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

主题: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6

简介:适合传承艺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传承艺术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传承艺术论文范文

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论文

目录

  1. 一、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2. 二、民间艺术的生存困境
  3.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建议
  4. (一)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价值,提供民间艺术生存沃土
  5. (二)借力名人效应打造民间艺术品牌价值,实现活态传承
  6. (三)开拓性传承,创新中发展,挖掘和再造民间艺术的商业价值
  7. 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倡导“书画同源”,传承艺术精髓

(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

摘 要 :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视域来分析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探讨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民间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只有通过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价值、打造民间艺术品牌价值、挖掘和再造民间艺术的商业价值,才能为民间艺术生存提供沃土,实现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关键词 :广义虚拟经济;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 (2016) 02-0005-xx

[收稿日期:2016-02-16

基金项目: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专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X2013-1022 (M) ].

作者简介: 关红(1970—),女,广西桂林人,湖南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它源于民间,传于民间,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特征和特殊的制作工艺,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它不但记录、保留了人类生产生活习惯、民风民俗、*观念等历史文化元素,也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情感的再现.民间艺术在生活中除传统的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功能外,它同时满足人们心里需求和精神需求,价值特征由单纯使用价值(实物价值)和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范畴(虚拟价值)共同组成.

以林左鸣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广义虚拟经济学说认为,“实体经济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可定义为广义虚拟经济.”随着 “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转化,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心理需求出发,以创造物质财富并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逐渐被不但创造物质财富还创造附加其上的精神财富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经济形态(广义虚拟经济)所替代.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运用广义虚拟经济的理论与视角来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发展,不但能将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最大化的转化为文化竞争力和生产力,还是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民间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不仅仅是一种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更是民间手工艺人一种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的体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和先进的工业文明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质不断地被高科技的发展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所谓的“时尚”的东西,而对于民间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少,导致了中国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产品的丢失.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一种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其发展也会受到民间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流失,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大师的逝去,以及现代工业化社会文明冲击下,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社会的民间风俗和艺术面临严重生存危机.民间艺术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刻不容缓、亟待加强、任重道远.

二、民间艺术的生存困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今天我们已从过往的农耕生活向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的社会转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度来说,变化是根本性的,其终结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以诗情画意、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显著特征的时代.而我们过往所创造的民间艺术正是建立在传统的乡村生活之上,它们正是以浓厚的乡土民情为母体,滋养出具有各种风貌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仿佛自然生态一般具有不可复制的多样性.而伴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显然颠覆了以往的那种风貌各异姿态丰富的民艺自然生态,使得各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民间艺术生存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传承基础的缺乏,目前我国的民间艺术仅是少数对民间艺术充满热情的人在创作,而且大部分是年长者,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投入这项事业;市场观念的缺乏,存在单纯艺术的观点,没有充分地把艺术与市场联系起来,对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认识不足;品牌意识的缺乏,民间艺术家的作品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古老的传统技术局限了作品内容的拓宽,所以难以形成知名品牌;现代科技支撑与人才投入的缺乏等方面,一些传统工艺作坊和艺术表现形式已经不存在,现代机器制作的工艺品以低廉的论文范文占领市场,繁琐的手工制作流程因逐渐失去了固有的文化价值而被消解,许多传统工艺技能和民间艺术形态濒临失传和消亡.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建议

(一)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价值,提供民间艺术生存沃土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 年提出来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本民族文化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并对本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他主张每个民族都应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各抒所长,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境界”.[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论文范文出版社,2004.]

传统民间艺术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实的文化,是古代历史和现代文明的一种连接形式,是承载文化的有效载体.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文化自觉”是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因为,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的主体只能是本民族的广大群众,而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要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本民族群众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只有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才会自觉地参与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也只有在民间艺术创作主体形成高度文化自觉时,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才能有稳固可靠、坚实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借力名人效应打造民间艺术品牌价值,实现活态传承

品牌是一种典型的以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的虚拟产品(虚物),是企业拥有的一种以非物质(信息)形态存在的无形资产或者虚拟资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是一种满足人们心里消费需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是一种非功能性的“虚拟使用价值”.在商业化高度发达信息泛滥的当今社会,有限的消费资源面对着过多的消耗取向,消费者无限也没有能力进行自我判断,品牌消费是其必然的选择.

如著名民族舞蹈家杨丽萍策划创作的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为例.《云南印象》借助杨丽萍的个人品牌,消除了受众对原生态歌舞这一新产品的怀疑,在进入市场的引入期阶段就一起了强烈的关注,产生了票房号召力.以此为突破口,通过作品的自身魅力征服了观众,形成了口碑效应,引发了持续的票房论文范文.造就了本土艺术作品的市场奇迹.《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作品对散见于云南的自然传衍着的各民族原生态舞蹈进行深入、广泛的开掘,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它不仅正确继承了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同时成功地利用了现代化的舞台、灯光、音响等艺术手段,对原生态艺术进行了深度极致的扩张渲染,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更具有观赏性,更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2] 张斌.杨丽萍与云南印象[N].北京娱乐信息报,2007-07-15(8).]著名作曲家徐沛东先生说:“杨丽萍以推出这部原生态歌舞集,来保留濒临失传的云南民族民间艺术臻宝,是对世界文化一种无私的赞助行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首先,名人作为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具有价值导向作用,易为人们普遍认同,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构成商品的附加值,很容易成为心理需求的一种满足和示范标准被接受.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力名人(民间艺术传承人)效应,创造品牌效应.其次,所谓民间艺术的“原生态”不是一个完全封闭、固定的概念,我们的保护不能将其“冷冻”起来,而必须正视社会文化环境变化,才能使其活态传承.否则,保护就要走入死胡同.我们应当看到,不是社会文化环境要去适应民间艺术,使其得以传承,而是民间艺术保护要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得以传承.必须培养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适应性调适,从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三)开拓性传承,创新中发展,挖掘和再造民间艺术的商业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就是“人本”经济,是立足于价值再造,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商品经济,是虚拟价值的价值量大大增加的经济.今天,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各种形式的现代文化艺术必然走进大众的生活,作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一的民间艺术,要在新时期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并发扬光大,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贴近时代,使其逐步适应并融入现代文化,服务于现实生活,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在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更新民间艺术发展观念,传承与创新并重,形成产业意识,树立正确的产业观.艺术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以市场化、规模化和工业标准化作为运行机制,重视艺术产品精神形态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将民间艺术作为产业来经营,不仅仅是简单的能否营利问题,更多的是以此扩大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并从产业化中发现、建立艺术文化发展的规则,在依靠市场支持艺术的同时,也利用市场运作,使艺术成为社会化生存和发展的一项事业.[[3] 吴倩,宋维山.艺术与市场整合:河北民间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河北学刊.]

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倡导“书画同源”,传承艺术精髓

代表性案例:“朱府铜艺”四代传人——朱炳仁先生,就是一位善于推陈出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他通过对传统铜雕艺术进行挖掘和研究,打破了铜雕“重刻轻雕”的传统制作方法,并总结出“朱府铜艺”七大祖传绝活,使该工艺突破了书画禁忌,真正做到“书、画、刻、雕、锻、铸”六位一体,开创了杭州铜雕发展的新局面.作为论文范文杭州铜雕的传承人,他继承了“朱府铜艺”的铜雕技艺,从工艺和理论两个角度,对发展铜雕工艺起到了积极作用.2005年朱炳仁先生创立了“朱炳仁”铜雕品牌,把经过百年时间累计下来的精妙铜工艺赋予传统、时尚、优雅,高贵的气质,创作、设计了很多极具艺术美感的生活实用品,受到市场追捧,让百姓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做好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的努力,让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传统铜艺的精湛工艺通过现代美学的诠释得以流传.他的产品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实用价值,而是赋予了极高的个人品牌价值和艺术价值,甚至很多消费者认为“朱炳仁出品”已经具备*价值.他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将中国传统的铜雕艺术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世界铜艺的巅峰,因此,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所以,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绝不能是墨守成规地简单复制,而是需要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真的反思,是知识文化和艺术的不断升华;是通过一次次的创造性活动,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们要让民间艺术赶上时代的步伐,用发展来促进保护,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民间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总结:该文是传承艺术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引用文献:

[1] 容易写的爱艺术论文选题 爱艺术论文标题怎样定
[2] 班主任工作艺术学论文题目 班主任工作艺术论文标题怎样定
[3] 表演艺术相关论文题目 表演艺术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word下载【免费】
传承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