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政府新闻媒体和谐关系的构建

主题:政府控制新闻媒体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4

简介:关于政府新闻媒体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府新闻媒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政府新闻媒体论文范文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论文

目录

  1. 一、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的变化
  2. 二、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 三、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
  4.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建设十周年”暨全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研讨会

杨 丹1 陈晓妆2

(1.湖南日报文化专刊部,湖南长沙410071;2.湘潭大学,湖南湘潭411105)

摘 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与新闻媒体都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相处现状不尽如人意,政府向媒体提供信息不充足,甚至隐瞒、扭曲事实,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些都造成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一是政府要以民为本,主动搭建与媒体合作的平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服务媒体,引导媒体健康发展;二是新闻媒体要通过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创新政府新闻报道形式等手段不断完善自我,架起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关键词:政府;新闻媒体;和谐关系;新闻发言人

中图分类号:G21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0)04-0152-0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多个子系统的有机合作,政府与新闻媒体恰恰是两个关键的子系统.政府是指国家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本文论及的政府是指狭义上的政府;新闻媒体则是指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政府与新闻媒体的紧密合作.政府与新闻媒体的每一次互动、碰撞都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新闻媒体更广泛地渗透、影响着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可以说,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

一、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的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稳定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逐步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这也开启了中国新闻事业的新里程,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1.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8)-纯粹的隶属管制关系

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新闻体制和工作传统是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传媒是党的喉舌、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这种组织工具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工作传统和管理维持,如无条件同论文范文保持一致,地方党报要转载论文范文级媒体重要文章的规定,党报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规定,在重大问题中媒体作为表态的传统,报道领导人的工作和讲话等.”此外,新闻媒体的全部资金和经费由国家财政提供,新闻单位的收入也都要上缴国家财政,被称为“收支两条线”,新闻媒体根本不需要担心生存问题,只要按要求做好宣传.因此,在这个时期,政府对媒体实行的是事实上的“新闻管制”,带有强权色彩,新闻媒体按照上级的指令宣传政策、动员群众以及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完全为政府所用.

2.市场经济时代(1979年至今)——形成博弈关系

“1982年,我国成立论文范文广播电视部,1987年设立国家论文范文.1998年成立国家论文范文,各省也陆续建立相关机构.这样,就出现了各级党委及宣传部门和政府的新闻出版官署同时管理我国各类新闻媒体的局面,即“条块结合”、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媒体仍然是服从党和政府领导的国家事业单位,但是它已经开始拥有发行收入、广告收入,国家从实行差额补贴到自收自支,按照企业的模式来经营管理,自此,新闻媒体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媒体的生产力,给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变化,渐渐打破了改革开放前政府与新闻媒体纯粹的隶属管制关系.加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论文范文意识的觉醒、论文范文权利的回归,政府与媒体之间不再局限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闻媒体以传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新闻媒体走向了市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然要把获取经济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而广告是媒体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媒体要尽可能地争取最多的受众.为了争取受众,新闻媒体就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改革开放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过去单一的宣传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媒体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因此媒体传播的内容不再被政府的宣传报道所垄断,而是不断向生活贴近,向受众倾斜.

(2)地方政府丧失了对新闻媒体的绝对控制权.对应不同级别的党委,媒体有着不同的隶属关系和级别,分为论文范文媒体、省属媒体、市属媒体三个基本层次,分别由论文范文、省委、市委管理.因此,某一级政府对隶属于本级或下级的媒体是可以直接管理和控制的,而对上级媒体或者外地媒体就不能直接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对于市县级政府,众多的论文范文和省级媒体以及外省市媒体,它们无权管理.近年来出现的“异地新闻监督”现象最能说明这种变化,如“广东的《南方周末》所刊登的批评稿件中,80%是披露发生在全国其他地区的事件,北京的《北京青年报》所发表的批评性稿件,也大都是报道外地的事件.”

(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崛起,挑战政府传统管理模式.相比于传统媒体,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所受到的控制明显弱化,这主要是由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决定的.“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人能拥有其全部——这个超级网络上是由众多网络组成的网中网,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可能对它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和统一规划.”这就对政府的舆论宣传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网络媒体由于“媒体把关人”的缺失,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常常遭人诟病,加上层出不穷的侵权事件,以及网络舆论的错综复杂,政府往往很难驾驭.

(4)新闻媒体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社会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在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轨变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雷达”,既可以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因为功能的越位、错位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阻碍作用.此外,媒体影响和干预现实环境的能力日益增强,甚至左右着人们对环境的认知,美国学者李普曼提过一个“拟态环境”理论,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着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还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成现实环境的趋势.所以媒体公共管理职能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政府与新闻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及时,甚至隐瞒、扭曲事实.现代社会,政府根据法律所赋予的权限,领导、组织、协调、处理各项公共事务.因此,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这就决定了新闻媒体通常选择政府作为信息来源.但是,在大部分的新闻报道中,媒体处于被动状态,政府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公开,在面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或新闻监督时,政府缺乏与媒体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主要表现在:一是采取回避态度,二是不及时主动披露信息,三是隐瞒、扭曲事实,四是错误引导舆论.

(2)新闻媒体报道不当,对政府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新闻媒体影响力的日益提升,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对大众传媒的高度依赖,因此,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新闻媒体,如果报道不当,不仅不能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得力助手,还有可能产生消极阻碍作用,严重影响政府与媒体和谐共处.媒体报道不当对政府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偿新闻,让政府不堪以稿谋利之扰,二是瞒报、误报信息,导致政府处置危机错失良机,三是随意发布信息,报道失实,造成政府工作被动,四是舆论监督失当,刻意放大“社会污点”.

2.问题产生的原因

政府与新闻媒体不能和谐共处,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缺乏力度,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信息的公开与否完全由政府说了算,新闻媒体很难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就造成了目前政府公开的信息主要停留在法律、法规和办事程序、执法守则等一般性的信息层面,而对公众最关心、最希望知道的内容很少涉及,尤其是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要害”问题往往不公开.此外,我国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及民众的信息需求.尽管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标志着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信息公开主体方面,各级政府可自由决定,导致责任主体的缺失;在公开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信息公开范围,笼统模糊地表述容易被政府部门的寻租行为所利用;在监督保障方面,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及监察机关来监督政府的信息公开,政府各部门之间具有利害关系,容易导致监察失效,对于政府的信息不公开行为,公众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

(2)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过低.“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公务人员媒介素养包括认识不同媒介种类、性质、功能;正确解读媒体信息;正确与媒体打交道等.”在我国,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要晚,我国大部分的政府官员新闻素养不是很高,主要体现在:首先,不能正确认识媒体的功能.不少政府官员在面对媒体时,常常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一种是盲目崇拜传媒,认为传媒能在社会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一种是恐惧、厌恶心理,认为媒体专挑政府的问题,是麻烦的制造者,惟恐避之不及.其次,业务素养不足.新闻媒体关注的是政府工作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举措,有的政府官员对自己岗位的专业业务并不熟悉,无法应对传媒的询问,长此以往.对新闻媒体产生了畏惧心理.最后,面对舆论监督缺乏直面的勇气和宽广的胸怀.很多政府官员面对批评报道就是躲、吵、告、怨.躲就是躲避报道,吵是吵报道不实,告是告媒体侵权,怨是怨宣传部管理不力.

(3)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新闻职业道德缺失是指新闻职业内部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缺少有效性,不能对业内的道德关系发挥正常的调节作用,因而导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不断发生,整个职业处于道德混乱、无序的状态.有人把目前中国新闻传播业的道德问题表现归结成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所赋予的媒介权力寻租.二是用市场经济进入新闻媒介的政策法规盲点区域,资本的媒介寻租.”这两个方面造成的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产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面临着商业利益的挑战,一些媒体单位过分追逐经济效益,造成了对社会责任的忽视.

三、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媒体的关系是共生共荣的,二者的根本目标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政府与新闻媒体和谐共处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政府与新闻媒体和谐关系的构建还离不开双方的配合与协作.

1.政府:以民为本,搭建与新闻媒体沟通、合作的平台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新闻媒体和公众都是其管理对象,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处在相对强势的地位,因此,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需要发挥首要作用的还是政府.

(1)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政府与新闻媒体有效沟通是二者和谐共处的基础,而政府的信息公开是实现政府与媒体沟通协调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相对比较落后,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而新闻发言人制度恰好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一种与政府对话的机制,因此,作为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窗口”,应承担起实现政府与媒体充分沟通、良性互动的重任.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满足公民知情权、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然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保障机制欠缺.新闻发言人专业性不高、内容存在片面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制约这一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

①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府信息发布提供了法律依据与制度支持.但是新闻发言人如何产生,信息披露的程序、程度、对象,可以公开和需要保密的界限如何设定,政府拒绝提供信息、信息提供失职责任的追究,这些都需要配套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首先,要加快新闻法制定的步伐,充分保障新闻自由权.其次,修改《保密法》等相关法律,中国的保密法规定过于宽泛,使得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在保护公众利益和保守国家机密之间常处在两难的尴尬地位,事实上,保守国家秘密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修改《保密法》,科学地界定国家秘密的范围,合理地规范“定密”的权力,精心地设计解密的程序,给政府新闻发言人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提供顺畅的信息通道.

②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问责机制.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公众服务.引入问责制,可以强化新闻发言人对新闻发布这种公共权力的认识,即这种权力是人民赋予,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促使新闻发言人做好本职工作,不欺骗公众,否则必须承担相关责任,由此可有效避免新闻发言人发布虚假信息,确保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者“三思而后行”,不盲目行事,在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后再确定最终发布内容.

③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反馈机制.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中,信息流动主要是单向的,新闻发言人将政府信息传达给媒体,然而媒体却一直没有有效的机制把来自公众的信息反馈给政府.要改变这个状况,就必须注重“发言”反馈,建立起下情上达的反馈机制.首先,在新闻发布会上,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当调动起新闻媒体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记者的问题中归纳总结媒体与公众在相关领域内的关注热点;其次,政府可以充分借助新闻媒介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制度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运作效果进行评估.比如新闻发言人可以在报纸杂志上设置定期的读者调查和读者来信,整理读者意见,设置广播论文范文、短信平台等,尤其随着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可利用政府网站,设置专门的讨论区和邮箱专投区等方式,达到信息沟通的交互性,即时性.

④实现新闻发言人的专业化、专职化.目前,我国大部位地方政府的新闻发言人都是*的,他们同时担任部门领导、地方政府领导等工作,往往无暇应对媒体和公众,而且由于这些人大都是把新闻发言人当作*,对于新闻的发布并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这严重影响到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专业性和该制度的有效运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技能,只有逐步培养专业化的政府新闻发言人队伍,推动新闻发言人的专职化,才能真正发挥新闻发言人沟通媒体的功能.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建设十周年”暨全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研讨会

(2)提高政府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从政府官员自身来说,一是要淡化“官员意识”,尊重媒体,善待记者.首先要正确理解新闻,遵循新闻工作规律.特别要理解新闻和宣传的联系与区别,“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传播:宣传借助新闻;新闻脱胎于宣传.好的宣传,完全可以隐蔽在新闻里.以新闻面目出现的宣传,是最有效的宣传.新闻和宣传的区别在于: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宣传重时宜,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操纵,新闻重沟通;宣传有重点,新闻讲新意.”政府官员只有在深刻理解新闻和宣传的差别,理解新闻所担负的新功能,认识当代新闻媒体的特点,才能在与媒体沟通中尊重媒体,遵循新闻规律.其次要善待记者,现在,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社会大众,对记者这个群体都存在一些误解:有人觉得记者是“无冕之王”,把持着话语权,惹不起躲得起:有人一叶障目,因为一些个别现象把全体记者想象成为吃、拿、卡、要的群体.实际上.记者是一种很艰辛的职业,既要当好喉舌,又要承担舆论监督:既要面对挑剔的受众,又要考虑广告收入,记者在生理心理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要实现与媒体的沟通,就要把记者当成朋友,当成工作伙伴,尊重记者的报道权,尊重记者的工作.二是政府官员要加强自我学习,首先熟悉政府工作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尤其是新政策新举措:其次对公务人员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专门的业务,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每个人都要力争成为自身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最后,政府官员还应尽可能多地涉猎一些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做到这些,政府官员在面对媒体、面对记者时才会“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思维敏捷、触类旁通.

从外部条件来说政府要加强专业培训,为提高公务人员媒介素养搭建技术平台.一是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引入党校的培训内容中,聘请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二是针对领导干部举办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班,由新闻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一线新闻工作者以及在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新闻发言人等对领导干部开展培训.

(3)树立服务意识,引导媒体健康发展.政府与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要落脚到对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上.这就需要政府主动服务媒体.

①政府要主动向媒体提供政务信息,服务媒体采访报道的需要.政府向媒体提供政府决策、规划、会议、人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并且着力点应放在政府尚未进行公开传播的信息上.比如,政府即将出台的政策、规划、机制和相关背景等.在向媒体提供信息的过程中,政府应强化新闻意识,一方面突出工作成效的新闻性,提升政府工作中的新闻价值,促使媒体报道产生轰动效应;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不掩饰、不回避,善于运用媒体的新闻监督作用促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使负面信息产生正面效应.

②政府要主动关心媒体的需求,服务媒体发展壮大的需要.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政府要主动关心媒体的需求,积极为媒体自身的发展壮大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关服务,如规范媒体发展的市场环境、给予媒体政策优惠等.

③政府要主动加强与媒体的人际交流,促进双方的换位思维.政府与媒体的沟通必须通过具体的人来实现,政府官员要主动加强与媒体的记者、编辑、领导之间的人际交流.比如政府与媒体单位之间或部门之间的相互走访、双方开展的群众文体比赛,以及在相互合作及活动中的配合与协作等,这些必然使双方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信任对方、支持对方,对相互间的协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新闻媒体:完善自我,架起官民互动的桥梁

(1)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提高媒介公信力.新闻职业道德缺失腐蚀新闻队伍,败坏新闻事业的声誉,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降低.虚假新闻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直接导致了新闻媒体的诚信危机.有偿新闻不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而是以金钱为目的,腐蚀着新闻工作人员的思想.新闻炒作多数情况下是捕风捉影、内容不实、恶意传播,跟风起哄.新闻欺诈和勒索则更显示出新闻职业的底线道德遭到破坏.这些问题必然会降低政府与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媒体一旦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与政府建立和谐关系又从何谈起呢?因此,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提高公信力是媒体应跨出的第一步.

①提升新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除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产生的主观原因.首先要提升政治素质,促使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和“三贴近”原则,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做到“立笔为公,不为权倾,不为利诱”;再次,要培养新闻工作者不辞辛苦不畏困难顽强执著的奉献精神,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勇于承担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最后,重点要提高新闻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

②新闻媒体完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完善管理制度,切实合理地制定出管理方案,加强管理制度的法规性、强制性,严格执行管理中的每一道程序,从他律的角度来约束新闻工作人员,严格新闻组织的采编工作制度,加强对新闻稿件的审核管理,着力解决存在的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低俗新闻等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其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选拔出道德高尚的新闻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其他人以此为榜样学习;最后,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媒体和新闻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监督检查结果的惩处力度,注意采取多种手段从不同角度突出对新闻道德缺失的制约能力,如通过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

(2)创新报道形式,改变政府新闻“通稿化”.纵观政府的一些重大政策信息,大部分媒体通常都采用新闻通稿,这些稿件“官腔”很重,刻板生硬,可读性较差.这不仅会造成新闻同质化,降低新闻“含金量”,更会造成受众群的流失,使政府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要改变政府新闻“通稿化”,除了政府部门方面的改善之外,还需要新闻媒体自身的创新.首先记者要开动脑子,进行多方位思考,尤其是要改变不出席会}义、依赖政府通稿的习惯.其实,许多领导在会议上脱离讲话稿讲的话往往更具有新闻性,其语气表情也能看出工作重点,记者抓住了现场,可以让稿件具备个性和特色,增强传播效果.其次,应注意对政府的政策信息进行深入挖掘或者有意识的策划.最后,新闻媒体可以尝试开辟特定的政府宣传栏目,与政府联手合作,这种合作的关键在于将政府的主张有效地转化为媒体在传播中的价值目标,使人们在轻松愉快地接受媒体信息、资讯、观点等服务的过程中,理解、认同、支持政府的主张.

(3)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其目的不应该只是为批评而批评,为揭露而揭露,而是要通过监督疏导情绪,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促进发展.做到既帮助有关部门认识并解决了问题,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想成为政府的“镜子”和民众的“传声筒”,新闻媒体就要克服目前存在的舆论监督缺位、错位、越位等不良现象,真正地将舆论监督的功能发挥好.

第一,发挥好舆论监督的监测功能.打击破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不良现象和腐败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历来是政府的重头工作,在这一点上,新闻舆论监督和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新闻媒体往往把整个社会纳入自己的视野,通过新闻报道,不断地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各类社会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应以高度的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抓住那些社会普遍关心的、政府急于解决的主要矛盾展开舆论监督,特别那些社会危害性大又不被公众所察觉的问题,要勇于揭露和批判,引起社会的警觉和重视,这样就站在了监督的制高点上,容易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发挥好这一功能,对政府来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情,在社会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并且发现自身的问题,更好地改进工作.

第二,发挥好舆论监督的调节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为公众参政议政,行使论文范文监督权利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他们可以通过媒体监督政府,并围绕自身的利益公开发出呼声,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有所参照.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意愿,引导着公众的情绪,因此在一些社会事件中,媒体能够在政府与民众中间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比如说在突发性事件中,公众往往处在恐慌、忙乱的状态中,对政府产生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要充分发挥好舆论监督的调节功能,一方面,媒体要及时传递政府采取的措施、工作的进展情况,营造统一的社会舆论,以政府的政策为指导正确地引导公众的行为;另一方面,媒体要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告知公众事件发生的信息,还要随着事态的进展,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发展趋势,让公众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稳定公众的情绪,从而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

第三,发挥好舆论监督的教育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传达着大量的公共意志,反映社会公德的标准,它能够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新闻媒体对社会阴暗面和越轨行为的批评与谴责,同时意味着对社会正面价值的肯定,它所提供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不仅指导制约着公众的社会行为,也往往对公众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新闻媒体通过对坏人坏事的批评使大家从反面事例中吸取教训,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这样就在社会上弘扬了正气,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高,从而促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注释:

①④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第171页.

②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1页.

③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0页.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⑥袁军:《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⑦兰鸿文、郑保卫:《新闻*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③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责任编辑、校对鲁 涛】

收稿日期:2010-04-10

作者简介:杨丹(1974-),女,湖南凤凰人,湖南日报文化专刊部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

总结:为您写政府新闻媒体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引用文献:

[1] 新闻媒体学位方面论文题目 新闻媒体学位论文题目怎么拟
[2] 关于新闻媒体技师的论文题目 新闻媒体技师论文题目如何取
[3] 新闻媒体电大类论文题目 新闻媒体电大论文题目哪个好
《政府新闻媒体和谐关系的构建》word下载【免费】
政府控制新闻媒体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