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苏轼文艺理对佛教思想的借鉴方式

主题:佛教十三经 论文范文书局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14

简介:关于本文可作为佛教中华书局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佛教中华书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佛教论文范文书局论文范文

佛教十三经 论文范文书局论文

目录

  1. 一、由人及文
  2. 二、化求佛为求艺
  3. 1.强调世间
  4. 2.重视刹那
  5. 三、变精神境界为审美境界
  6. 四、结语
  7. 佛教十三经 中华书局:中国藏学大家王尧先生亲自讲解藏传佛教系列:为何很多人想去西藏学习佛教?

内容摘 要:佛教思想对苏轼的文艺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苏轼对佛教理论的借鉴,不是简单的理论移植,而是在领会核心精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引申、发挥,用以阐释文论.这种借鉴主要通过由人及文、化求佛为求艺及变精神境界为审美境界三种方式实现.苏轼对佛家思想的灵活借用,反映了佛家理论与文学理论在内在逻辑上的关联性,是其糅合宗教与文学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关键词:苏轼 文艺理论 佛教思想 借鉴方式

受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苏轼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文艺思想.苏轼对宗教思想的吸收、借鉴有其独到之处.其中,依托佛教思想与文艺理论在内在逻辑上的相通性,苏轼通过由人及文、化求佛为求艺、变精神境界为审美境界三种方式成功引佛理入文理,使其文论带上了鲜明的佛学色彩.

苏轼的文艺理论包括文学和书画两方面,但考虑到文学理论是其重心,且其书画论与文学观具有相通性,故以下讨论,以其文学理论为重点,间或援引其书画论来阐释其文学观点.

一、由人及文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样态,其关注的主体是人,尤其是人的内在精神,它通过指导人进行特定的修行使其获得精神上的超越与解脱.人,又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的观点.通过人这一特殊媒介,佛教与文学产生了直接关联.苏轼文学理论吸收佛教思想的第一个重要方式就是由人及文.

心性论是佛教关于内在精神修行的核心理论之一.心性,指人的本心、本性,即自然天性.它强调修行者应排除内外干扰,恢复到空明纯净的“本心”状态.与之相应的是“心镜”概念,它与“心性”本质相同,也指清净之心,取心净如明镜、能照万象之意.苏诗《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中:“聪能如水镜以一含万,则书与诗当益奇.”[1]一句直接提到了这种以心为镜的观点,并强调了它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以一含万”对应“照万象”,都指对现实世界的观照、洞察,不同之处在于后者仅停留在个人内在修为的层次,强调以心为镜故能洞悉世间事的本质、了悟真理;前者则将之进一步导入文学创作领域,认为若创作者能复归到本心状态、洞明世事,其文章定能有与众不同的思想闪光,强调了作家的内在修为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回到本性状态的标志,就是内心的空、静.佛教认为“空”是世界的真实本相,明白万事皆空方能心无杂念;静则指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的状态.还归本性的过程就是追求空静的过程.佛教讲人的佛性得自内心的空静,苏轼借这一概念来阐释文学,认为诗之韵味得自诗人内心的空静,即所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镜.等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2]心无杂念方能容纳万物;内心宁静方能聆听外界的声音.惟有广阔的胸襟和开阔的眼界,方能为诗歌注入广博的内容和思想,使诗境宽广而不仅囿于一己.这种以空纳万物、以静纳万声的思想,是对“以一含万”的进一步阐发.正所谓“诗法不相妨”,自我的修行就是文章的修行,这是苏轼由人及文发挥佛理阐其文论的又一表现.

二、化求佛为求艺

佛教修行的终极目标是参透生命真相,悟得佛法真谛,实现自我精神解脱.文人为文的最终目的是写出好文章,即求得艺术真谛.实现目标须有良法.在方法论上,苏轼创造性地借鉴了佛教理论,化求佛之道为求艺之道.具体而言以下几方面:

1.强调世间

六祖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若欲修行,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六祖坛经》)换言之,即佛在世间,不在彼岸亦不在寺,要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佛性、体察禅味、领悟佛之真谛,从而实现精神超越.在其影响下,苏轼提出了艺术“真实论”.

艺术真实的第一层面指的是艺术源于客观生活,作品是现实真实的艺术反映.《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中有言:“古之学道者,无自虚空入者等聪若得道,琴与书皆与有力,诗其尤也.”[3]这里的“道”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只有与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熟悉它的规律,才能掌握它,即掌握了“道”,如此,艺术创作才能“有力”而不至落入虚处.“非至吴越,不见此景也.”[4]可视为对这一理论的正面阐发.《书戴嵩画牛》记叙了戴嵩画牛而被牧童耻笑一事,末云:“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5]点出各行各业皆有道、深入生活才能得其道之理,从反面重申了艺术创作必须深入生活才能求得艺术之道.

佛教十三经 中华书局:中国藏学大家王尧先生亲自讲解藏传佛教系列:为何很多人想去西藏学习佛教?

苏轼对各家思想的吸收、借用是在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理解后再生出来的,是取其意而非取其言的.“佛在世间”与“佛在彼岸”相对,“世间”实在可感,“彼岸”则缥缈不可感,“佛在世间”使虚幻的佛性有了实在的依傍,拉近了佛法与现实人生的距离.受其启发,苏轼悟出了“诗在世间”之理,并将“世间”概念扩大化,除指向现实生活、日常事理,还指向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是艺术真实的第二层面.它与虚情假意相对,强调诗歌情感的真实性.苏轼曾以“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6]赞孟郊作品诗情饱满,发乎真心,能感动读者.亦曾以“至若前所示《兵鉴》,则读之终篇,莫知所谓.意者足下未甚得于中而张其外者.”[7]之语批评李方叔情感积蓄尚不充分就急于落笔,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对情感真实的强调,或可视为苏轼在文学理论上对“佛在世间”思想的创造性阐发.

2.重视刹那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法门.《六祖坛经》有言:“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禅宗认为,悟道有特定的机缘,是刹那间的灵感显现.投射到文艺上,即可视为艺术灵感的刹那萌发.

苏轼极重灵感.“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8]、“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9]、“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10]等句谈的都是创作灵感的霎那显现和稍纵即逝.求佛、求艺,皆要善于抓住这一闪而逝的特殊瞬间,继而实现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飞跃.

除重视时机的偶然性和时间的短暂性,苏轼和佛教也强调了悟与灵感发生的前提.禅宗认为要想在某一瞬间成功悟道、修成正果,需经过长期的努力修行,即“迷闻经累劫”.同样,创作灵感的显现也须依靠长期积累,前引“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执笔熟视”[11]一句就暗示了这一积累过程.

三、变精神境界为审美境界

佛家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至上的精神境界,其含义之一便是自然无为.

无为原是道家的一个概念.佛道两家的一些观念虽在具体表述上存在差异,但思想深处却是相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些相通之处成为它借以发展自身的重要工具.禅宗就是佛教扎根中国后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达摩四行观》言:“行入谓四行等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菩提达摩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言:“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等有求皆苦,无求即乐.盼之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此处“安心无为”与道家的“无为”语义相似.胡适在《楞伽宗考》中指出:“达摩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等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点出了“无所求行”与“无为自然”在思想深处的暗合.洪州禅受《楞伽经》启发,提倡“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马祖道一禅师语录》),“无造作”,也指不刻意为之,顺其自然.

佛家追求的精神境界到了苏轼这儿被转化为了至高无上的审美境界.其自言:“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12]“作文”即刻意为文,与洪州禅所反对的“造作”相类.“信手拈得俱论文范文”[13]、“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14]、“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画,皆有自然绝人之姿,信天下之奇迹也”[15]、“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16]等语,也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创作以巧夺天工、自然天成为佳,以矫揉造作、过分雕琢为次.

四、结语

苏轼在深入理解佛家思想的基础上,抓住其基本精神,将其引申、发展后成功引入文艺理论中,在糅合宗教与文学上作出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其对宗教思想的灵活借鉴也体现在对儒、道思想的吸收上.正因苏轼善于发现宗教与文学间的相通性,合理吸取各派理论精华为我所用,才形成了他独具价值的文艺理论体系,成为后世文艺创作因袭的重要理论标准.

注 释

[1]苏轼.《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苏轼文集》,卷10,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页

[2]苏轼.《送参寥师》,《苏轼诗集》,第3册,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06页

[3]苏轼.《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苏轼文集》,卷10,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页

[4]苏轼.《自记吴兴诗》,《苏轼文集》卷68,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13页

[5]苏轼.《书戴嵩画牛》,《苏轼文集》卷70,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6]苏轼.《读孟郊诗二首》,《苏轼诗集》,卷16,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796页

[7]苏轼.《与李方叔书》,《苏轼文集》卷49,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20页

[8]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文集》,卷11,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6页

[9]苏轼.《王维吴道子画》,《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10]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11]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文集》,卷11,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6页

[12]苏轼.《南行前集叙》,《苏轼文集》,卷10,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3页

[13]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苏轼诗集》,卷22,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55页

[14]苏轼.《仆曩于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碎烂可惜.其后十余年,复见之于鲜于子骏家,则已装褙完好.子骏以见遗,作诗谢之》,《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15]苏轼.《跋刘文景欧公帖》,《东坡题跋》,许伟东注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16]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苏轼诗集》,卷29,清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5页

(作者介绍:陈昱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总结:此文是一篇佛教中华书局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佛教十三经 论文范文书局引用文献:

[1] 毕业论文中期检测报告填写范文
[2] 本科学位论文改重避免论文查重小窍门
[3] 博士学年论文免费论文检测软件免费
《苏轼文艺理对佛教思想的借鉴方式》word下载【免费】
佛教十三经 论文范文书局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