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若干

主题: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5

简介:关于婚恋大学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婚恋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婚恋大学生论文范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论文

目录

  1.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港大学生婚恋观

当代社会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在校园里谈恋爱已是各高校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无论是迎着朝阳的灿烂还是伴着落日的余晖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大学校园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然而作为一名在高校计划生育岗位多年的工作者,我们一方面为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而心动,一方面却也为他们面临的困惑而担忧,与校园恋爱相伴相生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失恋的心理危机、未婚同居甚至早孕流产的无助与困惑时时警醒着我们,使我们不得不对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并进一步做好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做出新的思考.

一.不断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必要性

1、高校管理办法的不断修订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纵观高考恢复三十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管理办法就大学生婚恋问题大致经历了禁恋——不提倡恋爱——结婚开除——禁租房——不限制结婚等几个明确的阶段,其中政策性的文件主要包括: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在校谈恋爱不再被明文限制;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结婚、离婚不需要单位开证明,这意味着大学生结婚也不必向学校申请,并获取相关的证明;2004年明文规定学生禁止在校外租房住宿;到了2005年,教育部再次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即可登记结婚,这就意味着在我国执行了30年的在校学生婚禁解除;特别是2005年9月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以来,2007年7月,国家计生委、教育部、论文范文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生育,在大学生中以及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显然,新规定和新意见的颁布是承认和尊重大学生的基本权利的表现,是教育法治的进步,我们能直观感受到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越来越人性化.然而,面对高校放宽学生结婚和生育等相关规定的出台,如何适应新形势开展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做好在校大学生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就成为当前高校和计划生育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中港大学生婚恋观

2、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适时“保护”正在成长的青年学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情“是人类灵魂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面貌,纯洁的爱情具有净化心灵、提升人格的巨大力量.然而,大学生处于情感与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的婚恋观不仅受到自身性成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若在这个定型的关键时期不加以科学合理的匡正,未必能形成健康积极的婚恋观.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中西文化不断冲击和交融,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恋观由“单一标准”向“多元化”转变,传统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受到冲击,现代中国特色的婚恋道德风尚尚未形成,因而,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爱情、婚姻和性的困惑,甚至对任何一种突破传统的婚恋行为都表现出宽容和认同,普遍缺乏理性判断和责任意识,有一些青年在婚恋的选择中混杂着明显的商业气息和市场气息.就在当今人追求组建感情丰富的精神型家庭的主流之外,也涌来了一股由半明半暗到明明白白的浊流,这就是第三者、情人、婚外恋、试婚等让国人心惊肉跳喘不过气来的现代爱情风暴的怪物,这股浊流流进社会后不可避免地流进了校园,影响着大学生.特别是近几年,许多高校的周边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大量供学生租用的房屋、洗浴中心、网吧等等.所有这些,为大学生恋爱的异化提供了方便条件.与之相对应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中国大学生性观念的日趋开放与多元化.北京、上海、西安、昆明等各大城市各大高校就此问题几乎都展开过调查,无一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如经过对2000多名大学生的网上任意调查,“浙江市都市网”得出的调查结果是:42%的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表示理解和认同,认为“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同居未尝不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反对.另有互联网对全国24个省市2000名本、专科学生的问卷和调查显示,对大学生同居表示赞成的占28.14%,任其自然的占57.16%,只有13.15%的人明确反对.

然而,根据爱情和婚姻的规律,任何婚恋行为必须要符合一定的法律、政治和社会道德范畴内的规范,尽管当代的婚恋观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多元化,但我们需要提倡的婚恋观应当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而不是盲目去颠覆传统.

3、大学生成长的自身需求

大学生进入青春期,脑垂体分泌促进性腺激素大大加快,性腺激素在肌体内积极作用,年青人的性意识异常活跃.面对伴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这种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大学生一方面希望能独立地适应这一变化,一方面又因碰到一些问题无所适从而希望能获取来自父母、学校的有力指导以走好人生的这一步.据调查,68%的大学生希望校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性知识讲座、生理和心理咨询,这无疑反映了大学生要求接受性教育,包括婚恋观教育的心理.

另外还存在一个事实,由于大学阶段的恋情尤其是性行为较难获得社会、家长和学校及周围大多数人的认可,给当事人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加上年龄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很容易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在压力、阻力和自身道德冲突中,人的注意力分散,过多地纠缠于烦恼、痛苦之中,影响一个人的性情、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纵观媒体报道,各高校每年因为感情问题而痛不欲生、荒废学业乃至精神分裂、自杀的案例比比皆是.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女大学生未婚先孕问题,许多调查和报道表明,在医院接受人工流产、引产的女性中,未婚女性特别是未婚的女大学生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占总人数的比率上都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湛江晚报》的一篇“少女做‘人流’,谁之过”的报道指出:现在到医院做‘人流’的年轻学生越来越多,出现低龄化和反复化的趋势特点.女大学生人工流产、引产现象增多,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个别甚至导致不育;二是影响正常的学业.“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面对性冲动的频繁撞击和性道德的规范,使他们处在强烈的性需要所致的性失范和痛苦的性压抑的夹缝中煎熬.”但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如何呢?笔者调研发现,有81.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或“录像光盘”的途径来获得性知识,只有6.8%的学生表明自己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性知识的.对于2007年7月9日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高达92%的学生抱怨说“根本不了解,因为学校没有宣传过”,被调查学生认为“很欠缺计划生育教育”,建议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普及婚恋情感方面的知识”、“组建婚恋性方面的社团”和“开辟婚恋情感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而目前一些高校相关公选课的开设,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宁波大学在2007年开设了“性病学”公选课,听过该门课程的学生说:“不上这门课会是一种遗憾”.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08年9月开设的“大学生爱与生命教育”公选课,上海电机学院文理学院在2007年开设的“恋爱·婚姻·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公共选修课,均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当选修课信息在校园网上登载后,报名的学生立刻爆满;上课的大教室几乎座无虚席,不少学生甚至搬着椅子坐在教室的走道上听课.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学生们的观念和行为已经很超前了,他们自身对于婚恋、生育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高校不能对性教育畏首畏尾了.我们的使命就是给予其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端正态度,进而远离不安全性行为,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若干意见

1、从时间上来讲,从入学教育阶段就开始“造势”

新生入学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是入学后大学生涯的第一课,起着成才发展的“导航”作用.目前我校的新生入学工作主要是以学生工作部、教务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党委组织部、保卫部、后勤集团和各院系及专业团队等各个部门为支撑,以入学与适应性教育、国防素质与养成教育、学科专业与职业认知教育、学风建设与学务指导、成长与发展教育、奖励与资助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其实归纳起来就是校规校纪、思想政治、学科专业三大模块.我们建议借鉴一些国家成功的做法,把性生理知识、性心理知识、性健康保健知识、婚恋道德有机统一起来,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自新生入学伊始就加以“灌输”.《思想库》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论断:“今天能否预见到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将决定事业发展的成败.”由于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不太了解,所以这个时候给他们传递的信息容易在其脑海中产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提前在思想上打了一剂预防针.增强新生的预见意识和预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则,当今是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任何敏感的话题靠回避是不行的,只能主动出击,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任何“堵”或“放手”的做法都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婚恋观.相反,对于刚刚迈入人生的论文范文、新转折的学子们来讲,适时的婚恋观教育非常具有启迪性,只有这些为学生们需要、能够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在教育的方法上,不是简单地告诉新生应该如何,不能如何,而是应该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论文范文事的剖析,更多地让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再则,如前所述,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价值选择、价值比较的机会大大增加,人们很容易失去一个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当纷繁复杂的多种言论和社会生活向同学们走近时,不少大学生由于缺乏是非善恶的明确标准,导致他们处于道德评价、是非评断和思想选择的困境之中.而处于多元文化冲突中的人们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所以,我们有必要一开始就占领先机,向学生传达主流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主动形成健康美好的婚恋观.事后诸葛亮,永远不如一场好雨知时节.

实践证明,入学教育直接影响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的适应性转变,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行为养成,也将影响校风、学风的建设.成功的入学教育能够对新生的大学生活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甚至能使学生终身难忘和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希望美好的一生之情——婚恋能够伴随新生的入学教育在他们的心灵埋下健康的种子.

2、从空间上来讲,加强网络教育,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无数分析90后大学生特点的文章无不例外地指出当今大学生一个共性而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他们对网络超强的依赖性,他们平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网络而非电视广播或报纸杂志,这就要求我们占领网上阵地,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指导和教育作用,加强正面教育.如在计划生育网站设专栏,介绍恋爱、婚姻和性的有关知识,并与学生平等聊天、讨论,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接受正确的婚恋知识,而且可以大胆提出自己关心或困惑的问题,提高教育效果.至于沟通模式,应采取朋友、伙伴式的师生交流形式,即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或伙伴,以热情、友好、旁观者的身份和态度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中的婚姻爱情现象,以感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有关爱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爱情观念.

其二,近十余年,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成倍增加,新老校区办学现象十分普遍,对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随着我校九月份开学,部分院系新生迁往首义校区,建立学校计划生育服务网站,设立生殖健康、在线教育视频、站内留言、电子信箱等多个板块,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建立学校计生部门和宣传对象进行直接互通的渠道更是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工作不便.

其三,亦是针对我校计划生育工作站现状而言.现有关婚恋及计划生育教育方面的专栏主要分布在校医院主页和心理咨询中心主页.其中校医院主页在“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版块分别上传了健康常识及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文章,但从点击量来看无论是早期的内容还是最近更新的均不超过100,尤其计划生育版块的内容最近一次更新还停留在2011年,可见这些网站在校园影响甚微.至于性常识、紧急避孕、意外怀孕及处理这方面的知识并未出现,医院设有“紧急避孕室”,但不知道多少学生知道?问题还是出在宣传这一环节.心理咨询中心的主页确实清新雅致,内容也很丰富,尤其在线咨询一项自08年开办以来,收到了学生两百余条的留言,一方面说明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既然有效果,就应该想办法做得更好.

2012年学校基于国家宏观的政策背景和我校的现实状况专门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健委员会,并颁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足见学校对师生员工身心健康的深度关怀,在众多可行方案中,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完善网络教育资源来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3、从内容上来讲应该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大学生计划生育教育是一个知识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1)生命与健康教育;(2)生殖健康教育;(3)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教育;(4)婚恋道德教育;(5)性道德教育;(6)女生教育;(7)爱情观教育.

从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学计划来看,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第六章,第三节)这节教材,是专门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的.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仅有一节对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明显不够的,学校还应增设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婚恋观念和行为的课程,具体包括约会,恋爱,婚前关系,性知识,性*,避孕、生育知识等等.这些观念和知识属于正常的教育范围,而且也是大学生朋友都需要的知识.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恋爱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尼日利亚、孟加拉,还是发达国家的加拿大、美国,都把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考生参加考试的年龄限制取消,招生范围扩大,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婚姻价值趋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民众的婚姻家庭的状况.换言之,良好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高校需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道德教育资源,特别是挖掘我国传统的婚姻道德*中的人文资源,实现现代整合,构建起新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从而发挥新的道德评价机制的调节功能,确保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向上、具有时代特点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李斓.女儿将来嫁给谁[M].论文范文与建设出版社,2012.7.

[2]meilicoco.新时代男女的22个婚恋观[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1.

[3]周远忠,熊承等.中国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和避孕节育现状与需求现况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8(5).

[4]陈小琼,崔小璐.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1.

[5]窦敏.高校计划生育工作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

[6]郭静,张爽.北京市大学生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及服务需求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

[7]杨景.高校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8]杨奇志.高校扩招后计划生育工作的困难与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

[9]杨越明.计划生育教育: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10]邓兴书,辜钦娅.2010年重庆大学生对生殖健康、避孕教育及服务需求的调查[J].重庆医学,2011,(40).

郭南滨,现工作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划生育工作办公室.

总结:关于免费婚恋大学生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引用文献:

[1] 比较好写的财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财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哪个好
[2] 关于会计调查报告的论文题目 会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哪个好
[3]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方向论文题目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论文标题怎样定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若干》word下载【免费】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