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学位论文 > 文章内容

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医学大学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1

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

论文

目录

  1. 第一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
  2. 第二篇医学大学生论文样文:大学生就业压力实证研究
  3. 第三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模板: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
  4. 第四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5. 第五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格式:医科大学不同层次医学生心理健康和影响因素的比较及相关对比研究

★100篇免费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可作为优秀医学大学生论文写作参考,适合医学大学生方面本科论文和硕士论文以及职称论文相关写作范文格式模板参考,【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

目的

描述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流行现状及其纵向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不同特征医学生亚群体(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等)焦虑、抑郁的特点;考察环境因素以及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产生过程中的*变量,如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系统和负性生活事件等纵向发展特点及其与医学生焦虑、抑郁的关系,探讨影响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发展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中能随访到的1034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自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等)对目标人群进行纵向调查.首次测查完成后每隔半年进行一次追踪测查,总的纵向追踪时间为一年,追踪测查两次.追踪测查中所使用的调查问卷仍为第一次测查中所使用问卷.

焦虑、抑郁检出情况在单因素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三次测查中焦虑和抑郁评分分级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年级、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和家庭因素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然后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s)和多层线性模型(HLM)对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纵向追踪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及生活质量与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发展的关系.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所收集的资料经过核对、剔除不完整问卷后进行录入.应用SPSS17.0和HLM6.08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方差分析和秩相关,多因素分析有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广义估计方程(GEEs)和多层线性模型(HLM).检验水准а等于0.05.

结果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检出率:

各测查时点医科大学生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第一次测查(T1):14.1%,第二次测查(T2):14.3%和第三次测查(T3):9.0%;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T1:16.8%,T2:14.7%和T3:10.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时点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

不同群体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特点:

三次测查中二年级医学生焦虑、抑郁检出率均高于一年级;女生焦虑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女生抑郁检出率在第一次测查、第二次测查中高于男生,第三次测查低于男生.

家庭因素与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关系

三次测查中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医科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均较高;第一次和第二次测查中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以家庭工资收入的医学生焦虑检出率最低;第一次测查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以家庭工资收入的医学生抑郁检出率最低;第二次测查非完整家庭医学生焦虑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

专业满意度与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关系:

不同专业满意度医学生焦虑、抑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以专业不满意者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质量与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关系:

医科大学生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分均与焦虑、抑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越多,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越好,焦虑、抑郁情绪越轻微;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存在的严重程度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相关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提示:①主观感觉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生活质量和支持利用度差、以及家庭功能有障碍的医学生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情绪;②负性生活事件影响越严重的医学生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相关因素的广义估计方程和多层线性模型:

广义估计方程和多层线性模型统计结果显示,女性、二年级、专业不满意、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以及生活质量对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预测显著.结论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存在普遍,有较高的检出率.不同性别之间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差异;二年级医学生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医科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较高;所学专业不满意者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

社会支持、家庭功能、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质量等*变量与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关系密切,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预测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变化的重要因素,另外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对医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更值得进一步关注.

应加强对大学生焦虑、抑郁问题的重视,通过多种方法预防焦虑、抑郁的发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篇医学大学生论文样文:大学生就业压力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压力理论和应对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设计与编制大学生就业压力系列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

(1)就业压力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最主要的来源.

(2)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感受强度处于偏高水平.

(3)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是判别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重要依据.但却不能把就业压力感受强度作为判别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唯一标准.

(4)大学生相对多地采用积极主动应对方式,大学生消极被动应对方式群体显著性差异更明显.

(5)大学生认为就业压力调适相对有效的办法是自我积极的行为应对,自我心理调适以及父母兄弟等亲人的理解与支持.

(6)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群体差异.不同压力类型大学生以及不同性别、年级、能力、出身背景、就业状态、学校和学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以及在就业压力调适办法认同度、就业信息了解度、社会支持满意度等认知态度方面差异显著.

(7)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调查数据分析所得结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启示是:

(1)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和调节大学生过度就业压力.

(2)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自我行为管理的主导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政府)要发挥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支持性作用,建立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动机制.

(3)必须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进行压力应对.

(4)必须重点关心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显著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5)必须注重弄清不同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和压力认知态度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进行管理.

(6)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建言献策.

第三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模板: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

目的

亚健康是目前国内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诊断是亚健康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开展其他亚健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而量表评价是亚健康的主要诊断方法.我们提出“生存质量评价”为主、“亚健康常见症状”为辅作为亚健康诊断策略.祖国医学从《内经》即建立了治未病的重要理念,对亚健康研究具有深刻影响.中医体质是先天因素与多种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1)使用高度概括性问题的生存质量评定方法为主,与具有亚健康特征性、代表性、普遍性的常见症状问题相结合,从不同维度构建“亚健康自评量表”(Sub-health Self-rating Scale,SS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2)了解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的分布,探析该人群亚健康与中医体质间的关联.

方法

(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量表构建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使用亚健康量表草本进行调查,获得样本5599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作为效度参考,分析量表草本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区分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选用采用离散程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区分度分析法及克朗巴赫α系数法等方法对条目进行分析与筛选,获得亚健康自评量表.

第二阶段为量表考评阶段.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并获得有效样本6205例,对量表进行可行性分析、信度分析及效度分析.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及分半信度.效度分析采用一阶、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量表与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采用相关分析考核分量表的一致性.

第三阶段为大学生人群亚健康评判模型的初步建立.采用百分位法,以现患率为划分界,建立大学生亚健康临床参考评判分值表,随机抽出1000例问卷进行专家定性评判,将专家定性评判法及分值评判法两种方法的评判结果进行Kappa吻合度考核.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3+1”评判的模型.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包括四个方面)

将大学生体质分为平和、血瘀、气虚、气郁、阴虚、痰湿、湿热、阳虚和特禀体质9种,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和亚健康自评量表对6205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调查.

第一方面为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状况,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独生子女、年级、专业、民族的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第二方面为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方面为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描述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状况,描述偏颇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描述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频数分析,使用χ~2检验对不同性别、民族、籍贯的亚健康大学生的偏颇体质进行比较分析.

第四方面为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建立4个模型,即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3个不同亚健康亚型的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及拟合优度检验.

结果

(1)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

第一阶段(量表构建阶段):①效度分析: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正旋转法),按特征根值>1提取其因子,共提取16个因子,累及贡献率为52.29%,效标效度结果显示总表及各领域与WHOQOL-BREF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0,P<0.000),区分效度结果显示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表总分及各领域原始分值均低于大学生健康人群(t>35.00,P<0.000).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9,其躯体、心理、社会3大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06,0.881,0.865,有8个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达到0.7以上.③条目筛选:通过5种项目分析方法,从亚健康量表草本中筛出63项条目作为量表条目池,从专业角度出发,根据条目的普遍性、代表性删除9个题项,保留条目54条,并新增4条皮肤因子条目,共由58个条目组成量表.

第二阶段(量表考评阶段):①量表可行性分析:接受率为89.03%,应答率为99.67%,完成量表时间在10分钟之内.②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测得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42,躯体、心理、社会领域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是0.915,0.856,0.850,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8-0.72之间,分半信度测得总表条目的分半信度为0.938,躯体、心理、社会领域分别是0.933,0.890,0.881,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73-0.90之间.③效度分析:一阶探索性因子分析(Varimax旋转法),量表中有12个共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0.53%),结合碎石图及相关理论,考虑抽取10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63%).因子命名为:F1:负性情绪因子,F2:正性情绪因子,F3:躯体不适因子,F4:能力因子,F5:睡眠因子,F6:消化机能因子,F7:社会关系因子,F8:疲劳因子,F9:皮肤因子,F10:小便因子.二阶探索性因子分析(Promax斜交旋转法),获得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55%),FⅠ包含了6个躯体因子,FⅡ则包含了心理和社会4个因子,提示心理和社会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较大.结合理论构想,将量表分为躯体、心理和社会3个维度.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3维10因子二阶因素理论结构模型与测验变量拟合良好,支持该量表的理论结构(GFI等于0.86,CFI等于0.96,AGFI等于0.85,RMSEA等于0.055,NFI等于0.961,IFI等于0.963,TLI等于0.961).

内容效度:各条目与其所属因子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在0.51-0.88之间),各因子与其所属领域之间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在0.52-0.89之间),而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较弱,各领域得分与量表总分之间相关性均较强(相关系数r在0.77-0.93之间).P值均在0.001的水平,具有统计显著性意义.可以认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第三阶段(评判模型建立阶段):①初步制定关于大学生人群在亚健康自评量表中的临床参考百分位划分线:即总表百分位划分线为60%,躯体亚健康子量表百分位划分线为50%,心理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社会亚健康百分位划分线为35%.评判亚健康总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24、72、52,躯体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128、72、50,心理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48、60、46,社会型亚健康子量表的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分别为26、56、45.各项分值越低表示越不健康.②专家定性评判与各领域分值、总分评判的K值均达0.7以上,吻合度较强.③“3+1”评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χ~2等于0.188,P等于0.664,总判对率为93.0%,Nagelkerke R~2为0.772,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

(2)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

大学生亚健康的分布及分析:疾病人群占2.84%,健康人群占34.65%,亚健康人群占62.51%.亚健康现患率女生高于男生(χ~2等于78.915,P等于0.000),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χ~2等于6.879,P等于0.009),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χ~2等于17.440,P等于0.002),人文社科及外语专业学生高于其他专业(χ~2等于20.987,P等于0.000).

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平和体质占67.8%,偏颇体质占32.2%.男生平和体质较多而女生的偏颇体质较多,提示女生的中医体质更具有倾向性,少数民族学生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较多,西北籍学生的阴虚体质较多,华南籍学生的血瘀体质较多.

亚健康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分布及分析:①健康大学生平和体质占95.8%,亚健康者偏颇体质占52.3%,提示亚健康大学生更易出现偏颇体质倾向,偏颇体质分布比例排序为:血瘀体质(48.10%)>气虚体质(41.50%)>气郁体质(35.60%)>阴虚体质(31.90%)>痰湿体质(29.20%)>湿热体质(28.80%)>阳虚体质(22.80%)>特禀体质(15.60%).②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偏颇体质人群中存在的比例较高(占61.10%).③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女生阴虚体质和血瘀体质的比例较高,男生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的比例较高.④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比例较高.⑤在不同籍贯亚健康大学生的体质比较中,阴虚体质和血瘀体质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阴虚体质以西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高(占32.4%),华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小(占12.7%),血瘀体质以东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高(占26.5%),西北籍学生占的比例最小(占15.00%).

中医体质与大学生亚健康的相关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心理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中医体质与社会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等4个模型.①模型的假设检验:4个Logistic回归方程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医体质与亚健康以及各亚型均具有较密切的联系.②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Nagelkerke R~2分别0.671(中医体质与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744(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452(中医体质与心理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0.388(中医体质与社会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总判对率依次分别为86.00%、87.40%、78.80%和78.00%,Hosmer-Lemeshow模型拟合优度指数显示,中医体质与躯体型亚健康的回归模型较高(χ~2等于3.971,P等于0.860),说明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吻合情况十分理想,而其余3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不理想,即χ~2(46.0-20.0),P<0.000,说明尚有其他的亚健康表现未被包括在模型中.

结论

(1)完成了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构建工作,可作为亚健康的测评工具.条目分析具备有较好的敏感性、代表性、独立性、重要性及内部一致性.可行性研究表明,该表的接受率、应答率及完成量表时间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信度研究表明,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研究均达到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效度检验表明,该量表的内容效度、效标效度、结构效度良好,但仍存在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不高,模型不够简约等不足.

(2)初步建立了“3+1”评判的模型,为亚健康的评判、防治效果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百分位法,以大学生亚健康现患率进行百分位临床划界分,建立了大学生人群亚健康原始粗分、转化分和T分数等评判分值表,初步建立了“3+1”评判的模型,结果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率与解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模型设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作为亚健康自评量表的框架.

(3)初步证明了中医体质对亚健康的重要影响,为大学生亚健康干预研究提供依据.亚健康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偏颇体质倾向,提示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体质偏颇的演变,以至于最终形成疾病中的各种中医证型,瘀血体质和气虚体质在大学生亚健康人群较多见,特禀体质最少见,复合体质在亚健康大学生中存在的比例较高,说明亚健康大学生的体质特点倾向于复杂,不同性别、民族、籍贯大学生的中医体质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符合中医学“三因制宜”理论,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证明,中医体质与亚健康密切相关,其中与躯体性亚健康的联系十分密切.

第四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类型就业中的“本”中之“本”.因为大学生就业不仅仅牵扯到大学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而且还牵涉到大学生群体背后那些更庞大的群体——数以万计的家庭的根本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就业还涉及到国家人力资本储备与增长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所以,党*、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执政的首要责任之一.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就业弹性的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大学生人口比例很低、大学生人力资本储备很少的状况,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学毕业生高比例的失业情形;一方面是出现“用工荒”,而另一方面却是“人才高消费”、大学生“无业可就”等.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之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格外“棘手”.本课题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所作的一种探索.本文以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线,以解决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为核心,通过对中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分析,提出了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首先,采用“就业因素”为主线的研究“新范式”界定与构建了四大类就业理论,即供给一需求就业理论、结构就业理论、增长就业理论与信息就业理论,其目的是为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新视角.

接着,借助中国教育部学生司的统计数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探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和分类就业的难易状态与程度.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1999~2009年处于“中警情就业”和“重警情就业”区间,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和“就业特别困难”之间.大学毕业生分类别就业情况,从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状态在“就业一般困难”与“就业严重困难”之间的临界区域,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状态则在“就业严重困难”和“就业特别困难”之间的临界区域;从所学学科看,工学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教育学、法学、医学的毕业生“就业特别困难”,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和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程度在“就业一般困难”和“就业严重困难”之间,军事学毕业生由“就业危机”转向“就业无困难”;从不同院校类型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科研院所和军事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则呈现出由“就业严重困难”向“就业特别困难”发展的倾向,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在“一般困难”和“严重困难”之间变动;从大学所在地区看,地处京津沪地区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其他地区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大学毕业生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程度大致相当,均为“就业严重困难”的程度.

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3000字本科毕业论文、3000字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医学大学生科目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题目

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与事实判断相结合的维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展开探究,得出了一些有根据的结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和制度性问题,而非总量性问题.

然后,通过对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得到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收入期待、就业地区期待、就业单位期待、求职因素与就业信息获取等方面数据资料,验证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

最后,借鉴就业相关理论,在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和分类就业的难易状态与程度,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即政府必须在明确其职能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增长优先论向就业优先论的转变,确立并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建构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高等教育投资风险防护体系、大学生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大学需要在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分类办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就业观和创业精神,以实现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的;而作为大学生本人来讲,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同时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

第五篇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格式:医科大学不同层次医学生心理健康和影响因素的比较及相关对比研究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其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医学生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又因其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而具有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研究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进一步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促进我国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题主要以某医科大学的四个主要医学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医学生、医学硕士研究生、医学博士研究生.本课题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主题框架法对硕士研究生、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研究生管理人员的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先天性因素、成长环境和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第二部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乐观人格倾向量表(LOT-R)、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和自制调查问卷分析了某医科大学不同层次医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乐观性格等状况.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研究不同层次医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乐观性格、心理状况对生活质量影响.我们发现,七年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低于其他层次医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乐观性格、心理状况对生活质量都有直接效应,生活质量的好坏不是由单一因素影响的,而是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支持和乐观性格既能对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可以通过影响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产生间接影响.第三部分:定量比较分析了某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与综合性大学博士研究生及同一地域内不同类型四所大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医科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类型大学学生,医学相关教育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本课题通过调查,定量分析和比较四类医学生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为了解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对某医科大学博士与综合性大学博士、同一地域内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医学相关教育是医科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其他大学学生的主要原因,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提供依据.


https://www.mbalunwen.net/yuzhou/92501.html

主要论述了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医学大学生引用文献:

[1] 关于医学大学生的论文选题 医学大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怎样定
[2] 医学大学生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
[3] 医学大学生论文大纲模板范文 医学大学生论文大纲怎样写
《医学大学生论文范文参考 医学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word下载【免费】
医学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