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集 > 文章内容

资源保存理溯源、主要内容探析

主题: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9

简介:关于资源工作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资源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资源工作论文范文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论文

目录

  1. 一、理论溯源
  2. 二、COR理论的内容剖析
  3. 三、COR理论的应用研究
  4. (一)基于工作需求视角的研究
  5. (二)基于工作资源视角的研究
  6. 四、管理启示
  7.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坊 六大模块之一招聘配置学员现场实战演练部分

曹霞 瞿皎姣

内容摘 要 压力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资源保存理论作为压力研究的一个分支,为该领域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思路.文章从资源保存理论的源起、发展、核心内容及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理论在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启示.

关 键 词 资源 压力 资源保存理论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作压力一直是困扰工业化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压力更是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日常话题,这个时代被称为“焦虑的年代”、“压力的时代”.过度的压力一方面会导致焦虑、抑郁、愤怒、过劳、神经衰弱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会引发士气低落、执行力下降、离职率上升等管理难题.因此,压力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释和解决压力问题,以使员工轻松愉快地工作、企业和谐高效地运转,研究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应对策略,由此产生了许多理论并衍生出多个分支领域.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作为压力研究的最新进展,因其从资源得失视角来解析压力情景下的个体行为,并使抽象的压力概念易于测量,自提出以来就迅速得到推广.该理论不仅在工作倦怠相关问题上表现出极强的解释力,还在管理学领域的其他研究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国内对COR理论的关注严重不足,仅有少数学者将其用于工作倦怠、离职意愿、工作绩效等问题的研究,并且既有研究对理论本身的核心思想也未进行深入剖析.鉴于此,有必要对COR理论的源起、核心内容及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拓展其应用研究,推动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一、理论溯源

资源保存理论属于压力研究的一个分支,是随着压力理论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新视角.压力一词来源于物理学领域,由Cannon(1932)引入到人类学研究.随着压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形成了多种研究视角.从总体上看,压力理论的演化过程可以归纳为“关注生理反应→关注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关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三个阶段.

早期以Cannon为代表的研究者对压力的关注仅局限于生理层面.Selye(1950,1951-1956)继承了Cannon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模型.但之后有学者发现该模型是“用结果来倒述压力”而非压力导致结果,认为该演绎思路不合逻辑.由此,学者们将研究视角转向引发压力的前导因素,开始关注个体特征差异对压力反应的影响.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该阶段的压力研究可划分为三个学派:“刺激”说、“反应”说和“刺激——反应”说.“刺激”说学派重点关注的是压力刺激的本源,关心压力从何而来;“反应”说学派强调人的心理层面,关注的是个体对待工作压力的认知和体验,主要探讨压力的应对模式;“刺激——反应”说学派则采取整合性视角,同时关注压力的“刺激”及个体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对压力持一种“结果——知觉观(Event-Perception Viewpoints)”,即关注个体对压力结果的感知.70年代后期,研究者们开始 在“刺激——反应”的主导思想下,考虑个体在应对压力时所采取的行动,即关注“刺激→认知→行动”的交互型压力反应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提出了多个理论模型,如工作需求——控制模型(Karasek,1979)、个体——环境适应模型(Cooper &, Marshall,1988)、压力模型(Robbins,1997)、四元模型(Williams &, Cooper,2002)等.其中,以过程导向的压力模型(McGrath,1976)和人——环境平衡模型(Lazarus &, Folkman,1984)最具代表性,在研究中被广泛接受.

尽管平衡模型被研究者广泛采用,但Hobfoll等学者对其提出了两点质疑:第一,该模型未对 “个体需求”和“资源能力”两个核心概念做出明确界定,因此在对二者平衡关系进行解析时,陷入了互为解释的套套逻辑,不能明晰二者的关系机理;第二,该模型并未提供“个体需求”和“资源能力”比较的标准化工具,导致难以对二者进行比较(Hobfoll,1989).鉴于此,Hobfoll(1989)提出了COR理论,旨在能够更好地揭示和解释压力情境下的个体行为.

二、COR理论的内容剖析

个体总是会追求快乐和成功,这在心理学界早已达成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总是在积极争取更多学习和提升的机会(Bandura,1977),并采取行动来提高情境强化的可能性(Swarm &, Read,1981).如果个体能够建立并维持可带来高收入的个体特征(如技能和自信)和社会地位(如权力和社会关系),并使其免遭损失,那么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Wicklund &, Gollwitzer,1982).基于这一逻辑,Hobfoll(1989)提出了资源保存理论,主要用于描述资源在个人和社会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

COR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人们总是在积极努力地维持、保护和构建他们认为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的潜在或实际损失,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威胁.Hobfoll(1989)将资源定义为“个体特征、条件、能量等让个体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或者是获得这些东西的方式”,这些资源不但可以满足个体需求,而且可以帮助其准确地进行自我识别和社会定位(Lee &, Ashforth,1996).COR理论将这些资源分成四类:一是物质性资源,其与社会经济地位直接相关,是决定抗压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Dohrenwend,1978),如汽车、住房等.二是条件性资源,可以为个体获得关键性资源创造条件,决定着个体或群体的抗压潜能,如朋友、婚姻、权力.三是人格特质(尤其是积极的人格特质),是决定个体内在抗压能力的重要因素,如自我效能和自尊.四是能源性资源,是帮助个体获得其他三种资源的资源,如时间、金钱与知识.由此可见,社会关系、社会支持、工作发展机会、参与决策的程度、乐观的个性、自主性、回报等都可被个体视为有价值的资源.

COR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不易受到资源损失的攻击,且更有能力获得资源,反之亦然,进而揭示出资源的两个螺旋效应——丧失螺旋(loss spiral)和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丧失螺旋是指缺乏资源的个体不但更易遭受资源损失带来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的存在致使防止资源损失的资源投入往往入不敷出,从而会加速资源损失(Dohrenwend,1978);增值螺旋是指拥有充足珍贵资源的个体不但更有能力获得资源,而且所获得的这些资源会产生更大的资源增量.不过,资源获取螺旋的形成速度不及丧失螺旋,所以缺乏资源的人更易陷入丧失螺旋中.基于此,可以产生如下3个相互关联的推论:

1. 资源保护的首要性(primacy of resource loss)

对个体而言,越珍贵的资源获得难度越大,对其损耗就越敏感(Rappaport,1981).所以,个体对自有资源的保护意识强于对多余资源的获取意识.当面临资源损失时,个体会倾向于首先采取行动防止资源的继续丧失(Arkin,198l;Cheek &, Buss,198l;Thibaut &, Kelley,1959),避免陷入丧失螺旋,以减少损失.

2. 资源获取的次要性(secondary importance of resource gain)

尽管获取多余资源的重要性不及保护珍贵资源,但拥有更多资源不仅可以降低其它资源损失的风险,而且资源本身也可以创造获取其它珍贵资源的机会.所以,当不存在较大压力时,人们就会努力积攒资源,培植增值螺旋.

3. 创造资源盈余

个体总会试图利用机会创造资源盈余,以抵御未来可能面临的资源损失.现实中,个体总是承载多重角色,而资源总是稀缺且分布不均.为了增加资源存量,个体竭力避免丧失螺旋、培育增值螺旋,则更愿意将资源投入到那些回报率高或风险小的角色行为中.所以,个体会事先对多重角色进行认知性评估,以此决定降低或放弃什么角色,投资什么角色(Kobasa,1979;Kobasa et al.,1981).

由此可见,COR理论揭示了个体有对资源的保存、获取和利用的心理动机,不同的资源处理动机会对心理、态度、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COR理论可以从资源的损耗和收益视角对压力及情绪耗竭等问题的揭示和解释带来新启发.

三、COR理论的应用研究

COR理论最初主要被运用于压力研究(Benight et al.,1999;Hobfoll et al.,2006;Kaiser et al.,1996;Norris et al.,1999),而目前则被广泛用于倦怠(Brotheridge &, Lee,2002;Buchwald &, Hobfoll,2004;Hobfoll,2002;Ito &, Brotheridge,2003;Neveu,2007)以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等领域的研究(Bakker et al.,2007;Halbesleben &, Bowler,2007; Jawahar et al.,2007;Sun &, Pan,2008),如组织政治(瞿皎姣等,2014;张军成、凌文辁,2013;Treadway et al.,2005)、绩效评价(Barnetta et al.,2012;Buchwald,2010;Halbesleben &, Wheeler,2011)、组织承诺(张莉等,2012;Cuyper et al.,2012)等,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新型领域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此外,Hobfoll(2011)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指出增值螺旋的获得不仅在工作情境研究中非常重要,而且在跨工作情境研究中同样需要重视资源的共享和互动.所以,已有少量研究开始将COR理论运用于工作——家庭关系(Hakanen et al.,2011)及雇员——顾客关系(Zimmerman et al.,2011)的研究.因此,梳理COR理论的既有应用研究,了解其解析问题的内在机理,可加深对该理论的诠释和理解,从而为其在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拓展COR理论的应用范围.

COR理论主要从个体资源投入——产出不平衡的角度来解释倦怠、压力、绩效等问题的产生机制,即当个体投入大量的固有资源,如时间、精力、机会和社会关系,却得到微不足道的资源回报时,就会产生倦怠等消极结果(Hobfoll,2001).COR理论将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两个构面作为预测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向度,认为与需求相关的因素是造成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等消极情绪的主要原因(Lee &, Ashforth,1993;Leiter,1993;Leiter &, Maslach,1988;Lee &, Ashforth,1996),而与资源相关的因素则可为个人价值提供支持,从而缓解消极情绪导致的压力(Cummings &, Cooper,1979;Lazarus &, Folkman,1984).因此,研究者们主要基于工作资源和工作需求两个视角来解释工作倦怠、工作态度和行为等相关研究问题,其中以工作倦怠领域的研究最为广泛,如目前研究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理论工具“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就是基于COR理论发展而成.

(一)基于工作需求视角的研究

基于工作需求视角的研究重点关注工作需求所引致的资源耗损,主要运用COR理论来解释组织中的员工工作倦怠等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该视角的研究者认为,员工在应对工作需求的过程中,会引起资源失衡,从而导致工作倦怠、情绪耗竭、反馈规避、绩效不足等问题.研究发现:员工为了应对工作需求(如印象管理行为等),需要耗费大量的内在资源进行情绪调节(Cote,2005;Brotheridge &, Lee,2002).当情绪调节导致资源失衡时,工作倦怠就会产生(程红玲、陈维政,2010;李进,2009;傅红梅等,2009; Buchwald,2010).此外,倘若员工感到他们缺乏足够的资源(个性特征、社会关系等)来满足工作的要求时,也会产生情绪耗竭(Lee &, Ashforth,1996;Hobfoll,1989;Sutton &, Kahn,1986;Tetrick &, LaRocco,1987),进而影响工作绩效(Barnetta et al.,2012;Buchwald,2010;Neveu,2007;Treadway &, Ferris,2005).

除了工作需求会导致资源失衡外,研究者还发现组织中的环境因素、管理方式也会引发资源的不平衡,如工作不安全感会导致员工心理压力,破坏个体资源的平衡,进而导致情绪耗竭(张莉等,2013;Cuyper et al.,2012);辱虐管理则会使下属由于产生情绪耗竭而导致倦怠(Carlson et al.,2012)和反馈规避(Whitman,2012).

(二)基于工作资源视角的研究

基于工作资源视角的研究则关注工作资源供给带来的资源增值,主要运用COR理论来探析缓解员工压力、改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因素.该视角的研究者认为个体特征、组织支持等能够为个体价值提供支持,从而减缓情绪耗竭,防止压力的产生.总体来看,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个体特征等与个体相关的内在资源和组织支持等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外在资源对员工压力的影响.

1.个体特征资源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这类研究旨在运用COR理论验证个体特征资源对压力的缓解作用,并深入探析不同的个体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研究表明,个体心理价值观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资源评价,这种评价类型可以影响个体对压力源的反应(Neil &, Chris论文范文her,2012).既有研究已证实个体的资源性特征与工作倦怠存在关联(Cordes &, Dougherty,1993),并证明积极情感(PA)与情绪耗竭负相关,消极情感(NA)与情绪耗竭正相关(Penney et al.,2011;Wright &, Cropanzan,1998).因此,积极的个体特征作为一种自有资源,有助于个体化解由于资源丧失所产生的压力和倦怠问题.Wright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心理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资源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问题,弥补资源损耗(Wright &, Bonett,1997a),且心理幸福感和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Wright et al.,1993;Wright &, Staw,1999;Wright et al.,2002).此外,由于心理资本是心理资源的资本化形式,因此,有国内学者运用COR理论来解释心理资本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越高的员工,缓解压力的能力就越强,离职意愿也越低(高中华等,2012).由此可见,的确如COR理论所述:“拥有更多原始心理资源的人具有更强的释压能力”(Hobfoll,2001;Aldwin,1994).

2.组织的支持性资源对员工行为、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依据COR理论来分析组织支持性资源对员工行为、绩效的影响.根据COR理论,组织支持是一种对员工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可以产生自有资源增量,提高员工获得增值螺旋的几率,降低陷入丧失螺旋的可能,由此促进员工的积极表现,缓解因资源损耗而产生的工作倦怠或压力等消极结果.Hobfoll(1998)认为个体对组织的情感依恋或承诺是源于组织为其提供了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如组织支持等.那么,高承诺或高情感依恋的员工则更愿意同组织荣辱与共,积极主动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Mowday et al.,1982),以此作为对组织支持的回报.对企业而言,这种情感承诺是不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交换体现的是一个动力学概念(Hrebiniak &, Alutto,1972;March &, Simon,1958),即员工将组织支持视作组织提供的一种“资源”,该资源为员工注入“积极工作”的动力,激发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研究表明,当个体获得来自组织的支持资源,就会建立对组织的承诺和信赖,进而降低职业倦怠和离职发生的可能性(张莉等,2012;Cuyper et al.,2012).反之,如果员工感觉不到组织支持,则会产生工作倦怠或离职等消极表现.比如,有研究发现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会降低其组织支持感,由此会认为已有资源投入很难得到补给或回报,继续投入动力也相应降低,从而会引发消极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行为(瞿皎姣等,2014;张军成、凌文辁,2013;Treadway et al.,2005).Halbesleben 和 Wheeler(2011)在对工作疲惫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也证实,同事互惠作为与组织支持相关的一种资源,可以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由此可见,高承诺、高依恋意味着获得了组织支持,增加了自有资源,则预示着员工将会在工作场所中投入价值性稀缺资源;反之,低承诺、低依恋则预示着员工将在工作场所中表现出收回、保存潜在价值性资源的行为(Hobfoll,1989).

四、管理启示

以“压力理论”为关键词在“中国论文范文”数据库进行搜索,结果显示,1990年至今的研究总共有122篇,而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文献不足二十篇,且多为2000年以后的研究.总体来看,国内对COR理论的相关研究极为有限,既有研究主要也集中在心理学领域,直到近期才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尝试将COR理论运用于管理学领域.通过对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应用研究回顾,本研究发现借鉴其对工作倦怠问题的解释逻辑和分析思路,可以将其拓展至管理学领域,比如对工作家庭冲突、角色超载、员工关系、绩效评价等管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启发性.

1.理论研究启示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过劳死、工作家庭平衡、劳资冲突、角色冲突等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研究侧重从组织管理方式、价值观、领导风格、个体价值观和个性特征差异等方面来解释这些行为的诱因,未来可以尝试借鉴COR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从工作要求过高组织支持等能够为个体价值提供支持,从而减缓情绪耗竭,防止压力的产生.总体来看,这一视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个体特征等与个体相关的内在资源和组织支持等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外在资源对员工压力的影响.1.个体特征资源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这类研究旨在运用COR理论验证个体特征资源对压力的缓解作用,并深入探析不同的个体特征对压力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研究表明,个体心理价值观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资源评价,这种评价类型可以影响个体对压力源的反应(Neil &, Chris论文范文her,2012).既有研究已证实个体的资源性特征与工作倦怠存在关联(Cordes &, Dougherty,1993),并证明积极情感(PA)与情绪耗竭负相关,消极情感(NA)与情绪耗竭正相关(Penney et al.,2011;Wright &, Cropanzan,1998).因此,积极的个体特征作为一种自有资源,有助于个体化解由于资源丧失所产生的压力和倦怠问题.Wright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心理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资源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问题,弥补资源损耗(Wright &, Bonett,1997a),且心理幸福感和绩效之间呈正向关系(Wright et al.,1993;Wright &, Staw,1999;Wright et al.,2002).此外,由于心理资本是心理资源的资本化形式,因此,有国内学者运用COR理论来解释心理资本与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越高的员工,缓解压力的能力就越强,离职意愿也越低(高中华等,2012).由此可见,的确如COR理论所述:“拥有更多原始心理资源的人具有更强的释压能力”(Hobfoll,2001;Aldwin,1994).2.组织的支持性资源对员工行为、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依据COR理论来分析组织支持性资源对员工行为、绩效的影响.根据COR理论,组织支持是一种对员工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可以产生自有资源增量,提高员工获得增值螺旋的几率,降低陷入丧失螺旋的可能,由此促进员工的积极表现,缓解因资源损耗而产生的工作倦怠或压力等消极结果.Hobfoll(1998)认为个体对组织的情感依恋或承诺是源于组织为其提供了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如组织支持等.那么,高承诺或高情感依恋的员工则更愿意同组织荣辱与共,积极主动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Mowday et al.,1982),以此作为对组织支持的回报.对企业而言,这种情感承诺是不需要支付成本的,这种交换体现的是一个动力学概念(Hrebiniak &, Alutto,1972;March &, Simon,1958),即员工将组织支持视作组织提供的一种“资源”,该资源为员工注入“积极工作”的动力,激发其对组织的情感承诺.研究表明,当个体获得来自组织的支持资源,就会建立对组织的承诺和信赖,进而降低职业倦怠和离职发生的可能性(张莉等,2012;Cuyper et al.,2012).反之,如果员工感觉不到组织支持,则会产生工作倦怠或离职等消极表现.比如,有研究发现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会降低其组织支持感,由此会认为已有资源投入很难得到补给或回报,继续投入动力也相应降低,从而会引发消极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行为(瞿皎姣等,2014;张军成、凌文辁,2013;Treadway et al.,2005).Halbesleben 和 Wheeler(2011)在对工作疲惫和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也证实,同事互惠作为与组织支持相关的一种资源,可以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由此可见,高承诺、高依恋意味着获得了组织支持,增加了自有资源,则预示着员工将会在工作场所中投入价值性稀缺资源;反之,低承诺、低依恋则预示着员工将在工作场所中表现出收回、保存潜在价值性资源的行为(Hobfoll,1989).四、管理启示以“压力理论”为关键词在“中国论文范文”数据库进行搜索,结果显示,1990年至今的研究总共有122篇,而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文献不足二十篇,且多为2000年以后的研究.总体来看,国内对COR理论的相关研究极为有限,既有研究主要也集中在心理学领域,直到近期才有为数不多的研究尝试将COR理论运用于管理学领域.通过对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应用研究回顾,本研究发现借鉴其对工作倦怠问题的解释逻辑和分析思路,可以将其拓展至管理学领域,比如对工作家庭冲突、角色超载、员工关系、绩效评价等管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启发性.1.理论研究启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过劳死、工作家庭平衡、劳资冲突、角色冲突等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研究侧重从组织管理方式、价值观、领导风格、个体价值观和个性特征差异等方面来解释这些行为的诱因,未来可以尝试借鉴COR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从工作要求过高和工作资源缺乏两个向度来揭示这些问题的形成机制,以此找出应对策略.另外,类似于工作满意度、承诺、离职、组织支持、组织政治知觉等主题亦可借鉴COR的分析逻辑来予以诠释和剖析.此外,既有研究重点挖掘了COR理论对情绪耗竭、工作倦怠等方面的解释,而对于怎样避免压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少有涉及,未来可尝试借鉴COR理论所阐释的压力产生机制,从员工的资源保护、获取和利用三个方面来展开管理策略研究,以完善和发展压力管理研究.总之,COR理论是从资源流动视角分析压力的形成过程,其不仅可以解释行为的动机,而且对员工在有限资源情形下的行为决策还有着很强的预测力和解释力,能够有力揭示员工行为和工作结果的发生机制.应用COR理论来研究以上问题,有望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变革和完善及劳动关系调解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

2.管理实践启示

鉴于COR理论所揭示的“工作需求导致员工资源耗损由此引发工作压力、工作资源带来资源增值从而缓解工作压力”的压力产生机制,说明增加员工工作资源是增加其抗压能力、应对工作压力的关键途径,那么管理者可据此构建压力管理的人力资源系统.具体说来,组织可以尝试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工作设计、培训开发、薪酬和绩效、职业规划等方面入手来建立资源平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策略来缓解工作需求过度与工作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员工工作倦怠问题.比如,组织可多采取奖励、表扬等积极的、正强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引导员工关注事件的积极结果,培养积极情感;可通过采取岗位轮换、发言机制等方式为员工提供释放压力的机会,以帮助其缓解资源不足所带来的消极情绪,消除压力隐患,从而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个人和组织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红玲、陈维政:《情绪调节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分析》,载《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6期,第971-979页.2.傅红梅、王海霞、孙丽丽:《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第209-214页.

3.高中华、赵晨、李超平、吴春波、洪如玲:《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心理资本对其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调节*模型》,载《中国软科学》,2012 年第3期,第138-148页.

4.蒋宁:《工作压力理论模型述评》,载《现代管理科学》,2007 年第11 期,第57-59页.

5.瞿皎姣、曹霞、崔勋:《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组织政治知觉对国有企业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载《管理学报》,2014年第6期,第852-860页.

6.舒晓兵、廖建桥:《工作压力研究:一个分析的框架——国外有关工作压力的理论综述》,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 第5期,第121-124页.

7.唐杰、林志扬:《工作环境下的员工压力应对研究——内涵、模型、测量及热点评述》,载《应用心理学》,2009年第4期,第379-384页.

8.徐长江、时勘:《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载《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6期,第680-685页.

9.张军成、凌文辁:《组织政治知觉对研发人员工作态度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实证分析》,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2期,第134-143页.

10.张莉、林与川、于超跃、刘凤江:《支持资源作用下的工作-家庭促进:情感倾向的调节作用》,载《管理学报》,2012年第3期,第388-395页.

11.张莉、林与川、张林:《工作不安全感与情绪耗竭:情绪劳动的*作用》,载《管理科学》,2013 年第3 期,第1-8页.12.Barnetta R C, Brennanb R T, Gareisc K C, et al.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multiple roles: An analysis of within- and cross-role mediational pathways. Community, Work &, Family, 2012, 15(2): 103-148.

13.Buchwald P. Test anxie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Cognition, Brain, Beh论文范文ior, 2010, 14(4): 283-293.

14.Carlson D, Ferguson M, Hunter E, Whitten D.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work-family conflict: The path through 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2, 23(5): 849-859.

15.Cuyper N D, Mkikangas A, Kinnunen U. Cross-lagg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ceived external employability, job insecurity, and exhaustion: Testing gain and loss spirals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论文范文ior, 2012, 33(6): 770-788.

16.Hakanen J, Peeters M, Perhoniemi R. Enrichment processes and gain spirals at work and at home: A three-year cross-lagged panel desig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1, 84(1): 8-30.

17.Halbesleben J R B. Wheeler A R, I owe you one: 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论文范文ior, 2011, 32(4): 608-626.

18. 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car论文范文ans and engaged setting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1, 84(1): 116-122.19.Hobfoll S 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9, 44(3): 513-524.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坊 六大模块之一招聘配置学员现场实战演练部分

20.Hobfoll S E, London P.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concept and social support to emotional distress among women during war.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86, 4(2): 189-203.

21.Hobfoll S E. Personal and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y of stress resistance.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 6: 265-290.

22.Hobfoll S 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ommunity, and the nested-self in the stress process: advanc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1, 50(3): 337-421.

23.Lee R, Ashforth B E. 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correlates of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2): 123-133.

24.Leiter M P, Maslach C. Burnout and quality in a sped-up world. Journal for Quality Participation, 2001, 24(2): 48-51.25.Neil A M, Chris论文范文her J L C. Not all resources are created equal: COR theory, Values, and Stres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146(4): 393-415.

26.Neveu J P. Jailed resources: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as applied to burnout among prison guard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论文范文ior, 2007, 28(1): 21-42.

27.Penney L M, Hunter E M, Perry S J. Personality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论文范文ior: using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to narrow the profile of deviant employe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1, 84(1): 58-77.

28.Quick J C, G论文范文in J H. Four perspectives o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a commentar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50(96): 392-399.29.Thompson M S, Cooper C 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A commentary on Hobfoll&,acute,s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50(96): 408-418.

30.Whitman M V, Halbesleben J R B, Holmes O.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feedback 论文范文oid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论文范文ior, 2012, 35(1): 38-53.

31.Wright T A, Cropanzano 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job sati论文范文action as predictors of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000, 5(1): 84-94.

32.Wright T A, Hobfoll S E, 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job performance an examination of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COR) theory and job burnout.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04, 9(4): 389-406.33.Wright T A, Larwood L, Denney P J. The different ‘faces’ of happiness-unhappiness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Emurnalotiona exhaustion, positive affectivity,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s correlates of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2002, 8(2): 109-126.

34.Zimmerman B K, Dormann C, Dollard M F. On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customers: Customer-initiated support and affective crossover in employee dyad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11, 84(1): 31-57.

Analysis of Origins and Main Contents of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and ImplicationsCao Xia and Qu Jiaojiao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and College of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Abstract: Stres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people&,acute,s lives. There are few areas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that receive more attention than stress. As a branch of stress research,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is presented as an alternative.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definitions, main contents and initial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COR theory. In the subsequent parts, latest researches from abroad are categorized and summarized. In the end, it point out the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studies and practic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esource, Stress,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Theory

责编/王震 Tel: 010-88383907 E-mail: hrdwangz@126.com

总结: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资源工作论文范文资料。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引用文献:

[1]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检索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5000字
[2]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5000字
[3] 人力资源管理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集5000字
《资源保存理溯源、主要内容探析》word下载【免费】
资源管理器已停止工作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