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职称论文 > 文章内容

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陕师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陕师大硕士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3-11

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
  2. 第二篇陕师大硕士论文样文: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
  3. 第三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模板:湖南张家界方言语音研究
  4. 第四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例: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5. 第五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格式:明清山西交通地理研究

★本文收集了100篇免费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都是免费优秀的相关论文范文,可以做为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写作相关范文格式模板参考文献,【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参考: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

教育均衡化是近年来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焦点.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愈演愈烈的竞争趋势和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西安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论文从地理学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利用空间网络分析方法,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对西安市乃至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为此,本论文选题定位于基础教育均衡的系统性研究与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布局为切入点,以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展开研究,为进一步制定西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首先,通过现状分析揭示城区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学校区位与居民居住区位的空间点格局类型;其次,在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度基础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的水平和类型以及区域差异程度、探究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与公平性;最后,根据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定量和定性的判定了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①近10年,西安市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增长迅速.②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年上升,耦合类型依次为勉强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2002-2005年为教育滞后型,2006年后均为经济滞后型.

2.居民点和校点的空间分异研究.

通过对研究区内156所初中、324所小学、2532个居民点从分布现状、分布密度和点格局类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碑林区居民点和小学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和初中校点的分布存在差异性.新城区、雁塔区、未央区和灞桥区居民点和初中校点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和小学校点的分布存在差异性.莲湖区居民点和小学校点及初中校点的空间分布均具有一致性.

3.基础资源配置水平的测度、分类与均衡性分析.

①构建了测度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加权指数和模型计算小学、初中的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依据该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分为Ⅰ(高质量高配置高经费)、Ⅱ(中质量高配置高经费)、Ⅲ(中质量中配置高经费)、Ⅳ(中质量低配置低经费)、V(低质量低配置低经费)五类.分类结果显示,西安市城区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的投入都有向本身就有优势的学校倾斜的倾向,这会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化.并且教育存量与流量具有相同趋势,这也将加大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

②运用差异系数来分析小学和初中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性.结果显示:在2012年,雁塔区、灞桥区小学和初中的资源配置综合水平都是均衡的,碑林区和新城区小学资源配置都是均衡的,初中资源配置都是不均衡的;未央区小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初中资源配置均衡;莲湖区小学和初中的资源配置都是不均衡的.

4.基于ArcGIS网络分析中的服务区分析和可达性的哈夫模型分别从基础教育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和公平来分析其所承载的教育资源的空间均衡性.

①学校服务区效率分析.在53个街道中:小学和初中服务区覆盖率最高的是碑林区,最低的为灞桥区,两者之间的差值小学为0.55、初中为0.5.小学和初中服务区重复覆盖度最大的是新城区,最小的为灞桥区,两者之间的差值小学为0.56、初中为0.47.服务区覆盖效率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街道小学和初中均占39.6%;效率良好在将来需要完善的街道小学占56.6%、初中占52.8%;效率较差需要调整的街道小学占3.8%,初中占7.6%.服务区重复覆盖率低、效率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街道小学占70%,初中占64.2%;重复率较低、效率良好在将来需要完善的街道小学和初中分别占18.9%和20.8%;重复率较高、效率较差需要调整的街道小学占11.1%,初中占15%.

②居民区就学公平性分析.在2532个居民点中:到小学和初中可达性较为理想、公平性较好,可以保持现状的居民点分别占3%和9%,可达性能够接受、公平性尚可,但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居民点小学和初中均占60%;到小学和初中可达性较低、公平性较差,需要调整的居民点分别占37%和31%.

③学校布局公平性分析.在324所小学和156所初中里,学校布局公平合理可以维持现状的小学占39%、初中占34.6%;较为公平合理但在将来需要完善的小学占47%、初中占45.5%,其中资源配置稍有冗余的小学占27%、初中占25.6%,资源配置稍有不足的小学占20%、初中占19.9%;公平性较差需要调整的小学占14%、初中占19.2%,其中资源配置冗余较多的小学占3%、初中占5.8%,资源配置较为缺乏的小学占11%、初中占13.6%.其中,未央区和碑林区的小学和初中接近公平合理的比例均最高,灞桥区均最低;莲湖区的初中没有需要调整的学校,公平合理的程度也很高;碑林区和新城区小学都没有学校教师配置过剩,生师比过低的学校,没有产生资源的冗余;新城区初中需要调整的比例最高.

5.基于前述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①增加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基于泰森多边形和邻域分析建立“大学区”资源共享互助模式.③建立布局结构均衡合理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空间体系.④从空间可达性的角度在基础教育学校布局阶段提供给区域范围内所有学生相对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⑤基于哈夫模型,利用ArcGIS重新规划出各个学校在空间布局上相对均衡的新学区.

第二篇陕师大硕士论文样文: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

本文主要探讨先秦至隋唐隐逸诗的发展流变状况,由述论与四章二十四节组成,约十八万字.

第一章主要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首先,对隐逸诗一词的历史来源进行了考证,对隐逸诗的内涵、外延给予了现代意义上较为科学的界定,对隐逸诗与山水田园诗、游仙诗的复杂关系予以了细致辨析.其次,对隐逸文化、隐逸文学、隐逸诗研究的历史加以回顾,现状加以分析,未来加以展望,并对研究隐逸诗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做了一定阐述,认为研究隐逸诗是拓荒性的工作,且富有现实性,意义重大.再次,对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予以揭示.

第二章论述了隐逸思想形成的渊源.认为我国的隐逸思想历史悠久,来源复杂.其中《周易》导源于前,它开启了儒、道隐逸思想的端绪,儒、道各具自成体系的阐发,儒家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是手段式的待时之隐,它因为具有实际的操作性而成为后世不得志文人现实的行动指南,道家发扬的则是目的式的适性之隐,是隐逸境界的最高理想,二者既对立,又互补.另有荀子、韩非子等反对隐逸,为后代反隐思想开了先例,从汉*始还形成了史家为隐士树碑立传的强大传统.先秦、两汉是隐逸诗的滥觞期,此时隐逸诗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但它们所开创的隐逸主题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逸思想的文学源头,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附节简单考察了隐士的十七种名称和两种别名的来历,并论及了十个既可称呼隐士又含有对隐士分类性质的名词,还列举了十三种前人对隐士的分类方法,并简要表明了笔者对隐士分类的态度.

第三章探讨了魏晋南北朝隐逸诗主题形态上的多元化发展局面.首先,从社会秩序、思想基础、士人心态、隐逸传统等方面阐述了隐逸精神高扬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并说明正是隐逸精神的高扬,才促使了隐逸诗的主题形态在此时获得了多元化发展.其次,对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所有诗歌进行考察,统计出了此时的全部隐逸诗作.再次,根据主题形态的不同,把此时隐逸诗分为游仙隐逸诗、招隐诗、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几种类型.其中,游仙隐逸诗成于阮籍、嵇康等人,并在郭璞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招隐诗由淮南小山《招隐士》演变而来,经由张华、张载,发展到陆机、左思,完成了招隐题材的第一次新变,发展到王康琚则是招隐题材的第二次新变,谢灵运、谢朓等人创

第三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模板:湖南张家界方言语音研究

张家界处于湘西北的西南官话区,因其较为复杂的民族成份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方言具有很多与常见西南官话不同的特点,过渡性质比较明显.本文以张家界方言为研究对象,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运用静态描写、图表、统计以及比较等方法对张家界方言的语音系统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出张家界方言语音的主要特征和演变的大致过程及趋势,然后结合前人的观点探讨其归属.

本文共分6章:

第1章简要介绍张家界的地理、历史、人口、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以及张家界方言的研究现状等.

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陕师大硕士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8000字研究生论文、2000字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陕师大硕士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题目

第2章列出张家界共30个方言点的音系.

第3章将张家界方言与中古音系进行比较,全面梳理张家界方言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

本章内容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古入声的今读音情况:张家界东、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入声已与其他调类合并,基本只有四个单字调,而四县区交界的中部地区基本还保留着入声,多为五个调类.

第4章分析张家界方言几个声韵调的演变情况.

一、声母方面:

1.非敷奉与晓匣合口字在今张家界方言中全部相混,非晓组相混主要与介音或主元音u有关.

2.来自帮非见以及知章组的唇齿音声母pf、pf是因为受到u的唇齿化作用而后有的一种语音演变.

3.绝大部分地区今分平翘舌,古知章组基本读ts组音,庄组有ts、ts两组读音,从ts向ts演变的趋势很明显.

二、韵母方面:

1. h/h韵来自合口三等,根据来源及今读音,可将其分为精见晓与知章不混型、精见晓与知章合流型两类.

2.蟹摄开口一、二等字有三种读音,从桑植县城、慈利县城的ai演变到张家界市区的£,复元音韵母单元音化.桑植芙蓉桥、马合口两个白族乡有()/ε两个层次的读音,()为白读层,ε为文读层,显然在按着元音高化的路径进行演变.

3.鼻辅音韵尾的今读音分两种类型:“三桑san”相混型与“三san/桑saη”不混型.深臻曾梗摄大都收-n尾,前低元音后接舌根鼻音韵尾-η时更容易鼻化,如桑植芙蓉桥、马合口等地:帮p5、装tsu5,后高圆唇元音后接舌根鼻音韵尾的oη、ioη最不容易丢失后鼻音韵尾.

三、声调方面:

1.永定区谢家垭乡以及沅古坪镇的古全浊上、浊去均与清平字合流读阴平,合流的原因主要为调值的相近.

2.慈利县全境、桑植县19个乡镇、武陵源1个乡、永定区1个乡的古清去字与古浊平字合流读阳平.根据《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提供的材料以及周边地区方言的今读音,我们认为是最近几十年因为调值较接近得以合流,与江西赣方言“清去归阳平”似乎没有联系.由于受到周边强势方言的影响,这种合流还未完成就又开始分化,部分字的白读音念阳平,文读音念去声.

3.今张家界有近一半地区保留入声调(包括张家界市区),但没有入声韵尾.无入声调的方言中古入声字主要与古去声字合流读去声或与古清平字合流读阴平.

第5章介绍湖南白族的来源及分布,然后对占据湖南白族人口95%以上的张家界以及怀化市沅陵县的白族汉语方言中存在的几个语音现象与白语以及江西客赣方言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张家界最为典型的白族汉语方言桑植“民家腔”并不像之前认为的保留了很多白语的底层,而是与江西方言特别是赣语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这与其移民历史相吻合.

第6章总体概括张家界方言的语音特点,结合当地人的语感以及前人对张家界方言归属的看法,最后通过“古去声字是否分阴阳”这一标准将张家界方言分成两片:

第一片与《汉语官话方言研究》(2010)所分西南官话湖广片的湘北小片比较一致,特点是古去声字今分阴阳.

第二片与《汉语官话方言研究》(2010)所分西南官话湖广片的鄂中小片在整体语言面貌上比较一致,特点是四声调值与武汉接近.


https://www.mbalunwen.net/lishi/087835.html

第四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例: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1996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在全世界掀起了社会变革的浪潮,进入21世纪昭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

统观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情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的不足,比较突出的有:第一,核心概念的解释缺乏统一性;第二,在大学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探讨大学教育内部活动方式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产生原因及结果的系统研究比较少,使得人们无法准确推辨和了解大学教育中的哪些方面以怎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方面;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衔接与互动程度相对较低.一方面,与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系统,而另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现实性问题相当突出,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需要,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互动、衔接不够;第四,对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多见;第五,关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上都是不均衡的,对于有些问题过于关注,研究水平相对成熟,而有些问题在研究界很少受到关注,致使对有关的重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相对滞后.

本研究将以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作为研究和考察的目的,以组织、学科、话语作为理论分析视角,考察大学生活以及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问题,以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考量为研究重点,突出社会学研究的理路,旨在揭示在既有的大学育人机制和育人活动中,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的方面、影响结果及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样的考察基础上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及策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参与观察、话语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多方法相结合,调查结果详实有效.

研究中,所涉及和讨论的主要论题有:探讨创新及其理论谱系;归纳构成人的创新素养的各因素及其特征表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关系;从大学发展历史脉络中形成的学科传统、育人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找寻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相关的分析要点;在组织、学科规训和话语的理论框架下解读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活进行社会学的考察;参阅历史、借鉴不同学科回应当下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中的问题.每一个论题便是一个分析单元,对每一论题的分析和讨论最终构成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研究的分析脉络由两个部分连接,一是,从横向结构关系的角度梳理出人的创新素养构成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比照,并在组织、学科、话语理论分析框架下论述在学科层面、学校培养层面、学生日常交往层面本研究的考察焦点,对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影响的结果进行现实考察;二是,从实效性的角度考虑,由指向未来发展目标的将来状态转回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诊断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症结,为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育人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本研究是由现象考察转向内部关系,由指向未来培养目标转向问题情境的探秘过程,全景式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为调和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做出理性回应.

基本结论: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学生的主体性未被重视;②既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新性素养的有效养成;③学科制度导致通才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分化;④大学学科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第五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格式:明清山西交通地理研究

自古以来,交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就占有重要地位.著名史学家严耕望曾指出“交通之畅阻对于国家之兴衰、地方之开发,与民生治调剂,皆具有莫大之作用.”本文以明清山西的驿路和铺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寰宇通志》、成化《山西通志》、光绪《山西通志》为基本史料,结合正史、方志、笔记、商书等资料,复原了明清时期山西的驿路网络和铺路网络,并结合明清时期山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初步分析了山西道路的特点.

文章认为,驿路和铺路的基本走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易发生改变.引起驿路和铺路线路改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驿路格局的演变主要受到大的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明代国都的迁移、明蒙之间的军事对峙、清廷对边疆地区的开发等.不同时期,国家需求不同,社会需求不同,驿路所承载的信息流、物资流、人员流也会因时而变.因此,明清时期山西驿路格局的演变,更多的体现在驿路重要性的此升彼降,而非路线的迁移.清代对于驿站冲僻的划分,本质上反映了道路所承载的信息流、物资流、人员流的多寡以及该驿道之于*政府的重要程度,是驿路格局的一个重要体现.铺路则以各级行政中心为枢纽,形成了不同层级的铺路交通网络.受到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铺路交通系统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区域性、层级性和封闭性.与明代相比,清代山西的铺路较明代分布更加密集,这反映了区域之间联系的增强.

在复原驿路和铺路的基础上,结合明清时期山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初步分析了山西交通的地理特征.道路自产生以来,与河流就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流域性显著的山西地区,道路天然具有流域性.“水陆并行”是山西境内道路的基本特点,是山西道路流域性的重要表征;自然条件决定了山西道路的走向,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则是引起了山西交通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以及社会需求的双重作用下,山西地区的道路呈现出了多路并行、互为主次的特点.该道路布局特点的出现,本文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制约;(2)道路的路况和社会经济形势是人们对道路取舍的决定性因素;(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道路的通行能力的低下与日益增多的商品运输之间的矛盾,促使道路产生自然分工.

总而言之,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山西境内道路的发展和布局的两大因素.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山西道路呈现出以南北走向为主的特点,因此,道路的南北向延伸为其自然特征.而在国家需求的影响下,明清时期,山西又不得不大力发展东西向道路,以增强国家的东西向联系.但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山西南部的道路走向始终保持不变,这恰恰反映出了,地形地貌这一自然因素在道路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交通道路作为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自然环境是基础,现实需要则是根本.道路的形成与拓展更多的体现的是人类基于现实需要对大自然最大程度的利用.

本文是一篇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可作为选题参考.

陕师大硕士引用文献:

[1] 陕师大硕士论文题目推荐 陕师大硕士论文题目怎么拟
[2] 陕师大硕士论文提纲 陕师大硕士论文提纲怎么写
[3] 陕师大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 陕师大硕士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陕师大硕士论文范文参考 陕师大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陕师大硕士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