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

主题:新课程改革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17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教师新课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教师新课程方面论文范文。

教师新课程论文范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目录

  1. 一、问题提出
  2. 新课程改革:《雨巷》江海燕 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优秀课展示活动
  3. 二、研究过程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已实施多年,广大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成效还不够明显.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中学教师队伍则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目前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而长期接受“传授式”学习的教师如何改变固有的数学观,重新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会影响他们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数学教师面临着全方位的压力和挑战,其中课堂“主宰者”地位的消失使课堂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麻烦”.新教育观念的确立是基于旧数学教育观念的破除,而破除旧的数学教育观念会给教师带来困惑、甚至痛苦,因为破除的往往是他们得心应手、驾轻就熟的东西.因此,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深刻领悟新课程精神,切实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

可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如何,能否胜任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效果如何,我们尚不清楚.于是,笔者从2002年开始对福建一些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希望了解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情况,最后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为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

新课程改革:《雨巷》江海燕 广东省高中语文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优秀课展示活动

二、研究过程

1.研究阶段.

本调查历时4年,2002年9月至2005年1 1月主要是对被试教师听课,与师生交谈,实施问卷调查.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主要是分析和处理问卷、观察录像,最后得出阶段性结论.

2.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福建10所中学(其中达标学校8所),共85名数学教师,其中城市中学5所,教师40名;乡村中学5所,教师45名.受试中40岁以下的教师占75%,许多年轻教师的学历较高,高级职称比例偏低.调查样本范围或被试的选择均考虑到地区学校、被调查者身份的差异.

3.研究方法.

本文充分运用田野式调查方式,随机听了大部分教师的课.有的是校以上的公开课,80%为常规课,部分制作了录像,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现象学的角度对课堂分析;利用质的研究方法,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整理和总结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的不适应问题.

4.结论分析.

由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相应转换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能力、从事教育研究,因此,在调查中,笔者着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数学教师的现状.经过整理和总结,笔者发现当今教师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不适应:

(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实施“创新教学”,可现实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课堂仍然是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满堂灌现象屡见不鲜.

笔者发现,公开课教师的教学多少体现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一般的常规课却没有多大改进,仍重视数学知识的结果,偏向于统一化的教学方式,大量机械操练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感叹“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了”,对开放性问题设计、实践问题设计、研究性问题、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尤其感到力不从心.当问及“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给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您认为自己做的怎样”时,不到20%的教师有所尝试和实践,35%的教师认为没必要这样做,很多教师还是认为传授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单调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要求的“建立和形成主体性、情境性、体验性和多样性的数学学习形式”重要目标有一定的差距.

调查表明,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教育观念的改变(占35%),其次分别是教学习惯、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课堂交流和互动不多,启发技巧不够,识记性提问占多数.教学不是为了发展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割裂了书和人的统一,重结论,轻过程;重训练,少思想的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长期重复着近乎相同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已成惯性,要改变已非一朝一夕之事.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的教案依然使用或基本沿袭过去旧教材的范本,有的教师自己也意识到需改变教学观念,但因受其它因素影响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使课堂一直沉浸于“形式化”的演练之中.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概念,进行数学猜想”等反映现代教学观的做法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呈现, “穿新鞋走老路”之怪象更是常见的事.教师即使接受了新理念也未必会用, “默会知识观”指出,很多时候“理念和行为存在沟壑”,要在课堂实施中不变形,尚需时日.虽然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但实际教学却很少有所体现,特别对后进生关注和重视不足.不过,不少教师在访谈中流露出共同的感受,近年来的确受到新课程理念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迫使自己在教学中逐步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

(2)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创生与开发课程的能力较差.笔者总结出教师知识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知识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新知识更新不多,如在概率、开放型问题和生活问题、情境和研究设计等方面欠缺较大.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较为缺乏,表现在教师备课时课程的整合能力不足,大多是“依葫芦画瓢”,不知道如何创意,更多地把课程看作是机械的“文本课程”,而不是生长性的“生态系统”与完整文化.因此,教师对课程只能单纯地执行,缺乏开发和创生课程的能力.

二是缺少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教师不能对新课程的课进行有效评价,用理论解释和指导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实践行为缺乏意义的指导,无法从理论的高度评价、反思和总结课堂实践,缺乏行动研究的主体意识.

三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调查显示,教师很少参与各级教学合作,信息获取量少.结合访谈,笔者了解到,教龄越长的教师越无法适应新课程教学,易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多的是一些骨干教师.

(3)教育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差.由于教学压力较大,教师对教育研究重视不够.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从事教育研究,教育科研能力较差;对教育调查、教育科学实验及经验的理论提升和应用推广了解甚少,较少借助统计理论和工具分析问题;介绍该怎么做的文章多,总结性的文章多,反思性的文章少,关于教师行动研究的文章少;对后进生的转差工作研究不足,较少通过实证解释现象和总结结论.事实上,不少教师总结都不愿写,对写论文更是深感困难,常常应付从事.调查显示,85%的教师认为撰写教育论文是件困难的事情,不到15%的教师投身于教育问题研究,在从事教育研究的教师中从事问题研究的占多数.

(4)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肤浅的认识无法变为实在的教学行为.56%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很小,他们觉得传统教育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最佳方式,普遍认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一定时间.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的相关理论了解不多,理念的形成又非朝夕之事.调查显示,85%以上的教师深感“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重任”,近75%的教师“不喜欢新课程教材”,认为新教材知识结构零乱,缺乏系统性,其中30岁以上教师中90%的人认为不习惯新课程的实施,只有不足30%的教师接受过较正规的新课程培训.正因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不够深刻,当实施过程中与教学利益产生矛盾时,自身的教学行为常常倾向于旧的教学方式.要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还需较长的过程.

(5)教学评价模糊,矛盾心理影响教学行为.新课程十分强调课程评价改革,要改变以往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就必需提出符合数学学科性质的评价策略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手段.新课程已实施多年,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科学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事实上,对学校和教师评价问题的不完善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够彻底,同时造成了教师的矛盾心态.因此,学生学的困难,教学教的茫然,课堂常处于混乱的无序状态.这种形式化的所谓“热闹”表象的背后,常常隐含着一些无奈,课堂仍然摆脱不了昔日的“教师中心模式”.结果表明,教学评价模式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特别如过程性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的依据.考试改革明显滞后,练习配套和课外读物还没能完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仍被束缚于传统认识之中,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着改革的进程.

另外,教师的适应问题还受到诸如教育环境、领导的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这里不予详述.教师如何在情意结构方面进一步完善,如何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还值得深入探讨.教师普遍有良好的上进心,但因考试压力等原因,多数教师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缺陷.由于调查对象仅限于初中数学教师,且受试面较窄,难免出现结果偏差,有待日后更大范围的实证研究.

总结:本文是一篇教师新课程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新课程改革引用文献:

[1] 新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新课程改革类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2万字
[2] 新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新课程改革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2万字
[3] 新课程改革论文范文 新课程改革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3000字
《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word下载【免费】
新课程改革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