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写作 > 毕业论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让教育影片走入教师教育课程

主题:教师 下载地址:论文doc下载 原创作者:原创作者未知 评分:9.0分 更新时间: 2024-04-22

简介:关于对写作教师学生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教师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教师学生论文范文

教师论文

目录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选择与开发教育影片的基本要求
  3. 1.事件应来源于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4. 2.事件应是典型的、曲折的、有代表性的
  5. 3.事件应与教育紧密相关,与教育理论相映
  6. 三、经典主题案例分析
  7.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8. 2.师生关系
  9. 3.教师专业发展
  10. 4.学生身心发展阶段
  11. 四、结语
  12. 教师:台湾女教师学生发生性关系 女教练被判2年(清晰)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育影片 课程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教育课程是指为培养教师而设置,旨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课程,在我国又称为教育学类课程、师范性(类)课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其核心课程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俗称老三门)以及一次教育实习,广泛开设于高等师范类院校以及各级各类教师进修学院.

近几年,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不断遭受质疑,具体体现在其过于重视教育基础理论传授,却忽视学习者的现场体验与学习者实践性知识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新型教师素养的需求.

让教育影片走入教师教育课程,是解决上述困境的一条途径.教育影片是以教育故事为主题,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学校风貌、师生关系、塑造教师形象和学生形象的艺术电影,它的取材来源于教师和学生具体的学校生活情境,是教师和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浓缩反映,把教育影片作为教育案例进行开发与利用,可有效拓展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不仅可促使课程实施手段更为丰富和生动,且更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教育教学情感体验.

二、选择与开发教育影片的基本要求

涉及到教育主题的影片很多,但是并非都能开发成适宜于教师教育课程的案例.教师教育课程的开设对象既包括职前教育的各级师范类学生,也包括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针对这类群体的教育影片选取与解读,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事件应来源于教师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在选择教育影片时,影片的核心主题事件必须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简单地说,就是这些受培训的教师看到这些呈现的案例事件后,首先感觉“很熟悉”,会萌生“这不就是在说我或者我身边的人?”的感慨.只有选取来源于教师现实生活的事件,这种案例才具有启发性、借鉴性,从而更具生命力.

2.事件应是典型的、曲折的、有代表性的

教育是一个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渐进过程,它本身就具备复杂性与反复性的特点,故而影片所呈现的典型事件应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既需要是典型曲折的,又需一定的代表性,是教师日常生活中普遍际遇的事件.

3.事件应与教育紧密相关,与教育理论相映

事件的选取应该紧扣教育主题,来源于实践同时又能映射一定的教育理论,用影片中的案例事件导引出教育理论,用教育理论来解读教育事件,从而有助于教师反思、提升,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经典主题案例分析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师生关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阶段这些都是教师教育培训的热门议题.从教育影片中挖掘出这些事件,开发成教育案例进行教育意义解读,有助于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下面就例举一些主题案例进行阐释分析:

1.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是一种异化了的教育,它主要表现为抹杀学生个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教学方法机械单一、过于重视教师权威等,其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上述应试教育的弊端,强调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其实质是尊重并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话题,无论在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进修的课堂都是讲授的重要内容.梁智强导演的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于2002年上映,它主要以3个不同家庭背景出生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文福、国彬、TerrV为主线,反映了3个不同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在竞争升学为导向下学生的学业压力.下列几个镜头较为典型:

镜头1:分班歧视

影片中的3位主角学生由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参加了分流考试,由于成绩不理想进入EM3(成绩较差)班,遭受到来自社会、教师、同学的多方面歧视.如:街边卖参考资料的小贩: “EM3 肯定没得救了,不用练习!”:老师:“这些学生都无药可救了等凡是进入这班的学生都没有回头路!”:同学: “这个成语EM3的人也会?”

镜头2:自杀

国彬因怕考不到90分遭受妈妈鞭打,于是在考试中铤而走险抄袭文福试卷,论文范文被发现后学校的处理意见是通知家长,国彬心理压力非常大而选择跳楼自杀.

上述几个片段虽然出现在新加坡影片中,但又何尝不是我国部分学生们的真实写照呢“过学死”现象在我国已然存在.而目前由国家举办的、面向所有儿童的、具有义务教育性质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这不仅直接导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催生了择校的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学业压力.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学业压力很多是来自于课堂教学之外,来自于由择校而产生的种种“课外班”、“考证热”,它们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占有了学生与同伴交流的游戏时间.

2.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倡导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学习,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认识学生这个群体,简单地说,即教师应该持有一种什么样的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有几个显著表现,一是缺乏对学生的信任;二是不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三是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新加坡导演梁智强制作的《小孩不笨2》,较为生动地反映了当今社会教师、家长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父母与子女沟通问题、师生关系、体罚等方面的多维教育图景.

影片开始部分以“作业冲突”引出两位教师,他们持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学生观.从两位教师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一窥究竟,一位是傅老师: “人家都笑你们是烂苹果,你们一个个可不可以争气点?” “你的华文测验竟然只拿十分,你也真客气啊!等这个星期六通通给我回来,我要给你们补习,不会补到会为止『”而另一位郝老师: “各位同学,这次测验不管是从以前的25分进步到30分,还是从35分进步到40分,只要有进步,就是一份努力,老师会送给那些有进步的同学一张周杰伦的光碟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考得更好的!”

上述两位教师,一位是否定、漠视、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师,这类教师常常过度关注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学生生活在“我是坏孩子”的阴影中;而另一位是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这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常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他们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我是好孩子”的氛围.

这两种教师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或者说我们就是这两种教师,能够在他们身上寻找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影片中的傅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最终蜕化成一位懂得赏识学生的好老师,影片把这个过程隐喻为寻找“与学生沟通的钥匙”的过程.可以说,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同时它也是教师提升教育理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凝聚教师专业智慧的过程.

教师:台湾女教师学生发生性关系 女教练被判2年(清晰)

反思影片,我们可以总结出作为教师所应持有的新型学生观:

学生是最具发展潜能,最具自身发展需求的人:

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很重要;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倾听和向学生学习;

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

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多鼓励学生,多称赞学生;

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

除了新加坡影片《小孩不笨2》,2004年上映的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以音乐为桥梁,谱写了一曲饱含人本主义精神的教育乐章.

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是听话的、捣乱的、上进的、胡闹的,他都能够一视同仁,并积极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在马修老师的教育信念中,他相信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何谓儿童?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尤其是处理以莫杭治为代表的调皮学生们,马修老师能够做到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宽容、理解并激励他们,很好地映证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如果儿童的每一次淘气都引起你的苦恼和心悸,如果你认为这些孩子已经闹到了极点,应当采取一些特别的“消防”措施,那你就该再三斟酌是否当一名教师,如果你和儿童会发生无休止的冲突,那就当不成教师.要有能力熄灭冲突,首先就要懂得,你是在和儿童打交道.这种能力来自滋养着教育才能的一条深根,即理解和感觉到,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

此外,美国影片《音乐之声》、《死亡诗社》、《非常教师》,以及国产影片《烛光里的微笑》、《美丽的大脚》都从各个角度较好地诠释了师生关系的丰富内涵.

3.教师专业发展

《生命因你而动听》是1996年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反映教师工作生活状态的一部教育影片.影片以音乐教师贺兰先生( Mr.Holland)为主线,描述了其作为教师的各个专业发展阶段的关键事件与故事,引导我们自己建构属于每个教师个体的职业感悟与内涵.

入职动机:贺兰并非出自热爱而选择教师行业,只是想谋求稳定的职业与收入,以便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

新手教师阶段:贺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贺兰遭遇职业挫折,一度想放弃教书;

形成能力阶段:贺兰积极转变与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学生反应积极:同时,在女校长的帮助下,贺兰加深了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理解:“教师有两项工作,一方面教授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这样,教授的知识才不会浪费.”

这时候的贺兰,已不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谋生的一个手段了,他把教师职业与自我发展融为一体了,他运用教育智慧来改进课堂,让课堂告别沉闷,焕发活力;让课堂摆脱抱怨,涌动快乐.有了这份快乐,工作对于贺兰而言,就不仅仅是一份谋求生存的职业,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这样,贺兰的生活与他的工作交融了,他的工作与他的理想交融了,他工作着且快乐着.

职业退出阶段:曾经受教于贺兰先生的各界学生重回校园,他们饱含对贺兰先生感激之情深情演出,这是对教师最好的礼赞.

可以说,贺兰先生的教师生涯也是我们许许多多教师的人生缩影.从作为权宜之计从事教师职业到最终全身心投入,从听到下课铃声比学生逃得还快到利用业余时间义务辅导学生,数十年的教师生涯,或许充满论文范文或许几多无奈,或许积极向上或许职业倦怠.只有真正地把自己的职业诉求与人生价值融为一体,才能更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生身心发展阶段

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特点,教师只有了解各阶段独有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根据马克一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拍成的同名电影较好地展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调皮、多动、天真、可爱的特点;而国产影片《扣篮对决》主要揭示了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日本影片《五个扑水的少年》非常诙谐、幽默的诠释了高中学生的个性生活.

可以说,一部部影片就是一个个教育事件与教育故事,是可供我们开发与利用的教育案例,除上述所列影片外,《心灵捕手》、《黑板》、《弦动我心》、《蒙娜丽莎的微笑》、《乡村女教师》等也都是很好的教育影片.

四、结语

教育要回归生活,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类课程更应回归生活,回归到具体的教育情境、回归到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故事中来.利用教育影片来解释教育道理,可以说是一种“教育叙事研究”,它不仅可以为学习者创设鲜活的教育情境,使得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映证,更是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有效拓展.

总结:本论文可用于教师学生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教师学生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教师引用文献:

[1] 知网查重那里教师学生那里怎么登录
[2] 学生论文未在教师系统中查重
[3] 比较好写的教师学位论文题目 教师学位论文题目哪个好
《让教育影片走入教师教育课程》word下载【免费】
教师相关论文范文资料