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专业学位生协同培养体系实践

主题:研究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25

简介:关于对写作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范文

研究生论文

目录

  1.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现状
  2.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3. 研究生:2015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将过半
  4. 三、总结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210003)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需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培养,通过建立“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与实验体系和“双导师”制度建设,规范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和标准,实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和评选,建立服务平台等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全面落实确保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期、稳定、高效发展.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16-03

收稿日期:2015-08-31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研究与实践”(JGZZ13_043);南京邮电大学教科规划课题“分类别、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GK21400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孔媛媛(1982-),女,山东烟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邓艳(1978-),女,湖北恩师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研究生教育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两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面向特定专业、面向社会需求的;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则面向基础理论、面向科学研究.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随着近几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比例也逐年提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区分度不高,没有专业学位的特色,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问题迫在眉睫.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发展现状

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的两种类型,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每年招生的规模都在增加[1].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从2009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年只招收了工程硕士类别的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两个领域173人,只占总招生名额的17.96%.但随后每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都在增加,到了2014年达到602人,占总招生名额的49.67%,专业学位类别包含工程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会计硕士四个类别,其中工程硕士类别包含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和物流工程10个领域.与之相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却在逐年减少,所占比例也逐渐降低,从2009年的82.04%下降到2014年的50.33%.从国家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导向看,两种形式的研究生会均衡发展,甚至长远发展下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会超过学术型研究生[2].

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其对研究生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也愈发重要,但因受到单一导师传承方式、单一学科界限、单一高校封闭式培养等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遍存在实践与应用能力不强,特色不鲜明、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区分度不大等问题[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往往都是借鉴本学校相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比如专业学位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参照学术型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学位领域“计算机技术”参照学术型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学位领域有部分课程会跟学术型专业重复,再在实验课程和工程相关课程上做出调整,以适应专业学位要求;在授予学位的成果要求上,一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求在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则没有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但鼓励申请专利;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两者的评审指标不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理论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论文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尽管培养单位努力在两者的培养模式上做出区分,但几年研究生培养下来,毕业后的访谈结果显示导师和学生的普遍认为两者区分度不大,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也不认为两者的学位论文有明显的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如何跟学术型研究生真正区分开来,如何增加学生、导师和社会的认同感,这些问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的关键[4].

近几年,学校在资源配置上也在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投入,针对专业学位开设实践性课程,建立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供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单独遴选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学生,通过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和优秀论文培育和评选等措施来保障其培养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要以学校优势的专业学位学科培养为试点,以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为抓手,统筹协调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5],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出发点,建立全面立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6].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面向特定专业、面向社会需求的,而学术型研究生面向基础理论、面向科学研究,这是两者的本质区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的学科优势,致力于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培养,切实贯彻“双导师”制,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所谓“四位一体”包括学科、企业、导师和研究生,“学科”指学科建设,“企业”代表校企合作,“导师”代表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代表研究生培养.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通过建立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确立“有知识、有能力、有应用、有经历”四层次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面将分别从学科建设、校企合作、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构建“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为核心要素的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龙头,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偏重于学术性轻应用性,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因为建设起步较早比较受到重视,而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问题因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容易被忽视,而专业学位教育作为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7].

专业学位的学科建设首先要优化学科结构,既要跟学术型学位专业学科相互支撑,又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以“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学科为例,该领域跟学术型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很类似,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传统的名牌专业,其学科建设已经非常成熟,教学资源、实验室和课程体系都可以借鉴,但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还需要建立独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室,开设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课程,同时需要跟校外企业密切合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都是专业学位学科建设的重点.

研究生:2015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将过半

其次,需要组建有力量的学术梯队,这是学科建设的骨架,专业学位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要特别关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校企合作密切的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建立校级、省级和国家级论文范文重点学科梯队,促进学科建设有层次地建康有序发展.

2.校企合作

校外企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跟学术型研究生最大的不同之处和特色所在.校企合作要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的建设与管理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实践平台,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调动学校、学院和企业各方的积极性,建立省级、校级两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每年选派专业学位研究生进站,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同时,创新研究生进站方式,工作站以项目的形式,委托给学校导师,带领研究生研发;也可以由学校研究生导师根据研究生培养的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研究生进站参与课题的研发.通过校企合作,表现优异的研究生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参加工作,既给研究生增加了就业机会,又给企业提供了快捷的人才选拔途径,同时给学校创造了优秀的实践基地.

探索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与实验体系建设.为适应当前科技的高速发展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探索采取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从行业企业需求出发,强化企业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的角色功能,丰富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特别关注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验课程建设,专门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并强调基础理论课的实践导向.例如,数学课程要面向应用,教学用到的例子要结合专业的特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在未来实践和学位论文中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好,解决好实际工程问题.新的培养方案强调企业专家参与研究生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工作.规定每个专业和领域至少有一门课必须有企业专家参与建设和教学,企业专家可以结合工程实际讲解课程内容.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选修专门面向专业硕士开设的课程不得少于3/5.除开设企业参与课程外,还邀请企业优秀专家和基层一线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开设行业前沿技术讲座、介绍工作经验好人举办研讨会;积极探索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课程设置;加大特色课程、品牌课程、前沿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力度.

3.导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因为要进行校外实践,因此必须实行“双导师制”,要紧紧抓住“导师”这一培养核心因素,切实做好“双导师制”的导师队伍建设.

适应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及产学研联合的培养需求,专门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聘用等条例.构建一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适应的、行业*导师与专职导师结合的导师队伍.

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素质,专门制定跟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不同的遴选标准,强调其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鼓励有校外合作项目的教师担当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以适应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及产学研联合的培养需求;规范企业导师管理,明确企业导师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等内容,高标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导师,制定企业导师管理办法,明确责权利.建设一支符合培养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专业学位企业导师队伍,确保双导师的真正落实.采用灵活的交流模式,既请企业导师走进校园,又送学校导师走进企业,从而提高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双导师制的良性发展.

通过落实“双导师”培养责任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所具有的优势,避免各自的不足之处,联合起来培养既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研发和生产实际问题、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4.研究生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和学位论文三个环节,课程学习的质量通过课程建设把控,校外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保障,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加强过程管理,确保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期、稳定、高效.成立由研究生院、企业、学院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对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特别是研究生在企业中的学习与工作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从与企业接洽合作,到规范合作内容与方式,以及研究生进入企业后对导师、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企业培养行为的约束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制定系列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培养过程健康有序.

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实践导向,制订开题报告的考核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面向应用,面向企业实际.强调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凸显面向相关产业,联合培养特色,积极提倡技术报告、工程设计、产品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标准.在能力评价方面,引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衡量指标;要对学生在企业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完成项目的工作量进行考核,考查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开发验收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硬件看设计图与实物图,软件看算法与代码量.学位论文的评价充分考虑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评价标准等因素.联合著名企业共同承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积极探索面向相关产业,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途径,建立适用于产学研合作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标准.

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该项目分为校级和省级两个级别,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立.在项目评选过程中,参加企业工作站项目和实行双导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予以优先资助.通过项目资助,发掘研究生的创新潜能,激励研究生的工作热情,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育出优秀的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设立校级和省级优秀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其评选标准看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利成果和论文成果实用性,对于成果突出的推荐其参加省级优秀论文评审,对研究生和其导师分别设立奖励机制,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积极性,全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总结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更是联合、协调社会优质资源共同办教育的需要.这既是高校真正成为知识创新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试验田、扩大开放桥头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与企业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经过探索实践,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机制日臻完善,建立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抓手,探索与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与实验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双导师”培养责任制,实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积极探索建立适用于产学研合作的专业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标准,进行省级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以上措施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协同创新培养作用,产学研结合催生基地建设,使得“小基地”发挥出“大示范”的效果,形成了信息特色鲜明、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有效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效能及改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9).

[2]胡娟,徐亮,王超.“产学研”合作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2).

[3]刘珍珍,周文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博弈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3).

[4]李香.基于协同创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

[5]余为,郭海敏.贯通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6]高鸿.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7]孙瑜,罗兆祥.从专业学位教育看学科建设的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5).

总结:该文是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范文,为你的写作提供相关参考。

研究生引用文献:

[1]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怎样拟
[2] 研究生硕士学位参考文献外国 研究生硕士学位核心期刊参考文献哪里找
[3]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大纲格式样本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提纲如何写
《专业学位生协同培养体系实践》word下载【免费】
研究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