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在生命周期原理集群决策

主题:突发事件舆情应对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9

简介:关于对写作舆情突发事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舆情突发事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舆情突发事件论文范文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论文

目录

  1. 一、导 论
  2.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原理
  3. 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的集群决策原理
  4. (一)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预警原理
  5. (二)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实时识别原理
  6. (三)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控制原理
  7.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体育直播突发事件二
  8. (四)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工具箱原理
  9. 四、结 论

谢科范,赵 浞,陈 刚,蔡文静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 要:提出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为潜伏期、萌动期、加速期、成熟期、衰退期五个阶段.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集群决策的原理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集群决策

中图分类号:C912. 63;G206;C934 文献标识码:A D01:10. 3963/j.issn.1671- 6477. 2010. 04. 006

一、导 论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网络舆情其表现方式主要有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论文范文新闻、新闻跟帖及转帖等.其具有实时性、互动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征.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突发事件一网络舆情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网络舆情影响公众对突发事件的看法与态度,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进程与方式.二是突发事件一网络舆情一衍生突发事件型.即突发事件在先,网络舆情在后,但网络舆情继而引发新的突发事件,导致衍生突发事件以及连环突发事件.三是网络舆情一突发事件.即网络舆情在先,突发事件在后,由于网络舆情的爆发与失控而导致突发事件.例如虚假新闻、谎言传播、网络言论煽动等,可能会导致群众情绪失控而产生过激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本文所指的是第三种情形.

网络舆情引发的突发事件目前并不多见,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日渐普及,网络舆情成为突发事件触发器的可能性在加大.探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内在机理并研究其应对措施,便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网络舆情的研究.Chen Xu、Gao Hui和Fu Yan针对网络舆情的形式分析和预测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相近,从而用三个层次的社会网络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对中心性和潜在中心找出关键节点,提出了用混沌理论分析和预测网络舆情的方案.随后他们又对网络舆情的识别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运用TF-PDF和聚类的方法提取网络观点的基础上,运用多层神经网络计算网络舆情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方法.Wei Wei、Hui Gao和Li She则提出建立一种动态的网络舆情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作为网络舆情预警的基础.毕宏音对网络舆情的主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五大特征.姜胜洪则对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此外,也有部分学者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进行了研究.Rake,Eivind L以现场管理理论为基础,对紧急情况下的不确定决策方式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突发事件的实时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Wheeler,William A.等通过分析复杂信息系统降低突发事件决策效率的内在机理,将系统模拟引入突发事件决策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讨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的设计.由于网络舆情可能引发突发事件,因此部分学者还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行了研究.例如,徐晓日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危害,提出了解决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策略;曾润喜和徐晓林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成预警系统的五个子系统,构建了预警指标体系,并提出建立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作为预警机制的保障;丁菊玲、勒中坚等则建立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柔性挖掘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观点树的柔性观点挖掘实例.

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原理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包括两个含义:一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任一特定的突发事件,都会从其萌发走向消亡.二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其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我们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是潜伏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致因业已存在,但因为能量不够或缺乏强力触发而暂未显化为突发事件.第二是萌动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现端倪.第三是加速期.表现为网络能量快速集聚,意见领袖出现,热度大幅增加.第四是成熟期.表现为网络舆情主导意见已形成,关注人数相对稳定,热度处于平衡.第五是衰退期.表现为热度开始冷却,社会关注度下降.见图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在不同的阶段均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见表1.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于潜伏期时,由于事件尚未爆发,网络的关注度较低,且舆论看法各异,没有形成较强的统一的力量,故而该阶段是遏制致因的最佳时机,但也正是由于网络观点分散,致因被掩埋其中,使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不易被察觉.随着网络舆情的展开,网络关注度呈现波动状态,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舆论开始凸显,而分散的观念也出现以之为中心的多头集聚,自此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萌动期.在这一阶段网络能量开始缓慢聚集,而突发事件也开始初现端倪,该阶段的网络舆情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是引导介入的最佳时期.在加速期阶段,由于关注度急速提高,导致网络能量快速增强,同时网络舆情开始偏向少数几个中心,形成寡头集聚,致因逐渐凸显,能量又被集中,因此推动突发事件迅速发展,影响面积也快速扩大.随着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介入,以及关注人群的不断增多,关注热度的提高速率呈递减趋势,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成熟期,在该阶段网络舆论已经高度集中,致因完全凸显,网络能量也随着关注热度而趋于稳定,整个突发事件的蔓延减缓,得到初步控制.进入衰退期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关注度随着致因的逐渐消除,以及网民新鲜感的减弱缓慢降低,从而网络能量下降,突发事件逐步解决.

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发生的范跑跑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由网络舆情引起的突发事件.从5月22日起至2008年12月30日事件结束,整个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可以依照生命周期原理划分为五个阶段.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引起网民铺天盖地的批评与谩骂,从而标志着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潜伏期.随后5月25日范美忠又在天涯论坛发表《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致使大量批判性的文章在天涯论坛内部层出不穷.在这一阶段,网络舆情基本限制在天涯论坛范围内,且网民观点各异,呈散点分布.5月26日北岸在凤凰博客上发表文章《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标志着事件影响范围开始扩大,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萌动期.在萌动期里,各大网络论坛评论员和网络评论家都陆续参与事件讨论,针对事件发表一系列评论,关注人群也开始增多,并逐步出现以论坛评论观点为中心的缓慢集聚.6月7日凤凰卫视中文频道“一虎一席谈”播出《范美忠不顾学生逃跑是不是失职?》专题节目,标志着网络以外形式的媒体加入事件讨论,同时“郭跳跳”的出现导致网络舆情出现两极分化,这也标志着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入加速期.在这一阶段,电视、报纸等媒体纷纷加入事件的讨论,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范围,关注热度急速升温,且舆情逐步向两个对立的中心聚集,即一方认为范跑跑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且言语真诚,另一方认为他是恶意炒作,寡廉鲜耻.6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声明教育部未发表任何关于解聘范美忠的通知,网络舆情开始转向理智地讨论范跑跑事件的处理问题,这也标志着范跑跑事件进入成熟期,关注热度开始稳定,关注人群不再快速上升.6月25日教育部提出“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的定论,随后又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将“保护学生安全”列为第一条.此后,范跑跑事件有了处理结果,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也标志着该事件进入衰退期.

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的集群决策原理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对涉及到多个部门,如:论文范文门、论文范文门、宣传部门、网管机构等等,因而是一个群体决策问题.这一决策必须集聚各方的力量与资源,并进行统一协调,我们称之为集群决策.见图2.

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群决策系统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均作为决策主体参与集群决策,以形成统一的集群决策,而后各部门依照优势和职能对集群决策予以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协调与统一.

从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过程来看,主要有四大原理.

(一)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预警原理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第一个原理是预警原理,即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还处于征兆性的潜伏期时,即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预测、预警与预控.见图3.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预警系统主要分为四个子系统:信息收集与储存系统、风险预警分析与判断系统、预控对策生成系统以及辅助前三个主线子系统的跟踪监控子系统.信息收集与储存子系统主要作用是收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将其储存于某个数据库中.信息收集与储存为风险预警分析与判断系统提供数据基础,这些数据经过各种处理和分析后从舆情态势、舆情热度、舆情影响效应三个方面为风险预警推断提供支撑.舆情态势分析是通过收集网络上各大网站中比较热点或敏感的主题,分析其目前的状态,并根据网民的反应和言论分析其可能发展的趋势.舆情热度分析主要是通过用户聚类、页面聚类和路径聚类完成.用户聚类是以用户为基础,依照言论和关注焦点的相似性进行聚类;页面聚类则是以页面为基础,依照舆论焦点和主题的相似性进行聚类;路径聚类是以登陆路径为基础,依照登陆站点的相似性进行聚类.舆情影响效应分析是根据网络舆情的现状、焦点的敏感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终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风险预警推断是在风险预警分析与判断系统获取三项分析结果后,对是否会产生风险以及可能产生怎样的风险进行推测和判断.如果推断结果是存在风险的,则系统将针对推断的风险选择评价体系,进一步对推断的风险进行评价和预测,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发展的趋势,并对风险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进行预测.最后,风险预警分析与判断系统结合风险的评价和预测结果判断是否发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控对策生成系统建立在发出预警的基础之上,如果系统发出预警,则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以及各种分析结果将被传递给预控对策生成系统,该系统针对预警的对象,结合传递过来的信息,研究设计预控的对策,并和预警信息一起输出预警系统.跟踪监控子系统是整个预警系统中的辅助系统,也是预警系统循环运作的关键节点.跟踪监控系统在预警系统输出信息后开始起作用,它针对预警系统处理过的舆情跟踪监控,并将监控信息传递给其他三个子系统.跟踪监控系统可以辅助信息收集与储存系统更新原先收集的相关信息,可以为预警判断提供最新的舆情发展状况,可以及时反馈实施预控对策的结果,以修正预控对策.

(二)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实时识别原理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群决策的第二个原理是实时识别原理.即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实时地进行风险识别.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风险识别的措施主要有:敏感点识别,指识别网络舆情中显现,或潜在的,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敏感点;热点识别,指识别网络舆情中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热点事件、热点主题、热点网页或热点人物;拐点识别,指识别网络舆情中的一些不利和有利的拐点因素或拐点触发因素;危险点识别,指识别对国家,对社会有潜在危害的网络舆情;谎言识别,指识别网络舆情中的一些虚假言论和事件;煽动性识别,指识别网络舆情中具有煽动性的因素,及其煽动能力的大小.

(三)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控制原理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控制由五个步骤组成:预警、决策、执行、检查和修正.这五个过程在整个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控制的过程中不断循环,直至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这五个过程组成了EDECA循环.

预警是控制循环的第一步,也是整个系统的探测机制和监测机制.预警在循环起始时,主要起到感知、识别和预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及时发出警报的作用.而后预警系统将决策支撑信息传递给决策系统,同时开始针对发出预警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开启监测机制,不断收集、记录新的信息和事件发展情况,为后续决策提供支持.决策是建立在预警基础之上的,是决策主体依据预警提供的信息,结合现有的资源状况,针对突发事件警报对象的应对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过程中,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共同决策,决策主体的协调与合作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执行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相关主体部门根据决策过程制定的应对方案,对突发事件实施控制的过程.检查是针对执行过程、执行效果的检查和反馈机制,它主要是将执行结果与决策方案的预计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后,检查决策方案和执行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可以发现决策方案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将问题整合传递给修正系统.修正系统主要是在执行的基础上,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和执行结果的偏差程度,拟定修正方案,并对执行结果加以修正.至此,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完成一次控制循环.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呈现出新的状态.预警系统会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新状态加以感知、分析和预测,并对有必要进行新一轮控制的突发事件发出新的预警.见图4.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体育直播突发事件二

(四)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工具箱原理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工具箱原理是指提前预备的各种应对工具,以供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集群决策时进行选择与组合.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集群决策的工具箱中的十大工具:一是放任,指对于危害不大的网络舆情可以暂时放任,不做干预,或等待观望以辨其走势.二是延迟,指推迟某些事件的发生.三是切断.是指对网络进行物理性切断,即断网.四是屏蔽.指对具有潜在危害的网站进行屏蔽.五是删除.对网页上的不当舆论进行删除.六是IP禁止.七是公告.指政府发出告示或警告.八是暗引.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人员以普通网民身份发帖或参与议论以暗中引导舆论走向.九是明引.指当事部门人员在网页上发帖或参与议论以澄清真相.十是解决.即正确对待网民的合理要求,解决其诉求问题以消除不满.

四、结 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将逐步成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点对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相对其他突发事件而言具有其特殊性,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具有其特有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各阶段的特点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故而找出适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应对方式,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管理而言至关重要.决策机制是突发事件管理的核心,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决策涉及多个部门,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决策的集群决策.因此,本文以分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为基础,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决策特点,探究了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集群决策的原理与方法,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Chen Xu,Gao Hui,Fu Yan. Situation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Web public sentiment[J]. 2008 Inter 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2):707-710.

[2] Gao Hui,Chen Xu,Fu Yan. Identifying WEB Public Sentiment of Opinions[G]. 200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2008:270-272.

[3] Wei Wei.Hui Gao,Li She. Opinion Mining for Web Public Sentiment Based on Dynamic Knowledge Base[Gl.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mergency Management,2009:199-203.

[4]毕宏音,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J].广西社 会科学,2008(7):166-169.

[5]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 引导[J].理论月刊,2008(4) :34-36.

[6] Rake,Eivind L.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on accident scenes: Taxonomy, models and future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dncy Management,2003(4):397-409.

[7] Wheeler,William A,Bolton,Patricia A,Sanquist,T ohmas F.Decision making in an emergency. When information is not enough[C].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Society,1990:1137-1141.

[8]徐晓日.网络舆论文范文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9-93.

[9]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1-54.

[10]丁菊玲,勒中坚,王根生,周 萍.一种面向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观点柔性挖掘模型[J].情报杂志,2009(10):152-154.

(责任编辑 易 民)

收稿日期:2010-03-22

作者简介:谢科范(1963-),男,湖南省益阳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险管理研究;

赵浞(1985-),男,湖北省武汉市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风险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924010)

总结:为您写舆情突发事件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引用文献:

[1] 试论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 论文大纲格式模板
[2] 突发环境事件和重构论文如何写 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和重构类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3] 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时政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和时政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2万字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在生命周期原理集群决策》word下载【免费】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