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论文大全 > 文章内容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2500字有关写作资料

主题:心理健康和大学生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02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范文

《大学生自信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该文是心理健康和大学生类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心理健康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目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正常的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信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并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自信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自信人格;心理健康;问题;关系

大学生健全的自信即通过正面态度来对待世界,正视他们自身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力求做一个自信、自尊以及自强的进取大学生.健全的自信人格给人们比较美好的生活体现以及幸福心灵,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向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发展[1].因此,研究大学生自信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心理活动健康发展.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信人格养成的意义

1)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自信人格形成过程当中还存在较强的可塑性.在大学阶段,学生性格处于活跃高峰期,其心理发展也是比较重大的转折期.他们往往会面临较多的生活和工作不解以及困惑,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自暴、自卑、逆反心理和妒忌等[2].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此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与消除心理问题的滋生,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给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含有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应用相关心理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自我调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效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3].

3)培养优质人才的需要.不同的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不一样.在当前新时代下,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一个人除了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高尚的品德修养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一个人若具有较强的自信、耐挫力、适应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信人格养成面临的主要问题

1)学校重“智育”轻“心育”.目前,大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从家庭到学校,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学习成绩似乎决定一切.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往往被忽视,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和评估,做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些学校虽然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别说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基本上是空白.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严重.当今的大学生思维敏锐、求知欲强、勇于探索、知识面广,但不少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观突出“利益”二字.有的学生甚至道德品质低下,若任其发展,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危险品”.现在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独享父母及祖父母的关爱,会使得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一再受到强化而固着下来,成为一种人格缺陷,并泛化到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如果不及时加以克服,往往会在社会交往中碰壁而痛苦不堪,重则可能引发人际冲突,甚至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3)自制力较差、心理脆弱.自制力是一个人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是创新人格的重要特征.不少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主要表现在:虽然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但却难以控制自己的行动,不能专注学习;很多学生沉迷电子游戏,不能自拔;遇事不冷静、爱冲

动等.

心理脆弱表现为心理活动强度低,心理承受力及耐挫力薄弱,在面临巨大的精神刺激时往往难以承受,会诱发过度的应激反应.现在的学生因为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就像生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没经受风寒,一旦遇到挫折,易走极端.如有些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无法自食其力,跳楼自杀.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信人格养成的策略

1)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肯定、人格健全的人具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自我态度.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逐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调控自我、教育自我,悦纳自我.首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学生往往不能对自己做出如实评价,有的表现为自我评价偏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狂妄自大;有的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自信不足,甚至自我否定.老师应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评价自己,知己所长也知己所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坦然处之,正确悦纳自己.

2)不断增强学生积极的自我体验.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锻炼及活动,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激励和推动学生去获得成功,使他们充满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逐渐克服和消除人格结构中的自卑、懦弱、不敢进取等消极特征.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人格的发展完善是个体主动自觉的过程,其成效主要取决于个体人格自我建构意识的强弱和所付出的努力.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人格教育才会真正起作用.

3)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考核评价标准和课时要求,学校可组织相关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合本地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分层次地确定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途径,预先制定好教学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如对大一的学生侧重进行大学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侧重于情绪管理、恋爱心理、生命教育、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另外,围绕校本课程,学校可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编写校本教材和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等,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真正落实并取得实效.

4)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文化环境.学校要在校园努力创设和营造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如排练心理剧、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使学生愿意并主动寻求引导,让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心理品质,养成健全人格.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自信人格养成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常做常新.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其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引导大学生健全自信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90-94.

[2]李伟强,郑燕.健全人格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44-146.

[3]王旭丽.未成年人健全人格塑造的核心内涵及基本途径[J].中州学刊,2010(06):133-137.

上文结论: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引用文献:

[1]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范文文献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2]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硕士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有关论文范文文献2万字
[3]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现状论文范文数据库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现状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2万字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论文范文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2500字》word下载【免费】
心理健康和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