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用经典文学IP打造中国“遗产电影”

主题:小说改编的电影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8

简介: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电影改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电影改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电影改编论文范文

小说改编的电影论文

目录

  1. 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创电影改编搞笑作品《春晚尽待霍元甲》

文/晨 羽

2 0 1 5 年, 被称为“ I P 元年”,《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网络文学改编作品的火热掀起一阵IP潮.2016年,被认为是网络文学的爆发年,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大规模出现.各大影视公司和众多业内人士疯抢着热门IP,研究着下一个影视“爆款”的模样.

只是,改编自热门网络IP的电影、电视剧就一定大卖了吗?现实给出的答案是:未必.不少顶着“大IP”光环的作品质量堪忧,被观众诟病.因为观众不会纯粹为IP买单,而只会被影片的内容打动.

今年5月中旬,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推出“电影与文学”大师作品展, 放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郎心似铁》《理智与情感》《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蒂凡尼的早餐》《肖申克的救赎》,这六部电影论文范文均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包括莎翁名剧、美国现代文学、英国儿童文学、英国古典文学等,同时各以自身过硬的电影质量获得了奥斯卡、柏林电影节等众多权威奖项的肯定.紧接着,6月,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隆重拉开帷幕.电影节上的一大亮点,就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与英国电影学会以及英国文化协会合作特别策划的“莎翁影史”——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影像大展.

在“ 泥沙俱下” 的I P 环境里,在日益白热化的网络文学IP竞争中,这些改编自文学经典的影片犹如一股凉爽的清风,充满了电影与文学的双重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影迷,同时也给越来越依赖网络文学IP的国内电影人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按现在的说法,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作家的经典作品是公认的超级大IP,无论是其深刻的艺术品质,还是跨越时空的穿透力、传播力,都可以甩那些网络文学IP成百上千条马路了.但现在国内是否把文学经典看成IP?显然,把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品作为IP资源的电影人寥寥. 时下,对影视改编版权盲目混乱的哄抢滋生了一股浮躁之气,而残酷的市场表明:热门网络文学IP并非万能灵丹,在这样的时刻,重识IP的定义,深入挖掘纯文学的价值,显得迫切而重要.

名著改编片是拍给现代人看的

今年的“莎翁影史”——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影像大展上,汇集了英国电影史上8部经典的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电影,跨度足足超越100年.其实,早在电影诞生不久的1899年,莎士比亚的作品——《约翰王》就被搬上了银幕.之后有近500部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的默片先后问世.为此,英国电影学会特地汇编其精粹,发行了新片《开演!默片中的莎士比亚》.至今根据莎翁作品改编的电影已不计其数,这当中不乏很多名留影史的伟大作品.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被誉为“当代最好莎士比亚演员之一”的77岁英国演员伊恩·麦克莱恩为宣传“莎翁影史”单元展映,来到上海,成为焦点人物.伊恩·麦克莱恩认为,莎翁IP超越时代的价值,在于永远忠实、细致入微地描述人类的共同精神与复杂情感, 并在其中注入瑰丽的想象力.“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会生气嫉妒残忍,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这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人性.人性将所有国家种族联系在一起.”

8部展映影片中,既有对莎翁剧作较为原汁原味的演绎,也有借莎翁的故事、场景、人物,叩问时下的命题.譬如,伊安· 麦克莱恩出演理查三世的1995年版《理查三世》,将故事背景由原著的十五世纪转换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弓箭、长矛的冷兵器时代移植到坦克、大炮的热兵器时代.尽管年代变了,但影片的内核依然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故事,没有破坏莎翁美丽的词句,并且注入了现代的活力.

“名著、经典,都分两面.一个是classical,还有一个是时演时新.从环球剧场到现在,莎士比亚的剧本演了无数次,被不断地重新演绎.再说电影改编,我们现在能看到多少个版本的莎士比亚!隔个三五年就要被重新诠释, 换一个导演, 换一个风格、理念,由论文范文的演员重新演绎.但无论被怎样重新阐发,一看就知道他是莎士比亚某一出戏中的某一角色, 换再多的面孔、再多的手段,你也认得出他是谁等 如果经典不被重新诠释、重新演绎,它就不是活的,这就不是经典了.”导演郑大圣说道,这也是他创作时坚持的理念.

今年2 月, 郑大圣导演的《蚀》斩获上海电影评论学会评选的“2015十佳华语电影”.电影《蚀》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的小说《蚀》之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蚀》三部曲成篇于上世纪20年代,讲述了那个时代青年人在大革命中的浮沉,不断追求、幻灭又不断追求的人生历程.郑大圣大刀阔斧地改写了原作的情节,重新梳理两对青年男女纠结交集的四段人生路,把《蚀》拍成五部曲:《春风桃李》《章台秋柳》《怀朴抱素》《江枫渔火》和《霜天晓角》.

郑大圣透露,最初创作团队聊原著、琢磨改编方向时,总会有人冒出来说:“哎呀,这就是我的一个同学,就像胡抱素这样.”“我几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女生就是这样.”“毕业多年后我参加一个同学会时,才发现,谁跟谁之间原来是那样的关系等”

在把小说改编成影像的过程中,创作团队丝毫没有感到在仿造一个古董,而是看到了原著里特别鲜活生动的一面.郑大圣坦言:“时世虽易,每一代大学生进入成人社会都是这样的过程.开始总以为未来是我的,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等一毕业、一脚踏入社会,迅速就被收拾了.被当头一棒后,反应慢点的,好几年也转不过弯来.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意志?还是顺应、沆瀣一气?个人性情不一样,选择不一样,遭遇当然不一样,毕业三年,已经人人一肚子故事了.每一茬人毕业,都必然经历两个困境:恋爱的挫败,社会生存的挫败,到今天依然是这样.八十五年之前,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直面书写了这个处境的, 就是《蚀》,直到现在我们读了还能感同身受,了不起,这就是经典作品的力量.按我们的总编剧吴滨老师的话来说:现实主义作品的穿透力有时候会超越它的写作年代以及它所描写的年代.”

茅盾的小说《蚀》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人物和故事,但影片《蚀》挖掘到了这部经典作品的“穿越力”,并借此成功地应和着当代的年轻人及其当下生活.

“ 希望现在的观众, 尤其是年轻观众有兴趣看,能够与之对话.因为不管依托在哪个时代背景下,电影永远是现在人向现在人讲的故事.”郑大圣指出.他还强调道,其实每一次的改编都有它当下的处境和语境.茅盾作品尤其是这样.“ 茅盾作品第一次被改编,是1933年的《春蚕》,体现了传统手工小作坊面临东洋机器纺织的压迫.第二次是1949年的《腐蚀》,编剧是柯灵先生,导演是我外祖父佐临,我外祖母丹尼是女主角.第三次改编是在1959年,夏衍改编了《林家铺子》,水华先生导演.前一次是1981年的《子夜》.最近的一次,是几年前朱枫导演又重拍的《春蚕》.这个时代处境与改编的相互映照特别有意思.略略回顾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首先,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先生是中国近百年以来跌宕起伏的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他与时偕行而且洞察深刻地描写着他的时代,这是他的伟大之处.而电影,在哪一个时间拐点选择了他的哪一部作品来改编,其实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反射,这里面暗含着一个文学和电影、原著和改编之间错位的互文关系.任何一次改编,实质上对当下处境一定是有所针对的——为什么不选别的作品,为什么要改编这个,怎么改编,这其实是一种话语,一种态度的表达. ”

文学杂志、出版社开始打造“剧本工厂”

影片《蚀》系列来自两方出品人的委托,一方是电影频道,另一方则是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协下属的大型文学出版社,有着丰富的文学版权内容,从2011年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全版权运营方面的探索,于2011年3月成立了控股影视公司百城映像(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百城映像”),进行社内作品的版权开发.

公司成立之初,恰逢辛亥革命1 00周年,百城映像提出“百年·百城”概念,计划改编1 00部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打造“中国文学名作改编系列电影”.选择近当代中国作家作品来改编,展现这些作品中表现的城市以及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精神面貌和文化背景.在拍摄《蚀》之前,2011年郑大圣就参与创建了此计划,选了天津老作家林希先生的原著小说改编成《天津闲人》和《危城之恋》.《天津闲人》获得了第13届中国电影频道百合奖一等奖,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低成本电影、最佳低成本电影导演奖;另一部《危城之恋》则获得了2014年第7届巴黎中国电影节最佳文学改编电影、最佳配乐,并入围第3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世界聚焦单元”.

作家出版社作品研发中心总监、百城映像的论文范文内容官吴滨介绍,作家出版社将多年的文学作品资源整理成“中国城市文学作家作品库”,不仅将拥有影视改编权的文学作品和其他作品区分开来,还对有改编权的作品进行了分类,这些版权内容资源为百城映像“百年·百城”系列电影项目提供了文学改编基础,也成为百城映像拓展全版权运营业务的独特优势.

据悉,目前百城映像与CCTV电影频道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还会在坚持文学精神的主流下,进军更广泛的商业影片制作领域,让“文学电影”被更多的受众所认可.

除了老牌出版业在探索一条以传统文学为根基的小众IP市场化之路外,老牌杂志《收获》也开始在此领域试水.

日前,《收获》杂志与“赞赏”IP平台战略合作发布会在上海作协召开.此老牌文学杂志表示,不仅会在投稿和审稿形式上作出一次重大革新,还欲借助新媒体平台转型影视剧本工厂.

发布会上,《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与“赞赏”IP平台CEO陈序共同宣布,双方将进行优质原创文学IP开发合作,建设包括基于VR、AR、MR等内容呈现与娱乐最新技术在内的影视“剧本工厂”和新人比赛,融合文学原创美学和前沿科技创新,继续引领华语文坛的潮流风气,进一步繁荣面向未来中国的文学创作.

事实上, 作为容纳华语文学原创作品最好的平台, 《收获》和影视界的渊源颇深.程永新回忆道,1988年,张艺谋带着《红高粱》去柏林参加电影节,路过上海,请《收获》编辑部看了一场电影.“那时候张艺谋已经和我们签了一个协议,支付一些论文范文,获得我们杂志的‘首看权’.每期杂志的清样出来后,邮寄一份给他.那时候,杂志还没有上市,所以他就有时间决定哪篇作品是他想要签下来的.我记得那时他签了格非的《迷舟》,但是后来没有拍,拍成的有余华的《活着》.后来姜文听说有这个(办法),也和我们要求了‘首看权’,再后来还有别的影视公司加入.这么多年来,很多影视机构和一些导演的文学团队都订阅了《收获》,这不是什么秘密,粗略数一下,把从《收获》中阅读到的文学作品拍成影视作品的,应该有上百部吧.在这当中,我们编辑部完全是义务劳动,帮导演去找作家,给他们牵个线,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谈.近些年来,国内外的杂志社、出版社,纷纷开展IP工作,我们一直没有着手去具体地涉及.这一次,在提供给写作者更多展现舞台的思路下,我们就希望能从投稿平台、作品集成再延伸出去,成为剧本工厂.在这个平台上会进驻合作方,把合适的原创作品筛选出来,直接转化为影视版权.”

“ 我觉得如今I P 价值被网文、游戏、舆论行业所绑架,真正的价值我认为就是在作协这个院子里面,这个院子的价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愿意把真正的传统文学的价值、尊严和对更大、更广泛读者和用户的价值和体验挖掘出来.”“赞赏”IP平台内容总监黄一琨说道.

在全媒体时代, I P 俨然成为文学作品及文化产业的核心动力表述.当网络文学带动的“IP热”如火如荼之际,一些纯文学出版社、杂志社也不甘示弱,开始主动出击,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扛起“文学电影的大旗”.

热情拥抱新媒体,独辟蹊径走出一条精品IP之路,这对传统出版业、媒体而言,有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寻找到一条转型突围的道路;对作家而言,也有利于提升其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传播力,实现作家更高的品牌价值.

2016年4月召开的上海市文学精品创作会议上,众多作家也很关注文学创作与影视的转换.《萌芽》杂志执行主编傅星说道,近几年文学圈里有一个现象,就是许多人都跑去做影视剧了,并且做得风生水起.去年他参与了上海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的青年编剧沙龙组建,40多名成员中,“萌芽系”的作者居然占了七八成.傅星表示:“作家协会剧本中心完全有条件在影视产业大发展中更有作为,关键是如何更有效地搭建作家和制片人的沟通平台.”

中国应有自己的“文学遗产电影”系列

在某论坛上,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被问及“纯文学”现在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是否能成为大IP时,李敬泽幽默地回答道:“曹雪芹的《红楼梦》IP价值有多大?我们要把它放在稍长的历史维度上看,看看它养活了多少人.”

事实上,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一直被不同时代的电影人不断改编.一些优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也曾不断被搬上银幕.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陈凯歌的电影《黄土地》改编自作家珂兰的《深谷回声》.还有鲁迅的《药》、老舍的《论文范文祥子》、沈从文的《边城》、曹禺的《日出》、古华的《芙蓉镇》、杨沫的《青春之歌》、路遥的《人生》等等,都曾被改编并搬上银幕.

小说改编的电影:原创电影改编搞笑作品《春晚尽待霍元甲》

中国电影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曾经十分重视文学改编,格外重视在严肃文学中寻找创作灵感.然而反观近几年,根据严肃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少.

“ 我觉得这是电影文化职能上的一种缺失.看小说需要文字阅读训练,但没文化的人也能看电影.影像比较直观,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看过很多‘名著改编片’,很多人都是从看电影开始经典文学启蒙的.我还记得上初中时看过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电影《药》,还有根据鲁迅小说改编、水华导演的《伤逝》.”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指出.他坦言,很多大部头的文学作品,自己先看的是电影版,后来才看的小说,比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初中时就看过电影,读小说却是在上大学之后.“最近几年我们谈论创新比较多,而继承反而讲的少了.在这种背景下,文学经典离我们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我在大学里工作,有些学生大学四年,读过的书只有几本教材,为了要应付考试嘛.这样的阅读量就远远不够.那怎么才能让学生接触文学经典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影视改编.电影改编实际上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直观的精简版本.其实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文学启蒙,但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郑大圣表示, 《蚀》的两方出品人对影片有一个共同要求:用最新近的数字影像为现代文学名著做一个精装版.“我们是比照着BBC做的.BBC周期性地、隔几年就要翻拍狄更斯、莎士比亚的作品,成系列的,换改编思路、换角儿、换影像风格,常演常新.作为国家平台,BBC在这方面一直不遗余力.法国人也一样,从巴黎到百老汇再到好莱坞,《悲惨世界》不断在上演.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文化遗产的问题,更多是一种文化品格.英国人之所以成为这样的英国人,法国人之所以成为这样的法国人,跟他们不断重温这些文化经典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是一个族群品性塑造的过程.对文学遗产只有自觉地重复体验,族群的特质与品性才会被不断地重塑和延续.没有这种自觉,这个族群就会变形,就会失去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再讲到外宣,英国人外宣最大的底牌就是莎士比亚、狄更斯.英国人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改编经典、重塑经典.而我们就缺少这种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

石川坦言,童年时看过很多英国BBC出品的“遗产电影”,比如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的《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等等.“最近我在想,中国为什么不能像BBC那样来翻拍文学名著,为市场和下一代提供我们自己的遗产电影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我觉得最近几年‘唯票房论’很盛行,真正拿得出手的国产片实在不多.我们整天在说要‘走出去’,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是拿《夏洛特烦恼》《煎饼侠》这样的片子能提升国家形象吗?我很难相信.”

有一定影响力的严肃文学作品,尤其是被称为经典的作品,势必有着特别的精神意蕴.要把这些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完成从文字到影像的蜕变,且呈现出文学原著的意蕴,对于包括编剧和导演在内的电影人来说,犹如带着镣铐跳舞,难度很大.况且如今严肃文学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文化快消品充斥市场,相比以严肃文学作品为底本创作电影的传统方式,热门网络文学IP既容易改编,又容易利用已有的影响赢得更高的票房.因此,各大投资方更热衷于打造热门网络IP.在这样的现状下,郑大圣选择改编《蚀》这样一部沉静深刻的作品,必然会面临很多拍摄困难,如:总成本不足750万人民币,即每部电影成本仅150万;拍摄周期62天,平均每一部才拍了12天半,后期才6个半月.在如此低的投资,如此紧张的周期下,影片《蚀》达到了很高的品质,着实不易.

不过, 石川表示, 也许像影片《蚀》这样拍一两部,三四部没问题,但多了问题就来了.“我是希望这种改编可以做成一种BBC遗产电影那样的常规形态.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可以用商业、市场的手段来操作,但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比如说,改编《子夜》这样的鸿篇巨制,各方面都需要顶级配置,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摄影.但这样的话,成本就上去了,而市场又非常有限.谁敢来冒这个风险?”因此,石川认为,单靠电影频道一家还不够,应该由论文范文牵头,系统性地搞一个“文学遗产电影”系列.“把晚清至民国最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都拍成电影.古代作品、当代作品、外国名著,可以分批改编,先形成一个目录,分门别类,先后有序.当然,再不能一部只投一百多万这么拍了,要做就要舍得花血本,动用最好的资源,拿出顶级配置.美国有个马丁·斯科塞斯电影基金会,他们一直致力于电影文化遗产的保护,把全世界有价值的老电影拿去数码修复.这种修复,并不是用来做商业开发的,而是针对中小学教育.比如中学老师讲种族平等的问题,就会给孩子们放映修复版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也是一种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通过看老电影来认识种族关系.马丁·斯科塞斯电影基金会是一个私募基金,这种模式在中国不太容易做,那么相应的文化职能,就只能让政府机构来承担了.”

郑大圣也很赞同由公共资源、国家平台来做这件事.“首先从政府部门开始,社会机构、资本、电影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这类电影最好有更多的人来拍,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来改编,那样会更有意思.我们也应该有不同版本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因为改编是再造叙事,从文字语言到影像语言,是一次再讲述、再创作.”

《蚀》共有五部,剧情相对独立而又具有一定连续性,可以单独放映,但显然连续放映带来的观影效果会更好.可惜国内很难有一家影院愿意连映五部.因此,设立适合遗产电影的艺术片放映机制,建立一个运转成型的独立放映系统,有类似于文艺片专卖店这样的影院,也是郑大圣等影人一直呼吁的.

总有人会担心文艺片没有观众, 严肃文学I P 电影没有市场.但是其实大批观众已经潜伏在那里,一旦遇到好片便会蜂拥而至.就如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少影迷为购票通宵排队,甚至有影迷提前18个小时排队,网络售票平台也因抢票人太多一度陷入瘫痪.待电影节开幕,外地乃至海外的影迷更是纷至沓来.可见,观众的影视消费需求已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专业,需要有更多的选择.更为关键的是,市场不能放任自流,看似繁荣的IP热背后另有隐患.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纪人直率指出:“任何过热的投资市场都可能存在泡沫,IP市场亦然.当投资方购买缺乏艺术价值的作品时,就存在风险,因为点铁成金乏术.一些专业编剧在接受改编此类作品时,抱怨网络作家写东西很飞,没有任何约束,能够保留三成内容就不错了,认为让专业编剧来改编无异于‘马桶上绣花’.看来投资方在采购IP时,缺乏艺术的眼光.这样勉强改编出来的IP剧,不可能经得起检验.至于争夺大IP资源,造成IP虚高,就如炒房地产一样,最终损害的是艺术的健康发展.”

相对于胡编乱造剧情的影片,一些改编自拥有大批粉丝的网络文学的网剧、电影,显然更容易赢得观众.不过,网络文学良莠不齐,要使之成为影视作品的“富矿”,从业者挑选时需清醒而谨慎.与此同时,也不能为一时的市场效应,忽视了另一座更大的“富矿”——纯文学.当下,一些网络文学大行其道,可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跨越400年而不朽的“IP”还是莎士比亚戏剧.只有那些被定义为经典的作品才能不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依然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厚的文学艺术的财富,不仅有美丽的神话传说,深刻的哲理故事,还有及时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当代小说,这些都是有利于电影艺术发展的优质IP资源.近些年,好莱坞都在不断汲取中国元素打造《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中国更不应该忽视自己的宝藏.当然,“ 好I P ” 未必能制造出“ 好电影”,如何打造好经典文学IP,这是另一个需要深究的话题.也许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是意义重大.因为这些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之上的文学作品需要被广泛传播,而电影也需要借此提升内涵,发挥更大价值,为后辈多留下些文化遗产,并积极有效地“走出去”.

总结:此文是一篇电影改编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小说改编的电影引用文献:

[1] 张爱玲:从小说到电影 论文提纲
[2] 比较好写的电影学术论文题目 电影学术论文标题如何定
[3] 优秀电影论文题目 电影专业论文题目怎么拟
《用经典文学IP打造中国“遗产电影”》word下载【免费】
小说改编的电影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