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民俗文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

主题:民俗教育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2-26

简介:适合不知如何写民俗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民俗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民俗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民俗教育论文

目录

  1. 一、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2. (一)从民俗内容上看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3. 民俗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140806
  4. (二)从民俗作用方式上看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5. 二、职业教育对民俗的反作用

马丽萍

(丹东市财贸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丹东118008)

[摘 要]文章从民族民俗的主要内容出发,深入研究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职业教育对民俗的反作用,从而得出研究民俗文化必然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民俗;民俗文化;职业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 2011) 04-0114-02

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它是一种民间的非书面的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四类.

虽然文化为人所创造,但文化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塑造人.民俗是儿童最早的自然之师、陶冶之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成大人并参加这种文化活动时,其文化的习俗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因此任何人的成长都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文化环境,从而打上他所处文化环境的烙印.同时,任何文化都是生活于其中的群体不断创造的结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作为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职业教育,由于此阶段的学生身心尚未定型,仍处于社会化之中,他们必然一方面受到民俗文化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通过职业教育给民俗文化以巨大的反作用.

一、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一)从民俗内容上看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1.物质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一定的物质民俗,尤其是生产民俗,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征服自然能力的重要标志.它决定了一定文化的水准和生产效率,作为我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特征,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物质支持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基本物质保证,物质民俗尤其是生产民俗的先进与落后,是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辍学率以及教学活动手段的现代化与否.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物质民俗对人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提出一定的要求,从而决定一定的学校教育期望值.当物质民俗简单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可以在生活世界里加以传承时,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为零,这时入学率、巩固率处于最低状态;辍学率则处于最高状态.反之,物质民俗越先进,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越高,要求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也越高,从而使入学率、巩固率提高,辍学率降低.最后,由于一定的物质民俗是一定观念的载体,是物化的观念形式通过一定的物质民俗会形成一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也会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民俗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140806

2.社会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等.岁时节日民俗及民间娱乐习俗等社会制度是互动结构的*和关键,它既含有物质层面的因素,也含有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社会组织把单个的自然人连结成一个群体,社会制度成为这个组织的群体行动标准,从而使单个的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它决定了群体中每个成员对现实的态度,约制着他们的行为,作为整个群体的整体立场来评价人们的行为结果,成为社会对个人行为评价的尺度.它作为一个民族地区人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识,对人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社会心理上促进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一定的社会制度中,达到个人行为与社会的一致性,以此求得社会的认同和心理平衡.这样社会民俗就像一张网把整个民俗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一定的精神文化得以传承,是精神民俗的组织保证和规范保证.这种组织系统和规范系统往往与职业教育系统并列而存在,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的目的,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目的和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在社会民俗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反馈、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等各个环节.

3.精神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精神民俗,是在物质民俗与社会民俗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时,就成为精神民俗.它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精神民俗是整个民俗文化的核心,是由若干观念构成的价值系统决定着人们对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基本态度,规定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产生于一定的物质民俗与社会民俗,并对它们有重大的反作用.精神民俗一方面直接决定着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因为沐浴着一定民俗文化的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会根据自己民俗文化的价值取向取舍确立各自的教学目的观;另一方面又间接地通过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最后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民俗环境中进行的.由于学校课程传递的是主流社会的文化,它必然与一定的民俗文化或多或少地相冲突,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语言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即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即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是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绝大多数都采用了全国统编教材,再加上双语教学滞后,民族语言成为制约整个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民间文学所传递的精神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从民俗作用方式上看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从民俗作用的方式上看民俗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除物质方面的直接影响外,主要是通过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一定的民族心理是一定文化观念的体现,它受价值取向决定,并和价值取向一起决定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态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人的问题,以及对学校课程的理解行为方式对职业教育的师生交往、教学形式管理方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对民俗的反作用

民俗虽然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影响,但职业教育对民俗也有重要的反作用.因为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还处在社会化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还未真正定型,他们的能力尚待培养,并不断提高.职业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提升民俗中优秀的文化成份,使其得到光大.促进民俗文化的变迁可以批判抵制消极的文化成份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避免民俗对年轻一代的自然同化,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1.职业教育对物质民俗的影响

物质民俗是人们认识自然、支配自然能力的重要标志,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折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基础.教育通过普及并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们的素质,从而能使人们站在相对更高的位置审视现有物质民俗的局限性,并推动它的变迁.具体来讲,通过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由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以不断地对劳动工具进行改造、发明等,可以不断地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不断地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力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由生产力决定的各种民俗,尤其是诸如生产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医药保健等物质民俗必然随之发生变迁,

2.职业教育对精神民俗的影响

职业教育可以传播全人类各种最先进的文化,一方面通过跨文化比较可以培养人们的文化相对主义态度,认识到各种文化对于它所赖以产生的环境来讲,都是最优的行为标准体系,从而深刻认识各种文化的精髓,做到学人之长:另一方面通过跨文化比较,可以认识到自己文化的局限性,做到避己之短.其次,精神民俗经过长期的历史沉积,难免泥沙俱下,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把其纳入课程资源,通过价值判断,使其优秀的因素得以发扬光大,对消极的因素加以批判抵制,对于中性的因素可以利用其传统的形式充实,以新的内容使其得到张扬.最后,由于一定的物质民俗能够折射出创造它的精神意蕴,因而职业教育通过促使物质民俗的变迁,也必然最终能够促使精神民俗的变迁.

3.职业教育对社会民俗的影响

社会民俗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折射.为了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便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联系和关系的范围内,才有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联系,才会有生产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当职业教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也必然最终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那么由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组织民俗以及其他社会民俗,也相应地会发生变迁.其次,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介绍,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刻认识特定社会民俗的局限性,学习借鉴适合自己的先进社会民俗,从而促使特定的社会民俗发生变迁.最后,由于一定的社会民俗是一定社会精神民俗的物质表达,随着职业教育推动,精神民俗的变迁必然也会促使社会民俗发生变迁.

4.职业教育对语言民俗的影响

首先,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随着职业教育推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的变迁,那么作为社会互动符号表征的语言,也会相应地发生变迁.其次,职业教育能够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提升作为语言民俗的民间文学的价值,从而使优秀的民间文学加以张扬.最后,职业教育通过语言课教学能够提高全体人民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民俗语言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

[责任编辑:李丹]

总结:主要论述了民俗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相关参考文献文献

民俗教育引用文献:

[1] 省职业教育课题查重吗
[2] 教育与职业投稿重复率
[3] 关于职业教育学位的论文题目 职业教育学位论文题目选什么比较好
《民俗文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关系》word下载【免费】
民俗教育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