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语文教育相遇——钱理群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轨迹

主题:中小学语文教材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1-29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语文教育中小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语文教育中小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语文教育中小学论文范文

中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目录

  1. 中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 如何使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钱理群主张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重视文学启蒙教育,大力提倡经典阅读和建立多元化的经典阅读观,提出借鉴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中小学国文改革的设想,以及“多学科合作”、“老中青三结合”等阅读教学原则,在文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以及中小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站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立场上,表达了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发展深深的期待和忧思.

[关键词] 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轨迹

中图分类号: H 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10-0144-03

[作者简介] 朱和锋,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北钱,为语文立心,为精神打底,为教育殚精竭虑”[1],在当代中小学教育发展进程中,钱理群对语文教育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殚精竭虑.钱理群先生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中来,以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语文教育事业.钱理群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最初见诸于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名作重读》专栏的阅读参考评论文章,并以此为起点,其思想在《对话语文》、《语文教育门外谈》、《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做教师真难,真好》、《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情系教育》、《钱理群讲学录》等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学术著作体现,成为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系列著作洋溢着钱理群的理想和论文范文,寄托了他厚重的人文主义关怀,同时又直击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发人深省.钱理群继承和发展了鲁迅的“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并创造性地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而发展为“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观贯穿于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著作.学术界对钱理群的语文教育思想已作了不少研究,但是综合考察其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尚未出现,因此对钱理群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的综合考察显出必要性.

钱理群1939年出生于重庆,在南京经历小学和中学时代,1960年大学毕业后,远赴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任教,自此与语文教育相遇并结下不解之缘,在社会的最底层经受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之苦;跌宕的人生经历以及对鲁迅思想的吸收造就了钱理群的苦难情怀,长期的语文教育生涯加深了钱理群对这一事业的理解,淳朴的心灵以及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美好憧憬,使钱理群孜孜不倦地把关心、爱护之情倾注于孩子身上,投身和奉献于语文教育事业,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精神.2002年退休后,钱理群走进中学,回到贵州,继续与教育界、青少年学生以各种方式展开对话与交流,更加专注地投入到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来,与一线教师相濡以沫,为成长中的学子们打开一片广阔的精神空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钱理群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创造性解读上.依钱先生所说,“我翻阅了一些课文里鲁迅作品的‘教学提示’与‘参考资料’,确实大吃一惊,很多‘分析’十分烦琐且不说,观点也大多采用五六十年代的‘鲁迅观’……我还顺便翻阅了课文中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名著的某些教学提示、指导材料,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有许多提示、分析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几十年‘兴无灭资’的时代思潮影响下的某些观点……而语文学界仍然当作千真万确的‘定论’灌输给学生,这同样也显示了一种可悲的‘隔膜’”[2]P3.钱理群有感于此,从作品解读的角度出发,抛开过去陈旧、片面或错误的宣传引导,摒弃支离破碎而令人生厌的解构,既继承传统又超越现代,既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将情感与理性结合于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展现了其新颖而独具个性的解读方式.钱理群在解读中推陈出新,善于挖掘作品的真意和深意,在艺术上对作品进行诗意的鉴赏尤为突出,如在《<,祝福>,“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中:“真正的‘凶手’就隐藏在这些部分真实的谓语的总和的背后,要读者自己去进一步追寻”[2]P23,钱理群在解读文本中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对广大师生的学习和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的“个性”还体现在对经典作品的大胆解读“试验”上,他敢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换不同的读法和思路解读文本、发现新意,并进行自我发现.钱理群同时坦言,“我所提供的诠释不是唯一的,它不以截然否定别的阐释为自己的存在前提,它本身是有缺陷、甚至偏颇的,需要不断修正、发展,可以讨论”[2]P5,这些诠释注重的是引导和启发思考而不是给出标准答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叶,钱理群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参与及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新语文读本》系列课外读物的编写中.这项工作从学术上开创了中小学课外读物的编选和导 读,深刻体现了学术界、语文教育界如钱理群等人对语文教育先进理念的自觉追求与勇敢实践,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钱理群所说,“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3]P275,这是一个“经典阅读”的导向,这是一个难以攀登的教育与编写制高点,但“我们不仅心向往之,而且努力去做了”[3]P275.《新语文读本》的编纂自始至终都贯彻着“立言以立人”[3]P277这一基本目的,学生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在“学生与教师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3]P277中,身心得到健全和发展,知识水平获得提升,创造力得到激发,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涵养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加深.

《新语文读本》的“出版说明”写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3]P282,“对话”和“发现”是钱理群的语文教育核心理念,也是他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观.通过“对话”和“发现”,在鲜活的教学过程中营造广阔与自由的语文教学环境,形成“读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3]P284.钱理群在对课外读物进行编选的过程中,始终怀着“自我批判”和“自我质疑”的原则和精神,承认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正、补充,使之逐步达到完善的状态.

继《新语文读本》之后,钱理群等人又于2003年初编著出版了《新语文作文》,其中融注了他的先进作文教学理念.钱理群认为,写作的实践对于人的生命、思维、精神是一个自我丰富与发展的历程,写作是关于“生命的开发与提升”[3]P400,是对自然、社会、自我与“大师”的发现.在教师参与学生作文的评价上,“首先也依然是一个观念与姿态的问题——绝不能充当审判者,用自己的权利,扼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创造性”[3]P417,钱理群强调,新的作文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在对学生作文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并建立一个平等的评价关系.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高中阶段,教师首先应对学生作“感性的启迪”[3]P403,然后到“理性的引导”[3]P405,再对学生“培育一种大气度,一股沛然之气”[3]P407.同时,钱理群提出了“作文三阶段”论,即“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3]P419,这些观点系统地表达了钱理群作文教学的理念,将写作活动提升到生命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写作教育的意蕴和精神境界.

2002年8月钱理群退休后,其前阶段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成果被重新整理并于2003年7月结集出版为《语文教育门外谈》,展现了钱理群参与中小学语文教育讨论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语文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等角度鲜明而系统地阐释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4]P62,同时强调“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应是语文教学的核心”[4]P63,从“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育——母语教育”[5]P84四个层次对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进行系统阐述和补充.在钱理群看来,语文作为强调语境、具有强烈感论文范文彩的学科,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直接的现场交流也是不可取消的,是网上的间接交流无法取代的”[3]P25,他尤其强调“学生群体参与,合作学习”[3]P25的重要性.

深感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诸多弊端限制甚至压抑学生的成长发展,钱理群积极投入到语文教育改革的大讨论中来.在钱理群看来,“要给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一是自我开发,充分表现自己的生命力量;二是为人类服务,二者并不矛盾”[3]P74,然而,“即使有极少数知识有幸进入我们的视野,也被歪曲得面目全非”[3]P73,比如“莫泊桑的《项链》,这本来是内涵非常丰富的西方文学经典,我们的语文教学参考资料却把它解读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这就是用意识形态化的讲法歪曲人家的艺术创造”[3]P73,而作为体制下的受害者同时也是觉醒者,钱理群敢于冲破罗网,在备受精神压迫中反抗和突围,向“权威”亮出自己的思想之剑!这是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价值.在《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一文中,钱理群谈及“人文教育”问题时,指出了当下的应试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忽视,并作了深刻的反省.他认为:“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这种精神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3]P74,若青年时代缺乏这种精神的亮色,便颠倒了这人生的季节.语文课应该提倡这样一种状态:“语文课应该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3]P78,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的年龄阶段和心灵特征,在课堂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钱理群继承和发展了“人文教育”这一主题.

中小学语文教材:小学语文 如何使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钱理群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在钱理群看来,“加强语文学科的教育理论研究,包括教育哲学的研究,语文教育理念的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教学模式的试验与研究,等等,是建立本民族语文教育的科学体系(这应该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的一个前提性条件”[3]P84,而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论建设不足的现状,钱理群提出“多学科合作”的理念,“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大学与中学,教育界与思想文化学术界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提倡多学科的通力合作”[3]P84,实行不同专业和学科的优势互补,同时提出“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充分激发各年龄阶段教师、研究者的创造力,建立一支“浩浩荡荡”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其后的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中,钱理群秉承着新文化运动的精神理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借鉴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下的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倡导大学与中小学、学术界与教育界的融会交流,重视文学启蒙教育,“将文学革命的启蒙精神与理念贯穿、落实于国文教育之中”[3]P102;将论文范文与科学的精神贯彻到当今语文教育改革之中;从“教师本位”到“学生本位”的发展,由“外在的强制灌输”转为“自觉的学习能力的培养”.[3]P108钱理群还谈道:“要把语文教育改革真正建立在‘科学地认识儿童’的基础上,就必须有多学科——不仅是教育学,还有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的通力合作与共同努力”[3]P107,进一步强调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在钱理群看来,对当今中小学语文教育最有意义的借鉴莫过于学习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讨论、言说背后的论文范文和科学精神.钱理群作为富有学识和自由精神的学者、大学教授,却多次声明自己是以“门外汉”的身份谈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既坚持理想,又采取试验的科学态度;既坚持独立思考,不为成见所拘,大胆提出‘新鲜’的意见又随时准备根据试验的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3]P108.钱理群始终怀抱着对语文教育虔诚的关爱之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担当的事业情怀,艰难而执著地坚守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战线.

钱理群退休后,仍紧跟时论文范文展的潮流,密切关注着中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参与了清华大学的“网络评价”(语文学科)试验,通过网络与中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与讨论,试图建立新的评价机制.这只是一次尝试,但“我们既怀抱着这样‘渺茫的希望’,又准备着:这将是艰难而曲折的长途跋涉”[3]P243.2003~2008年,钱理群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成果主要分布于《贵州读本》、《新语文读本》(农村卷)、《对话语文》、《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这几本著作中.在《贵州读本》中,钱理群等人把区域和乡土文化引进当今语文教育,把这项任务作为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和精神领域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尝试,如编者所言,“它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6]P2.《新语文读本》(农村卷)是出于钱理群对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思考而为农村学生编选的课外读物.《对话语文》的部分思想是2004年12月钱理群应邀出席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时与陈日亮、孙绍振两位老师的对话,谈及了“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建设”、“语文教育的个性化”、“教师的素质”等问题.

《做教师真难,真好》是钱理群先生继《语文教育门外谈》的又一阶段性语文教育思想成果,集中讨论了何为“教师”的问题.钱理群提出“现代教师的几个基本理念”:“现代人首先是站起来的人,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就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信条”[7]P3,“现代精神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论文范文与平等的精神”[7]P3,这是每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必须达到的标准,尤其是肩负着“工具性”教育与“人文性”教育双重责任的语文教师.钱理群提出:“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者’,讲的是语文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自由、独立思想;语文教师应该是‘可爱的人’,讲的是对学生精神成长影响最大的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讲的是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8]P108语文教师还应是“专家”,在本学科内须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关注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并强调这些平等交流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钱理群从建设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引发了一个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8]P116,将语文教育的功能作了延伸并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010年前后,钱理群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对经典阅读的大力倡导,对经典作品的重新阐释,以及在阐释过程中展现的新式思维、另类观念.在为《生命读本》一书作序的过程中,钱理群提炼和升华了自己的阅读教学理念——“众声喧哗的生命场”[9]P3,强调阅读过程中“编写者的生命、作者的生命、读者(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的同时在场”[9]P3,这也是他期待的阅读和教育境界:“先是倾听文本中众生命的呼唤;然后,自己参与进去,与之对话,在精神的互动、共震中享受生命的欢乐;然后,沉静下来,进入生命的沉思和追问;最后,走出书本,直面生活,进行生活的实践、生命的创造,实现生命的自主、人生的开放.”[9]P3在《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中,钱理群的写作理念得到了充实,提出了要充分重视和鼓励第一线老师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写作——发表——对话”的新理念,提出了中小学作文的“精神家园”功能.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的积累与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探索的加深,钱理群对语文教育的参与逐渐投向和回转到语文教学实践,并回归经典.正如钱理群所言:“尤其是教学文本解读,是我自认为能够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所做的最后的实事.”[12]P5如果说钱理群的《名作重读》旨在让我们知道作品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或更深层的解读,那么《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的最大意义便在于对经典作品意蕴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尽可能地回归到文本的原意探讨上,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展现的独特思维和观念.“尽管文本解读,有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需要审美的再创造;但这样的参与和再创造,也是有边界,有限度的,它必须以接近、深化文本的原生态为基础与目的”[12]P171,而且在钱理群看来,“不必也不能讲深讲透”[12]P172,并根据中小学学生的接受阶段和具体学习情况,采取“删繁就简”的教学原则.

综观钱理群二十多年来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参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语文学习”写文本解读,到新世纪初《语文教育门外谈》思想专集的出版,再到2010年《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的问世,发展到近年来的《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回归,也是对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从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者,发展为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专家,再回归到理论的实践者身份;钱理群走的是“实践者——思想者——实践者”的循环式发展道路,这是生命的成长之路,这是心灵与精神的循环发展之路.思想者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在另一方面又展现了钱理群精神世界的宏观的理想主义和微观的现实主义的两个侧面.如此,这些文字最终构成了钱理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理想事业奋斗的轨迹.

钱理群先生的发展深受鲁迅的影响,他的思想充满了强烈的反抗精神,他追求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3]P5.钱理群置身“门外”,置身于体制之外,规避了利益的纠缠,以知识分子的正义和良知为出发点,深入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底层和第一线,以超越性的精神叩问和传达语文教育的本质及内涵,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钱理群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把经典作品体现的生存理想、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诠释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现了知识分子和当代语文教师兼收并蓄的论文范文情怀.钱理群语文教育思想展现的独特个性、自由精神,无论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人生成长还是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蒋保华.守望母语的精神家园——读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J].福建教育,2006(7).

[5]甘其勋.荐读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J].语文学习,2014(9).

[6]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贵州读本[M].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7]顾明远,钱理群.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8]钱理群.活着的理由[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9]张文质.活着就是幸福——生命读本[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10]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秀.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浅谈钱理群的语文教育观[J].基础教育,2012(3).

[12]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漓江出版社,2015.

[13]顾明远,钱理群.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

总结:此文是一篇语文教育中小学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小学语文教材引用文献:

[1] 经典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选题 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题目怎么取
[2] 中小学语文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育英语参考文献哪里找
[3] 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大纲如何写
《语文教育相遇——钱理群中小学语文教育思想轨迹》word下载【免费】
中小学语文教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