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误区

主题:财务管理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03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财务管理本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财务管理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论文

目录

  1. 一、本科教育定位及应用型本科界定
  2.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特色与定位
  3. 四、《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4. 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电大 本科)

徐国栋

摘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应用型本科和学术型本科教育的区别,接着着重分析了目前中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定位的偏差和教学误区,指出其主要问题在于偏离了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导向的教学目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和教学创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误区;教学创新

一、本科教育定位及应用型本科界定

本科教育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构成部分,对于一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本科教育具有双重意义和定位.一方面,通过本科教育可以提供大量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从业人员,进行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工作,满足一个国家现实的发展需求.另外一方面,通过本科教育也可以为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更高层次的科研人员打下良好基础,为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实力的推进贡献力量,主要满足于一国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型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相应地,本科高校也出现了明显的培养层次区分.一般来说,如果培养的人才目标主要定位于社会精英和高端科研人才,可以称之为学术型本科或者理论型本科高校,诸如中国的大部分985高校,211 高校等,培养的人才注重其理论分析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如果培养的人才目标主要是服务于实务届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称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这一定位,除了985、211高校之外的大部分高校都可以划入这一培养层次.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来看,90%左右的高校都应该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有培养方案、教学方法都应该主要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学术性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有一小部分是重合的,诸如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但是由于学生生源素质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大部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有所区别,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也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然而应用型的本科教育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真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真正的“应用型”人才,至今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中心主题.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的特色与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在1998 年新开设的专业,主要是培养“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领域,从事财务与金融管理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的人才.从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现状观察,该专业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去向,80%的学生去的是企业,而且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会计核算,少量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编制、项目评估等),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进入的金融企业、进一步考研或者从事科研工作.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的《财务管理》课程的特色,主要应该体现“应用”特色,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为主导,根据毕业生的去向,其课程定位应该主要定位于企业财务管理.然而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运作来看,该课程的特色与定位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三、现行《财务管理》课程的定位偏差与误区纵观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现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都不符合“应用型”的定位,主要存在着如下偏差:

1.过度偏重理论,轻视实务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的主体和重点都是讲述西方的公司财务理论(西方称之为“Corporate Finance”),如风险与收益理论、证券估价理论、资本预算理论、资本结构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股利理论等.虽然这些理论都是较为成熟的经典财务理论,有很大一部分甚至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其实最想知道的还是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在中国企业的实际运用,然而绝大部分教材基本上不涉及的中国的应用实务,仅有的书上的几个例题也只是上述经典理论的一个简单验证而已,并不涉及中国企业的实务环境.这一点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能是致命的.

2.过度强调“国际化”特色,忽略中国现实的特殊国情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材大多数声称自身的特色是“国际化”,自称引入了国际化思维,介绍的都是国际前言理论,甚至有部分高校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即使不是英文原版教材,也是翻译版教材,或者是国内的自编教材,但是内容基本上是照搬国外的教材体系,几乎未做任何实质的变动.就中国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而言,国际化无疑是大势所趋,但是就应用型本科的教材而言,过度“国际化”可能导致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我们都知道,企业的任何财务决策都是基于一定的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就这两点而言,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法制环境和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国家相差深远,导致了中国企业的财务决策必然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而所谓的“国际化”的教材有意无意间忽略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法制环境,导致教材的“应用型”反而变得很差.

3.过度强调“金融”特色,忽略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属性和本质

目前的大部分《财务管理》教材都是围绕着“资本市场”的投资、融资而展开,其本质上相当于西方的“公司金融”(或者微观金融),即资本市场的投融资理论,理论基础是金融学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MM理论,是金融学在公司领域的一个延伸,从学科内容和思路上几乎就是“金融学”的那一套思维逻辑.然而我们观察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安排无疑非常的片面,财务管理本质上应该还是“管理”,而不是公司“金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非常发达,企业的投融资都主要围绕这资本市场而展开,市场效率也非常高(如美国基本属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然而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发达,市场效率也不高(2015 年的暴涨暴跌的行情和“股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部分企业的投融资其实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体系和民间借贷,和西方的资本市场投融资运作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教材内容严重脱离中国企业的实务.

4.过度偏重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忽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

市面的大部分教材内容讲解的企业主体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即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投资决策、资本结构选择,而中国95%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型非上市公司.由于其背景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目标基本上确定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体现为股价最高),因此决策的要点都是围绕着股价而展开,比如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制定其实考虑的都是股价的影响,市盈率、市净率采用的也是股价,股权融资成本计算要依据股价,仿佛没有了“股价”,我们简直就迷失了方向.但是广大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压根就没有股价,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财务管理了吗,决策实务中难道还要去虚构一个所谓的“股价”才能进行?

5.过度偏重模型和数量化分析,忽略定性分析

大部分高校的《财务管理》教材从头到尾都是满满的数学模型以及相应的推到过程和数学公式,仿佛掌握了这些公式就能成为财务专家.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模型,到MM资本结构模型、自由论文范文流折现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等,不一而足.虽然数量化思维很重要,财务模型的建模思路也很巧妙,但是几乎每个模型背后都有严格的假设条件,比如信息是对称的完备的,资本市场是高效的,投资者是理性的,投资者是风险规避型等等,然而现实实务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实务和管理环境,并不满足这些所谓的假设条件,造成的后果是财务模型仅仅停留于书本,与中国企业财务运作的实务相去甚远.稍微了解中国企业财务实务的人士应该都清楚,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在企业实际的财务决策中,定性决策的部分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量化模型反而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已,甚至很多决策的结论是和量化模型背道而驰的.教材忽略了定性决策的思路,忽略了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变量、政策变量、法制变量等定性变量明显考虑不足,导致实用性大打折扣.

四、《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

由于本文第三部分所述的定位偏差和误区,目前中国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的教材内容严重脱离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教材内容继续改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实务导向型教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1.重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分析背景

财务管理的环境对于财务决策的方法选择至关重要,任何企业主体都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法制框架、文化观念下进行决策,离开了具体的环境空谈财务管理无异于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表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环境,比如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中国企业《公司法》和国外《公司法》的差异、中国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所有权性质的特色、中国的证券监管制度与国外的差别、中国中小企业民间借贷的现状、民间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甚至中国国民思维模式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的明显差异等等,这些部分都应构成《财务管理》的重要逻辑起点和背景框架.

2.重归管理本质,适度去“金融化”

《财务管理》教材讲解的重点应该是企业财务决策的思路和框架,是属于“人”的学科,其本质还是“管理”,不应过度“金融化”.比如收益和风险部分的内容除了围绕资本市场而展开外,还应和企业管理相结合,讲解企业家(或者财务总监)在真实环境中是如何看待收益和风险的,中国的企业家过度追逐高收益产品的文化特性其实是背离理论假设的,真是由于中国企业并不是严格依据风险收益的思路来决策,才导致了中国很多企业的决策失误.比如2010年左右国内兴起太阳能投资热潮,大量的企业投资光伏新能源,追逐所谓的“高收益”,结果2015年开始大量的光伏企业面临破产倒闭潮.因为企业家在认定光伏项目高收益的同时,其实并没有深刻去理解背后的高风险,而这正式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中国更多追求“一夜暴富”,而西方讲究“稳健获利”,这种投资决策的思路显然再完美的金融理论都是无法解释的,不去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就无法深刻理解中国企业的财务运作模式.

3.既关注上市公司,又关注中小企业的财务运作

《财管管理》教材应该抛弃只关注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现状,更多地讲解中小企业的财务运作.因为从数量上来说,中小企业占据中国所有企业的95%以上,就业人数占据80%以上,而且当下中国正在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小企业也是创业创新的重要主体,推动着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材应该更多地将目光着眼于中小企业.例如企业融资部分,既要讲解上市公司的发行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的知识,更要详细讲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和方法,比如创业融资、民间借贷、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民营银行融资、P2P互联网借贷、众筹融资、私募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等等.

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论文范文电大 本科)

4.围绕着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定量模型与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

《财务管理》教材应该抛弃传统的所谓高大上的数学模型一统江湖的局面,在具体的知识体系安排上,应该围绕着具体问题而展开,将数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比如在讲解证券投资决策时,除了要讲解股利折现模型、自由论文范文流折现模型、市盈率估价模型等量化模型之外,还需要讲解投资实务的案例,在投资实务中,对经济基本面的定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根据量化模型计算出来的“中国平安”无疑是具有高投资价值的,但是如果忽略经济基本面,不去了解市场和经济基本面的大势,同样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比如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经济基本面的恶化,所谓绩优蓝筹股“中国平安”同样遭遇暴跌,股价从140 元暴跌到20 元,量化模型无法避免如此的损失.任何企业的财务决策,其实都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结果,作为教材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36-41.

[2]王化成,佟岩.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J].会计研究,2006(8): 29-36.

[3]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09(22):34-36.

[4]隋静,卢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18-20.

[5]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58-62.

[6]黄玉梅.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之友,2010(4):122-124.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总结:这篇财务管理本科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财务管理引用文献:

[1]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题目推荐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2] 最新财务管理本科论文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本科专著类参考文献哪里找
[3]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提纲格式模板 财务管理本科论文框架怎样写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误区》word下载【免费】
财务管理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