量这种能力的一个合理指标⑦,“高素质”能保证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能力,也容易形成较强的社会保险参保意识⑧.据此,提出另一个与假设1中文化程度因素作用相反的假设,即假设5: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他们应对社会风险意识越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必要性认识能力越高,参与社会保险意愿越强烈.

在理论模型推导和上述假设基础上,引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变量作为个体层面因素;引入就业保障形式、工作时间、月工资收入、企业身份等变量作为就业条件层面因素;引入耕地面积、家庭打工人数、经济收入评价等指标作为保障能力层面因素;引入社会保障政策的信息渠道、是否找劳动监察机构解决问题等变量作为信息掌握与渠道层面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既定样本量下的解释变量个数有严格的要求,根据经验,解释变量的个数一般不能多于被解释变量中较少的那一类样本量的1/10,本模型共引入四个层面的13个解释变量,少于农民工不参与社会保险样本数(Y等于l时的样本数为290个)的1/10的个数,经验上判断可以进行回归分析.有关解释变量的变量类型以及样本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三、社会保险制度参与意愿

的影响因素

哪些是影响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因素呢?引进的四个层面13个变量,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求进行logit回归模型分析,如表3所示.

模型的个体层面引入了3个解释变量,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求具有显著影响.解释变量中性别因素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求正相关,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更需要社会保险制度安排.结论与假设1相反,究其原因:其一,男性农民工较之女性农民工,多从事繁重、危险的工作,从工作性质出发,男性农民工更需要社会保险来构筑他们的“安全网”;其二,女性农民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担心往往源自于家庭主要支柱(通常是家庭中的男性)风险冲击,所以模型中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更需要社会保险制度.与研究假设相反的还有年龄变量,即年轻农民工比年老农民工更倾向于参加社会保险制度.老年人的参与意愿相对较低更多是由制度因素和现实原因引起的,以养老保险为例,从现有的制度规定中,农民工参与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年龄限制;另外,老年人没有像年轻人那样感受到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赡养危机,他们中多数人还可以依靠传统养老方式来保障自己老年生活⑩.个人层面中最为显著的是文化程度变量(B等于0.591,P<,O. 01),也印证了研究假设5(拒绝了研究假设1),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对社会风险的来源与损失程度反应较敏感,参与社会保险意愿比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工更强烈.

模型中分析就业条件因素,目的是把农民工工作中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获得的资源纳入到参与意愿模型中,观察这些因素对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意愿的影响程度.回归模型数据显示4个解释变量中,就业保障形式和月工资收入非常显著( Sig.一0.000),工作时间变量比较显著(Sig. <,0. 05),企业身份变量未能在模型中体现统计学意义(未通过检验).农民工与单位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对参与社会保险意愿非常敏感(B等于1.317),即农民工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其参与社会保险意愿为374. 4%,这表明,与没有和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相比,有劳动合同保护的农民工的参保意愿上升了273. 4%,这与假设研究是一致的.月工资收入在800 -1500元间的农民工对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印证了研究假设.工作时间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175,说明农民工工作时间越长,其参保意愿越不明显,这与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设相反.笔者认为,这种“悖论”有其一定的内在逻辑.用工作时间长短来衡量农民工就业条件好坏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越是要求农民工加班增加劳动时间,说明该企业对农民工的权益处于极度“漠视”状态.农民工一旦对企业提出所为“过分”的要求,其要考虑的是“饭碗”能否保住的问题.农民工在企业的身份对参与意愿模型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农民工不论是否为管理人员,其社会保险的参与意愿不会随着职业地位的提高而增强.

模型的第三个层次为农民工保障能力因素,有4个指标:家中耕地面积、是否接受过技能培训、是否独自外出打工和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价.其中前两个变量对模型有显著影响并且通过研究提出的假设检验,后两个变量未能通过参数检验.一般来说,保障能力强的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不会那么强烈,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农民工家中的耕作土地为农民工返乡提供了保障载体.因此可耕地面积的多少就显现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的大小,其对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意愿有消极的影响.农民工接受技能培训的指标也反映出同样的道理.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劳动力市场择业过程中遭受社会风险冲击时,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相对来说更能“从容”应付.是否独自在外打工的解释变量未能解释农民工参与意愿模型,说明农民工的参与意愿不受其是否与配偶或子女一起外出务工情况的影响.农民工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价并没有影响其对参与社会保险制度意愿的需求判断,笔者以为这是因为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价解决的是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支付意愿问题,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问题,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现实需求(参与意愿)没有直接、必然联系.

研究假设中提出,通过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宣传社会保险相关政策,将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参保意愿.社会保险服务机构通过大力宣传、解释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的意义与技术操作规范,有助于增进农民工了解社会保险制度,增强参与制度的需求.模型中第四层次的第一个解释变量正是对上述分析的实证检验,模型中的第二个解释变量没有通过检验.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意愿安排、参与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项目有不同的需求强度.不同的参与需求反映了农民工对现实生存条件、风险偏好和自身风险脆弱性在生命周期内的考量.在国家财力并不宽裕的背景下,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需要结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有重点、有先后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其二,从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判断,农民工正处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交接过渡阶段,第一代农民工的制度供给以提供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而第二代农民工则以促进其充分就业为制度供给目标.以农民工判断最迫切需求的养老保险为例,如果能激发第二代农民工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上说即可形成较长时间的缴费期,可为参保主体缴费年龄的黄金期构造充分条件.

其三,从本文模型推断结果来看,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不仅可以规范双方的劳动就业权益,而且还是触发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农民工的劳动强度、劳动收入也对农民工参与意愿有较强的正面效应.劳动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险)保障制度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两者的完备性及运行的规范性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保险参保主体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其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表现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工参与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意愿.本文回归模型显示,农民工家庭耕地面积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意愿存在消极影响.土地“天然地”具有社会保障功能,是农民工返乡后的“兜底”保障机制之一.这种情况下.如果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将会减小这种消极影响.

其五,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与意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和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宣传,这种宣传不仅需要介绍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框架,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工认识到自身可能遭受的社会风险,让农民工改变依赖家庭和土地保障的观念,培养他们自我保障意识和投入保险的消费习惯.

本文的研究遵循了规范的分析方法,研究假设和基本结论通过了相关检验,但是从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需求研究出发,本文尚需要讨论的问题:

其一,农民工已经成为城镇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分层分类建立保障办法的过程中应优先满足基本需求和解决突出的基本问题,根据群体特征、职业特点以及流动程度构建不同参保类别和缴费档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其二,本文静态地研究了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意愿,而没有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从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历程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求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因此,对比分析农民工群体不同时间段的社会保险制度需求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笔者没有做纵向深入的调研研究.

其三,研究统计选取了较实用的Logit回归分析的方法,而没有尝试其他统计方法,不能保证研究选取的方法能够代表最好的拟合模型.同时,Logit回归分析也没有将各协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考虑进来,这可能会对模型的解释力度造成影响.

其四,由于意愿测度是考察心理度量的主观性问题,在问卷设计及调查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主观性倾向.因此,所有可能导致的研究结论的一些偏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注释

①表中选用“百分比”指标,而未选用“有效百分比”指标.在数据整理、录入过程中发现,问卷中每一位序的回答都有少部分的缺失,spss统计软件将缺失值调整进入了“有效百分比”项目的计算范围里.因此,若采用“有效百分比”数值计算参保意愿得分,将会受到缺省值比重影响而产生误差.

②⑧李群、吴晓欢和米红教授等人调研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广西、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0个东部沿海省(市).访问3783位农民工,计算得出受调查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参保意愿强烈程度依次分别为: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③Von Neumann J.Morgenstern.Theory./Game.sand Economzt’. Princeton: Princcton University Press.1944. 213-216.

④相对于状态S的描述对象是以农民工个体(或家庭)为单位的风险冲击概率.

⑤Stiglitz,J.E.¨Monopoly, non-linear pricing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insurance market.”Revieur D/conomic Studies 44(1977): L07-430.

⑥Maddala,G. S.Limited-Dependent arzd Qualitative Variables in Econornetr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53-55.

⑦乐章:《他们在担心什么:风险与保障视角中的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2期.

⑨张文彤:《SPSS ll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第11 7页.

⑩王义才:《家庭养老、土地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人口研究》2000年第6期.

责任编辑 王敬尧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农民工意愿论文范文资料。

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农民工子女教育论文选题 农民工子女教育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2]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论文题目 农民工社会保障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3] 农民工子女教育参考文献外国 农民工子女教育参考文献有哪些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word下载【免费】
农民工购房意愿调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