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性

主题:职业病离职体检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6

简介:大学硕士与本科职业离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职业离职方面论文范文。

职业离职论文范文

职业病离职体检论文

目录

  1. 一、引言
  2. 二、毕业生短期内离职原因
  3. (一)职业生涯发展视角
  4. (二)学校教育培养视角
  5. (三)个人—环境匹配视角
  6. (四)所学专业与初期离职的关系
  7. 三、数据分析及就业的职业、行业集中度分类
  8. (一)数据的初步分析
  9. (二)专业分类与就业的职业、行业分布
  10. 第一、变量的概念与测量.
  11. 第二、数据整理.
  12. 第三、分类形成.
  13. 四、不同类别的分析
  14. (一)职业聚焦集中型
  15. (二)职业聚焦普适型
  16. (三)职业分散普适型
  17. (四)职业分散集中型
  18. 五、结论
  19. 职业病离职体检:广东:离职两年内查出职业病仍可申请工伤

摘 要: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后很短的时间内就离职,甚至频繁跳槽,因此不能简单地追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其就业稳定性.影响大学生短期之内离职的因素有很多,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不同专业毕业生所就业的行业分布、职业分布及其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离职率,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分布、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及行业分布情况有关,依照大学毕业生就业职业分布和行业分布的优势程度,可将专业分为职业聚焦集中型、职业聚焦普适型、职业分散普适型和职业分散集中型.这一结论对于高校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和毕业生个人就业引导,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短期内离职;专业;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4-007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远程工作员工意愿与组织许可的耦合效应及权变因素影响作用研究”,项目编号:71572074.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张晶晶(1993-),女,云南昆明人,南京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E-mail:lacus3707@yeah.net;刘洪(1962-),男,江苏淮阴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远程工作、复杂性管理研究;南京,210093.

一、引言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49万人,就业仍然是很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专业调查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受雇佣全职工作”的比率为76.6%,仍有很多人无法在毕业后短时间内得到就业.[1]1-12因此“就业率”成为毕业季里的“门面担当”被盲目追从,甚至闹出了“被就业”的中国式黑色冷笑话.事实上,过多的在意就业率和就业人数并没有切实意义,因为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能否找到一个自己满意并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可以为之奋斗的工作才是关键.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就业的质量,短期内离职率就是其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然而,近年来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的竞争和压力也不断增大.若毕业生自身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缺乏对工作岗位和自身能力的认识,或者是对所学知识转化能力不足,不能接受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就很可能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形成了所谓的“就业难”.有的同学会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这会带来初次就业短期内离职率高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在半年内的平均离职率有23.33%,跟踪数据显示在三年内平均更换2位雇主.[1]94-174虽说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组织的优化和社会经济的更新、发展,但是将近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在初次就职的半年内就“跳槽”,甚至“频繁”易主,这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就用人单位而言,如果新招的员工在短期内离职,根据离职成本模型[2]以及学习曲线损失理论[3].首先,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包括员工的离职前*手续、临近离职的业绩差别,以及没有对应的人才储备而增加的企业运营成本、空职成本以及可能面临要重新招聘、选拔,产生选拔成本;其次,员工在短时间内离职,使得企业之前的投入和支持在短期内尚未得到相应的回报,造成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员工通过企业对其进行的社会化和培训,对所在岗位的基本工作职责和规范正逐渐走向熟练[4],处于效率提升阶段,离职导致其学习曲线中断,新就任员工又必须重新熟悉岗位和流程,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培训和社会化成本,而且使得企业效率降低.

就毕业生而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对应聘者过去的离职经历加以注意,因而短期内离职对其成长发展会有负面影响;此外,一个人从事一份工作时,其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不仅仅靠专业知识,还需要从事该职业的时间积累,短期内离职,不利于职业相关能力的积累.在进入新的组织工作后因不能和之前的工作无缝对接,需要重新经历过渡时期和较长的社会化过程.

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短期内离职问题有着广泛的关注,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工作短期内离职与其个人特征、职业生涯规划、组织的招聘、社会化过程以及组织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很多研究也在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匹配、心理契约和工作嵌入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离职的影响.本文整理了毕业生初次就业后短时间内离职原因,根据职业发展以及专业化的理论,通过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对我国高校中不同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离职率和跳槽频率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发现高校毕业生短期内离职率与所学专业之间有关联性.这一发现,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大类招生、通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才与社会需要的匹配度,因而所得到的结论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改进上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毕业生短期内离职原因

导致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离职的原因纷繁复杂,现有的主流研究可以归结为职业生涯发展视角、学校教育培养视角和个人—环境匹配视角.

(一)职业生涯发展视角

职业发展理论认为,18-25岁处于职业生涯探索试行的阶段(入学到毕业后三年).其主要任务是在获取足够的信息基础上,尽量选择一个合适、较为满意的职业.[5]通过对职业发展的目标进行可行性实验,尝试将其变成今后较长时间内要从事的职业.[6]该理论指出,人们在15-17岁这个阶段就应该考虑自身需求、能力以及考虑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将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以便之后(18-21岁)接受专业的知识学习;22-24岁初步确定职业后,探索其能否成为自己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大学毕业生处于职业发展生涯的探索时期,其初期就业的离职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在对不合适的职业进行调整,但其前提是基于良好的职业规划,否则就只是在盲目试错.

入职之前的实践和个人对职业的规划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7]我国现阶段对职业生涯早期的教育良莠不齐,很多人对自身和职业的认识很模糊,就算是到大学有了分野,也没有明确规划,“走一步算一步”,为了拿学分毕业而学,被动地听老师授课,所学知识凌乱无章,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自然无法为己所用.临到毕业了,才开始匆忙规划,但因为前期的准备不够,与职业有关的能力、素质积累不足,加之很多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很少有正式工作的机会.这样就会出现没有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计划,匆匆找一份工作,在进入组织后遇到了不满意或是不适应时,很容易产生离职倾向,甚至频繁跳槽.

(二)学校教育培养视角

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机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及职业生涯指导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择业态度和就业后的离职倾向.[8]

张晶晶刘洪: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性分析首先,毕业生知识转化常常滞后于社会实践需要.[9]高校里的专业不可能完全针对某一个职业,知识传递有滞后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学校不注重对本科生专业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忽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和专业性,原本存在的知识转化距离将会被拉大,使得毕业生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感到转化吃力、学无所致用,增加其工作初期的不适应感.特别是那些母学科自身理论体系就比较模糊,带有跨学科特征,职业指向性又不那么明显的专业.

其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体系还不够完善.[10]由于我国对职业生涯的早期教育重视程度较低,现在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入学时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很不具体,甚至是没有的.这样的状态如果持续到毕业,在就业时就会显得混乱、盲目.但是这个现象牵涉到很多教育及社会的问题,在短期之内是无法根除和解决的.所以,现在的高校就需要在教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分一部分精力到指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上,帮助其形成基本的、具体的职业规划.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职业化、能力及生涯规划培养,但有的学校却只是在盲目跟风,[11]落实下来还是一些零散的活动,有机构却没有体系.就业活动仅仅是流于表面走个形式和过场,甚至是教学生如何“投机取巧”地找一份工作.现如今校园里不乏各种充满噱头的就业活动,可是对学生进入职场后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三)个人—环境匹配视角

在从学校走向职场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用人单位及其内外环境,对毕业生短时间内离职倾向也有重要影响.

第一,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即雇员对其自身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主观认知和信念[12].组织一般被认为需要向员工提供经济、发展方面的支持,营造良好组织环境、打造公平感;员工则应该忠于组织,履行工作职责、体现组织形象.当这些方面出现兑现无力时,就可能产生一种不匹配的心理体验——违背,这样的违背感将带来员工的高离职率[13].由于大学毕业生可获取的信息不充分,学生个人特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沟通问题,造成对信息收集和理解主观性强,容易产生心理契约的违背.

组织承诺就反映了心理契约[14],代表员工对组织的一种感知和肯定性的态度.其中,情感承诺和交易承诺对离职倾向都有显著影响[15].虽然多数毕业生在刚踏入工作时都带着新鲜感和热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新入职员工的期待会比较高,对组织的投入还不够多.此时,若是存在前期信息不对称、缺乏职业规划、组织支持不足、组织社会化体系或是职业发展通道不够完善等因素,初入职员工很容易感到期望落空,因而降低对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导致离职倾向的产生.[16]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组织要求与员工能力匹配,员工需求与组织供给之间契合外,还有价值观以及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也可以预测员工离职倾向.[17]

第二,帮助大学毕业生调整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的错位和不适应,用人单位的社会化过程、职业发展通道也是很重要的一环.[18]新入职员工的社会化过程,可以帮助员工形成职业化的能力以及了解具体岗位的职责,明确组织规范以及融入企业文化,增强个人—环境的匹配程度.[19]减少新入职员工在工作中的不适感、迷茫和心理落差.

组织社会化还有助于帮助员工实现工作嵌入,工作嵌入是个体与现有工作有关的要素间所形成关联的密切程度,通过提高联结、匹配和离开负担,使得员工形成组织依附,这样即使有一些不适应因素或其他的备选,员工也不会轻易离开组织.[20]

第三,个人与行业环境的匹配.每个行业的特征、发展阶段与前景是不同的,俗话说“人怕入错行”,学生在选择行业时除了考虑专业能力是否对口以外,还会考虑到平均薪酬水平以及行业的发展前景.有的毕业生出于专业对口的目的,选择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但入职后发现行业条件不符合自身期待或发展受限,从而选择离职.这在一些传统行业里比较常见(如农林牧副渔行业、材料冶金).还有的毕业生盲目追求热门行业,没有考察行业的环境和饱和程度,当真正进入后又因为对现状不满或是业内竞争激烈而产生离职倾向.很多研究也表明,员工离职不仅与组织内部的条件有关,还与外部的就业机会有关.当感知到其他工作机会时,通过与现状进行比较然后做出选择,[21]若现在工作未能很好地通过社会化得到新入员工的认同,因其离职成本比较低,就很可能选择跳槽.[22]

(四)所学专业与初期离职的关系

先前虽有学者提出:在学校所学的专业与毕业生就业有关,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23]、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适应这几个方面.[24]然而,很少有学者对不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初期离职规律性进行探索.本文通过对过往数据的查找和整理发现,在我国本科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半年内的平均离职率是存在差异的,且在三年内更换雇主的平均数量(离职频率)也不同.这些差异为什么会存在呢?影响因素有何不同呢?我们认为这可能和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分布情况及其专业化程度有关.

职业分布反映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职业是否直接对口,通常来说专业与职业对口时所学知识的转移较快,对组织的适应期也比较短.这里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专业化程度高代表了这个职业有一套完整的特殊的管理制度体系,有着特别的意识形态、专业技能知识、服务提供以及严格的准入标准.[25]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高的职业对从业者行为、职责、角色有明确的规范,结构化程度高,并有着保证个人能力的训练制度,培养个人技能的同时,将共有的规范和职责内化,以便高效的完成工作.[26]所以,若对口的职业专业化程度高,其本身与高校设置的专业衔接就更为紧密,且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的设计、技能培训要求严谨,从业者需要有着足以构成“壁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临床医学.

资料显示[27],2015年毕业生就业职业与专业相关度有所提升,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也有毕业生因“对口工作就业机会少”和“对口工作不符合兴趣”,所就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这也折射出目前高校在学科设置上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这样的假设:高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职业分布集中优势越明显,其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就越高,初次就业稳定性也越高.

三、数据分析及就业的职业、行业集中度分类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现有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职业分布及专业化程度与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线性的.

(一)数据的初步分析

根据爱拼数据统计平台、各高校就业白皮书(报告)以及麦克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所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我们发现在大趋势上就业职业越集中,对口职业专业化程度就越高的专业,其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越低,如医学类和工学类(如表1所示).但是这样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单一的,比如文学类的职业分布比管理学的集中,但其离职率反而高于管理学.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单纯的按学科大类来分析毕业生的离职情况,过于笼统,不足以充分说明问题.例如,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的毕业生初次离职率也是高低有别,比如理学类下的统计学、心理学,工学类下的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管理学类下的工商管理、会计学.

所以,我们认为专业化程度高低和职业分布与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线性的,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而且传统的学科大类分类不适用于对本科毕业生短期内离职率问题的解释.

(二)专业分类与就业的职业、行业分布

除就业职业的分布情况及专业化程度外,行业的分布情况也可以用以辅助分析.行业的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专业知识的可迁移运用范围,运用的范围越广,专业知识的普适性越强,在择业时可选择面相对较多,行业转换也较容易.另一方面,若是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分布比较集中,则证明其专业能力的运用范围比较聚焦,对就业行业的方向较容易把握,对行业熟悉程度会较高一些.

本文综合不同学科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职业分布的集中优势程度,把学科大类细化到一级学科,打破传统的学科的分类框架,希望从就业的职业与行业分布及其特征的角度,来解释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问题,以便学校和毕业生了解、结合本学科特征,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的引导、规划和实践.

第一、变量的概念与测量.

专业:专业指的是我国高校的学科门类.本次研究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学科门类,选取了35个一级学科的具体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主要的学科大类.[28]

行业:行业指的是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本文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9],将就业行业分为19类,加上这两年兴起的电子商务,共20个行业.

职业:职业指的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的活动.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30],选择其中66个类别进行分析.既可以区别各职业的专业性,又综合代表了一类职业的特征.

行业与职业的分布:本研究主要通过访谈和数据收集分析的综合方法来考察毕业生就业职业、行业的分布特点.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对3位分管学生就业的高校领导进行采访,对选定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行业和职业的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之后利用各高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每个专业至少5所高校,涵盖985、211和非211.最后综合爱拼数据统计平台[31]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

集中优势程度:指的是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其最主要的就业职业、行业的分布与其他职业、行业的分布占比的差值.它反映了该专业是否有集中分布的职业、行业.

第二、数据整理.

运用前文所述方法,对所选的各个专业逐一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从35个专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6个专业的数据来进行报告,主要关注其职业和行业分布有无明显的集中优势,集中优势有多少,总体分布情况如何.

第三、分类形成.

由上表可见,有些专业在职业、行业分布以及集中优势程度上呈现出相似的特征.通过参考比格兰(Athony Biglan)的学科分类法[32]以及国内学者的分类的方式[33],本文以专业毕业生就业在职业分布的集中优势与行业分布的集中优势这两个维度为基础,将高校的不同专业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职业聚焦普适型、职业聚焦集中型、职业分散普适型和职业分散集中型,如图1所示.

此分类打破以往的专业分类方式,将大学毕业生按照就业行业、职业分布及其集中优势的组合进行分类,更能准确、客观、形象地反映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性的差异,同时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一差异背后的原因.

四、不同类别的分析

上文将各专业按照毕业生就业职业、行业分布情况归为四类.下面我们就来分别阐述每一类型的特点、代表专业、影响其毕业生短期内离职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一)职业聚焦集中型

这类专业毕业生在职业和行业选择的分布上都很集中:最主要就业职业占比大于30%,且集中优势至少大于15%.同时最主要就业行业占比大于20%,集中优势至少大于10.5%,且除优势行业,在其他行业的分布较少.在这个分类下的专业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临床医学、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短时间内的离职率都普遍较低.对口的职业有着很高的专业化程度、规范的准入考核体系和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需要高水平的知识背景和社会认知.

这些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比较高,训练时间长,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结.现在一些先驱学校都拥有较强的实验条件支持,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有一部分高校就是以岗位胜任力为标准来进行培养,产学联合,营造实践氛围.

这类专业的学生在选择专业初期本身就带有比较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学习过程中实践与课程交替促进,加快从学校到组织的知识转换.就业稳定性较好,其短期内离职的主要诱因就来自于个人—组织环境不匹配:主要是组织供给与个人需求的不匹配、价值观不匹配两个维度.所以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可以通过以往的实践经验来帮助自己,在选择时要注意从各方面了解该用人单位的信息,积极与老师、同学和前辈沟通,以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与用人单位环境的匹配程度.

另一类是新闻传播类,与前一类截然相反,其毕业生有着比较高的离职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虽有对口的职业,然而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却不高,没有足以形成壁垒的知识体系和任职资格要求,加上其集中的行业分布,使得业内的竞争压力较大,导致了短期内高离职率.对于此类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国家对其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引导,另一方面由于职业规范和知识体系的欠缺,学校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尝试拓宽知识领域,加强跨学科合作学习,增强其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适应性.与此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合的实践,提高毕业生对职业的熟悉程度,积累相关经验,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提高其竞争力,以应对业内的竞争压力、降低该专业毕业生短期内离职率.

(二)职业聚焦普适型

这一类专业的毕业生表现为行业分布广泛,没有明显优势的行业,但职业的分布很集中,最主要职业占比大于或等于30%,且集中优势大于或等于15%.

在这个象限的专业主要有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秘书学等.与第一象限相同的是,该分类下的专业有集中分布的对口职业且普遍专业化程度高,所以也需要以任职资格为导向进行系统培养,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但不同的是,该分类下的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广泛,其专业能力通用性强.但是行业与行业本身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准确了解行业信息就会产生虽然从事的岗位容易适应,但与行业环境不匹配的现象,使得毕业生产生短期内离职转换行业的倾向.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行业的案例,模拟还原真实场景及行业环境,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灵活运用于不同行业,同时了解不同行业的特征,加深对行业的认知,以此作为以后选择行业的初步基础,而不至于因为专业的适用范围广,就忽视对行业的选择,最终因此而离职.

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能力和技能的专业化程度高,有很多行业都有需求,比较“抢手”,外部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应该配合教学内容,积极主动了解各类行业和组织的特征和信息,避免跟风和盲目选择,尽可能提高与就业行业、组织匹配的程度,减少短时间内的离职倾向.

(三)职业分散普适型

这一象限的毕业生在行业和职业的分布上都比较广泛,没有分布特别集中的专业和职业.最主要就业职业占比小于30%,集中优势小于15%;同时,主要就业行业占比小于20%.主要囊括的专业有工商管理、大气科学、哲学、经济学、统计学、历史学等.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在这个分类下的数量是最多的.

首先,这类专业的专业知识带有领域交叉性、行业的普适性比较强,对此,学校应该在教学中发挥跨学科的优势,或是结合其他相关学科,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次,没有集中优势明显的就业职业,且除教师职业外,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所以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会有前两个象限那么有职业针对性,需要通过一些课堂上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以及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实习、参观访问项目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活用专业知识.并形成有助于职业发展的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指向性不高,需要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偏好的具体化.职业偏好的具体化,并不是让学生把职业生涯的每一步每个点都计划的滴水不漏,而是引导并激励他们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尽早积累相关能力,培养提高职业化意识,学生自身方面也应配合学校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规划,以便在之后的课程学习中有效提升专业技能、职业胜任力.而不是漫无目的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择业时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和评估自己,避免知识转换速度慢、应用能力弱、期望落差带来的离职倾向.

(四)职业分散集中型

处在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职业分布广泛无明显集中优势,然而,在就业行业的分布上却有明显的集中优势,最主要就业行业占比大于20%,且集中优势大于其占比的一半.

该类专业主要有农学、生物工程、心理学等.从综合数据来看,汉语言文学也被划分在此类,虽然未达到职业聚焦的要求(大于或等于30%),但相差不大且分布特征相符.这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行业选择上有明显集中的分布,但其主要分布的行业可能由于自身条件、发展程度、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一部分毕业生不得不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职业,比如农学、心理学.所以除了最主要行业外,在其他行业的分布上职业聚焦集中型的要宽泛一些.然而其专业知识并非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特征,若没有相关综合能力,会带来学生在其他行业竞争力不足,无法扬长避短,使得就业初期的不适感增强,另外,此类专业没有集中优势明显、专业化程度高的对口职业.虽然专业本身的知识理论体系相对独立,但是职业指向性弱,在学习中不进行职业化、专业化训练会导致入职时不能很好地衔接转化,加上准入门槛低、竞争压力大,短期内容易产生离职倾向.

因此,对于直接就业的本科生来说,首先要有初步的职业规划.找到一个大方向,在学习中有的放矢,深化加强专业技能,形成有职业指向性的系统性知识.或是扩展知识领域,增强跨专业能力,作为“他山之石”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所长,在其他领域获得“可以攻玉”的独特竞争优势.

总而言之,通过综合学科的自身特征;其对口职业分布及专业化程度;对应的主要就业行业的分布特征、发展状况和竞争情况差异,我们更进一步也更合理地解释了不同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稳定差异及其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五、结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盲目地追求就业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雪上加霜.比起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更应该受到重视.然而,根据调查数据,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不容乐观.先前的研究发现导致毕业生在短时间内离职的原因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指导教育以及个人-环境匹配三个方面,其中对学校教育指导方面及综合研究相对薄弱.

本文研究发现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差异与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行业分布情况有关,但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于是进一步从毕业生就业的职业、行业分布情况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的专业进行了重新分类,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各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不稳定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职业聚焦集中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主要是与其对口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有关;职业聚焦分散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主要受到对就业行业的了解程度,对自身的认知程度以及个人与行业、组织的匹配度的影响;职业分散普适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重点需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早期的职业化意识来支撑;职业分散集中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除了受早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以外,还与其专业学习的深度以及延展性有关.

本研究对毕业生所在专业进行了初步分类,有针对性地分析他们短时间内离职的可能诱因,为学校改善毕业生短期内离职率高的问题上提供方向和参考;同时,也为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择业问题上提供了建议.

另外,我们所做的分类是基于全国不同院校近两年的平均情况,代表的是一个总体趋势,因此,并不排除个别学校的个别专业在职业和行业分布的特殊性.虽然在今后几年内时间内各象限内专业不会轻易变更,但是随着社会需求和政策变化以及对口职业及其专业化的发展,一些专业也能会调整到新的象限,学校与学生的应对方式也需要随之调整到新的象限中.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会在此分类基础上在进行完善和细化,使得出的建议更加精确,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提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Smith, H.L. &, L.E. Watkins. Managing Manpower Turnover Costs [J]. Personnel Administrator, 1978(4):46-50.

[3]Hinkin, T.R. &, J.B. Tracey.The Cost of Turnover: Putting A Price on the Learning Curve [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00(3):14-21.

[4]王明辉,凌文辁. 组织社会化理论及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73-174.

[5]Greenhaus, J.H., et al. Career Management[M].4th ed.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10:34-37.

[6]Super, D.E. Theory of Vocational Development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53(5):185-190.

[7]Riordan, C.M., et al. The Effects of Preentry Experiences and Socialization Tactics on Newcomer Attitudes and Turnover[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1(2):156-164.

[8]刘志业,等. 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25-29.

[9]黄柱坚. 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3(5):48-50.

[10]袁敬伟,陈军. 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83-84.

[11]王泽兵,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和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07(2):18.

[12]Morrison, E.W. &, S.L. Robinson. When Employees Feel Betrayed:A Model of How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Develop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1):226-230.

[13]Turnkey, W.H. &, D.C. Feldman. A Discrepancy Model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s [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999(9):370-380.

[14]Becker, H.S.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60(1):32-40.

职业病离职体检:广东:离职两年内查出职业病仍可申请工伤

[15]崔勋. 员工个人特性对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4(4):9-11.

[16]Mowday, R.T., et al. EmployeeOrganizational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论文范文, and Turnover[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135-166.

[17]王占玲,谈谦. 人与组织的匹配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23.

[18]Chao, G. T., et al.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Its Content and Consequence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4(5):730-740.

[19]张则瑜.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35-39.

[20]Mitchell, T.R., et al. Why People Stay: Using Job Embedde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6):1104-1107.

[21]Bluedorn, A.C. A Unified Model of Turnover from Organizations[J]. Human Relations, 1982(2):135-143.

[22]Maertz, C.P. &, M.A. Campion. Profiles in Quitting: Integrating Process and Content Turnover Theo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4):566-575.

[23]黄敬宝.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因素[J].经济导刊,2011(10):18.

[24]陈迎民.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十年回顾:2003—2013——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4):29.

[25]CarrSaunders, A.M. &, P.A. Wilson. The Profession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33:249-298.

[26]Freidson, E. Professionali论文范文 Reborn: Theory, Prophecy and Polic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13-30.

[27]王琛莹.75所部属高校毕业生去年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EB/OL]. 京华时报. 京华网.(2016-02-02)[2016-02-02].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6-02/02/node_882.htm.

[28]本次研究所涉及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贸易、法学、秘书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日语、德语、新闻学、传播学、历史学、数学及应用数学、物理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机械工程、建筑学、地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农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心理学、统计学.涵盖9个学科大类,共计35个一级学科.

[29]中国国家统计局.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30]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31]佚名.2015年iPIN.com中国大学各院系就业大数据[DB/OL].学校库.爱拼网.(上载日期不详)[2016-02-23].http://www.ipin.com/school/schoolFilter.do.

[32]Biglan, A.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bject Matt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ructure and Output of University Depart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3(3):206-213.

[33]袁本涛,等.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探究——基于分类的视角[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56-61.

(责任编辑张 芊)

总结:主要论述了职业离职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职业病离职体检引用文献:

[1] 离职演讲稿写作方法与技巧 怎样写好离职演讲稿
[2] 离职论文范文 离职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3] 离职率和服装零售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离职率和服装零售方面论文范文文献5000字
《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稳定性》word下载【免费】
职业病离职体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